简介:目的分析某院短期内神经外科多例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可能原因。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2月1日-3月15日135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可能引起SSI的危险因素。结果135例手术患者,5例发生SSI,感染率为3.70%。病例对照研究显示,第5手术间使用情况和进行二次手术的比值比分别为4.07(95%CI:0.52~36.65)、18.00(95%CI:2.00~180.00)。各手术主刀医生施行手术患者SSI率与该科2012年平均SSI率2.54%(17/66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5手术间环境卫生学检测,除麻醉机袖带的菌落总数超标外,其余采样部位单位面积菌落总数均符合国家要求;且麻醉机袖带采样培养的微生物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与感染患者致病微生物无关。结论进行二次手术是此次短期多例神经外科患者发生SSI的高危因素。
简介:目的了解胸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现状,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调查某院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胸心外科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监测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手术部位感染情况等,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手术患者1953例,手术部位感染31例,发病率1.5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恶性肿瘤、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手术时长OR(95%CI)分别为8.48(1.12~63.98)、3.99(1.15~13.83)、2.54(1.07~6.02)、2.11(1.01~4.39),是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应针对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病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颅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产生依据。方法于2013年1月—2018年3月期间从我院选取25例接受颅脑手术并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在同一时期在我院选取25例接受颅脑手术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的疾病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同时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igistic多元回归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后发现,手术部位感染主要和NNIS分级、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手术次数、手术时间、输血、急诊以及体重指数存在一定的联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后发现,手术部位感染主要和NNIS分级、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以及手术时间有关,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NIS分级、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以及手术时间是颅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对患者接受颅脑手术后,应该结合危险因素采取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法律法规制度的健全、患者及家属的自我保护逐渐增强,并在接受诊断检查、治疗或抢救的同时已给我们护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高效、高质、高水平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为确保外科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无菌手术的感染、提高手术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我们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使手术室的工作得以健康的发展和顺利的进行。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洁净手术部-消毒供应中心-洗涤中心集约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及效果。方法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构建洁净手术部-消毒供应中心-洗涤中心集约化管理模式,包括环境管理、流程管理、人员管理以及人员培训等几个方面内容,确定集约化管理效果。结果集约化管理前后手术器械包的清洗质量合格、器械完好、标签合格、指示卡清洁以及敷料清洁等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洗涤中心血污分离、母婴和新生儿被服消毒灭菌以及化学消毒剂使用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构建洁净手术部-消毒供应中心-洗涤中心集约化管理模式,可以提升管理效率,降低院内感染,从而可以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制定防控措施。方法将2014年5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对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制定防控措施。相关防控措施实施后,将2015年8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情况进行统计,以评估相关措施制定的临床价值。结果手术部位感染在Ⅲ类手术切口患者中发生的概率显著高于Ⅰ类、Ⅱ类手术切口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关防控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针对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概率,提高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临床推广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siteinfection,SSI)的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胃肠外科所有手术患者切口情况进行观察,并于手术后了解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结果胃肠外科住院患者800例;发生SSI感染率27例(3.33%),急诊手术感染率7.33%,明显高于择期手术1.00%(χ2=6.22.,P<0.01);手术时间≥120min的感染率6.66%,明显高于<120min的2.61%(χ2=6.33,P<0.01);围术期未使用抗生素的感染率6.42%,明显高于使用抗生素的2.72%(χ2=6.55,P<0.01);住院天数大于15d的感染率9.00%,明显高于8~14d(χ2=6.88,P<0.01);Ⅲ类切口感染率7.75%,明显高于Ⅰ类、Ⅱ类切口感染率2.08%、2.08%(χ2=6.98,P<0.01)。白蛋白、血红蛋白、急诊手术、失血、切口类型、引流为SSI的感染危险因素。结论胃肠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存在着多种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监测,才能有效降低SSI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