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3 个结果
  • 简介:长期以来,人们集中关注再审程序发现真实的工具价值,而忽略其解决纠纷的活动本身。再审程序具有不依赖于裁判结果的独立价值与利益,可以增进判决的正确性和公正性,有利于保障人权。在完善我国刑事再审程序时,只有兼顾程序利益与实体目标,才能使其充分发挥特殊的救济功能,真正地成为一事不再理原则的例外。

  • 标签: 刑事再审 程序利益 一事不再理原则 再审不加刑
  • 简介:本文从刑事立案监督与刑事侦查监督两个方面考察了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的法律监督问题,指出刑事立案监督的范围过窄,立案监督中的某些缺陷对保障人权有所妨碍,这就影响到了立案监督目的的实现。为了保证立案活动的准确与合法,使无罪者不被非法追诉,刑事诉讼法仅仅规定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立案加以监督是不够的,而是应将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情况纳入立案监督的范围。除赋予检察机关立案备案权外,还应赋予检察机关审批权、复查权、销案权、纠错权,以强化检察权的行使。目前检察机关对侦查机关的法律监督是"柔性监督"多,"刚性监督"少,这是监督不力、监督偏软、监督无效的直接原因。这一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切实加以改变。

  • 标签: 立案监督 侦查监督 检察权 侦查权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所谓刑事政策评估,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运用一定的方式和方法,通过考察刑事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刑事政策的效率、效能、效益以及价值等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刑事政策的效果。在刑事政策评估过程中,政策评估主体构成因素的差异,会对政策评估及其结论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采取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完善政策评估主体,对于政策评估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来说至关重要。刑事政策评估主体是对政策进行评价分析的实施者,它可以是刑事政策制定者、执行者或政策第三方。据此,可以将刑事政策评估分为自评估和参与式评估两类。自评估是指评估者本身就是刑事政策的制定或执行者,参与式评估则是指由刑事政策的制定或执行者以外的第

  • 标签: 刑事政策 政策评估 公众参与 相济 从宽处理 故意杀人
  • 简介:现代刑事诉讼的发展趋势表明国家追诉是现代追诉制度的主体,被害人自诉只能是公诉的补充。在此前提之下,为保障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一方面,应当对自诉案件的范围予以限制,控制在自诉制度所能担负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应该明确公诉与自诉之间的关系,规定公权力介入自诉案件的方式,明确公诉与自诉之间的转化与衔接的具体操作。

  • 标签: 自诉与公诉 案件范围 转化与衔接
  • 简介:言论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但是其应以不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为限度,网络谣言不仅超过了这个限度,并且还具有法益侵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处罚性三大犯罪特征,严重的网络谣言行为应受到刑事追责。网络谣言可能触犯我国刑法上不同罪名,但从犯罪构成上来看,又具有类型化的特征。对网络谣言进行刑事追责必须遵循严格的限度,立法应进一步明确犯罪认定标准,司法实践中应严格谨慎地进行犯罪认定。同时为了遏制网络谣言的泛滥,促进人们对网络言论的合理注意,有必要对那些存在严重过失并且给社会带来巨大损失的网络谣言行为进行刑事追责。

  • 标签: 网络谣言 刑事追责 言论自由
  • 简介:刑事搜查控制的方式有多种,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如实体法控制和程序法控制,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等。不同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折射出国家在采用各自控制刑事搜查方式时的考量因素和制度背景。本文从国际法律视角考察一些主要的法治发达国家或地区在运用各自控制方式进行刑事搜查时的表征,并做一比较法的研究,揭示这些国家或地区运用这种控制方式背后的法理。

  • 标签: 刑事搜查 实体法控制 程序法控制 事前控制 事后控制 内部控制
  • 简介:最高法院最新颁布的司法解释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提供了操作性标准,但是相关规定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民间借贷的界限仍然值得探讨。其中,"存款"的概念应当基于金融业务理解,"公众"不宜量化,融资人的主观目的是判断民间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重要标准,吸收公众存款用于正常经营活动更不宜以损害后果作为定罪与否之根据。

  • 标签: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民间借贷 公众 存款
  • 简介:影响法院独立审判的因素除了来自外部之外,上级法院越权干预下级法院审判活动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要排除这一法律困惑,就必须坚决杜绝"提前介入"的办案模式,通过完善法院内部工作机制,变法院的再审启动权为决定权,规范媒体的采访报道等措施,来确保合议庭或独任法官依法办案,以实现党领导下的司法独立和公正、高效。

  • 标签: 法律困惑 提前介入 监督机制 公信力
  • 简介:罗湖法院刑二庭庭长曾晓东参与青少年审判工作近5年了,在他看来,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并非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家长教育的缺席。”曾晓东说,要么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子女教育;要么来自单亲家庭,没有得到应有的父爱或母爱;要么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正确。此外,“我们调研发现,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

  • 标签: 非监禁刑 法院 适用率 少年审判工作 家长教育 教师责任心
  • 简介:从实践来看,我国各地法院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这一绩效考核体系具有内容的多样化和丰富化、考核对象的具体性、考核方法的数字化等特点。当前各地法院绩效考核机制的运行虽较为顺利,但考核工作仍然存在较多问题,考核取得的成效并不是十分明显,因而需要充分认识法院绩效考核的特殊性和规律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法院的绩效考核机制。

  • 标签: 法院 绩效考核机制 审判 法官
  • 简介:<正>刑事起诉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环节。近来在我国的英国司法制度史研究中,关于刑事起诉方面的研究基本都是放在检察制度史的框架里论述的,其典型代表作为《英国司法制度史》和《西方检察制度史研究——历史缘起与类型化差异》。本文认为,它们以检察制度史为框架所进行的论述并不能使我们很好地理解英国刑事起诉发展史本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重新回到19世纪以前(以18世纪为典型)英国刑事私诉的本意,改以被害人为中心进行论述,这样方可更为清晰地了解为何先前英国刑事起诉被称之为私诉。下面我们以上述两本书的相关章节为分析对象,试对18世纪英国刑事起诉的面貌加以论述,使我们更深入了解当时英国刑事私诉的意涵。

  • 标签: 巡回法院 出庭应诉 埃塞克斯 搜查令 侵害者 被起诉
  • 简介:刑事强制措施是通过对基本权之干预来实现程序保障目的的行为。强制性和程序性是刑事强制措施的基本属性,共同构成强制措施发挥作用的内在机理。依对人身自由的干预程度,可以将刑事强制措施分为羁押与羁押的替代措施。二者在目的指向上具有同一性,但在实现方式上存有区别。新《刑事诉讼法》将监视居住定位为逮捕的替代措施,理顺了刑事强制措施的层次性和内在关联,有利于减少逮捕措施的适用,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基本权利。

  • 标签: 刑事强制措施 羁押 羁押替代性措施 人身自由权 宪法保护
  • 简介:2012年6月16—17日,中国检察学研究会刑事诉讼监督专业委员会在山东省枣庄市举办了第三届刑事诉讼监督论坛。论坛以“刑事诉讼监督的机遇与挑战——以贯彻新刑事诉讼法为背景”为主题展开,对新刑事诉讼法实施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考。

  • 标签: 刑事诉讼监督 论坛 刑事诉讼法 综述 专业委员会 枣庄市
  • 简介:证据是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的联系,可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因此,应将庭审笔录纳入刑事笔录证据行列,其证据属性体现为服务于二审、再审等。庭审笔录始于一审判决结束之际,记录了所有的证据和事实,展示了法官适用法律和自由心证的过程,必然成为二审和审判监督程序评价一审的基本材料,也同时可以用于证明一审程序合法、证据审查和认定等活动。

  • 标签: 刑事庭审笔录 事实说 材料说 证据属性 运用
  • 简介:刑事和解在当事人自治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国家为顶点,犯罪人与被害人为底边的三角模式。在刑事和解中,国家适当让渡了部分司法权,鼓励双方当事人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的框架下,以犯罪人的积极赎罪换取被害人的谅解和刑罚减免,依当事人的契约自由,维护国家法律的公正威严和社会公共利益,实现了犯罪人、被害人和社会三方共赢,达成了实质上的三角平衡。

  • 标签: 刑事和解 三角 平衡 社会公共利益 国家法律 当事人
  • 简介: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企业文化与法人刑事责任有着共同的事实学基础和规范学基础。企业文化是主客观的统一,为法人刑事责任研究提供合适的事实学平台。企业文化在法人刑事责任认定、裁量、执行、刑事责任目的实现方面是重要因素,通过对企业文化与其他制度和非制度变量的关系分析,为法人刑事责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和事实与价值上的支撑。

  • 标签: 企业文化 法人刑事责任 理论发展 制度实践
  • 简介:刑事和解是否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该制度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笔者认为,两者价值取向相同、酌定量刑情节法定化以及相关立法不断完善等诸多论据,并不能够得出刑事和解与罪刑法定原则相符合的具体结论;与此同时,刑事和解理论渊源的局限性、和解后果的复杂性以及制度安排的前置性在两者契合过程中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也应当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妥善解决这些前提性的障碍或许正是突破刑事和解在罪刑法定问题上所面临困境的关键所在。

  • 标签: 刑事和解 罪刑法定 理论渊源 程序设计
  • 简介:刑事责任并非形式空洞化而是具有独立性的范畴。应根据刑事立法理念、罪刑规范、刑事司法和行刑环节及刑法学体系等语境,区分不同的刑事责任以澄清当前的认识论误区。刑事责任的本质是体现主体意识与社会责任的以罪刑关系为内容的一种刑事责任归责体系,从刑事责任根据到刑事责任归责是基本趋势。刑事责任归责的基础是犯罪构成,刑事责任归责体系的要素由犯罪构成与正当化事由共同组成,刑事责任归责体系充实了刑事责任范畴。

  • 标签: 刑事责任 空洞形式化 本质 刑事责任归责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