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经皮气管切开(PDT)防治特大面积硝火烧伤患上呼吸道梗阻的疗效。方法重症医学科2014年3月-2017-12月对28例特大面积硝火烧伤患者采用经皮气管切开预防上呼吸道梗阻,同期30例患者耳鼻喉科采用传统气管切开(OT)治疗,通过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气胸、愈后瘢痕情况,分析评价PDT在特大面积硝火烧伤患者预防上呼吸道梗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PDT组和OT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74±1.45)min和(33.25±11.21)min,中出血量分别为(4.21±2.35)ml和(23.25±12.27)ml,愈后瘢痕面积分别为(1.68±0.74)cm2和(3.54±1.02)cm2,气胸发生分别为0例和3例,纵膈气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OT组相比,PDT组的手术时间缩短,中出血量减少,愈后瘢痕面积减小,气胸减少。结论经皮气管切开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安全、微创等优点,对特大面积硝火烧伤患者预防性气管切开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防治上呼吸道梗阻。

  • 标签: 经皮气管切开术 特大面积硝火烧伤 上呼吸道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与传统气管切开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应用的优缺点,为神经外科危重患者选择一种安全、高效的开放气道的方式,以提高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将76例需行气管切开的神经外科危重患者随机分成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组(PDT组)和传统气管切开组(OT组),两组分别为40例、36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中伤口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PDT组手术操作时间明显短于OT组;中伤口出血量明显少于OT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OT组,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OT组(P<0.0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是一项操作简便、创伤小、出血少的快速建立人工气道的技术。适用于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在极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替代传统气管切开

  • 标签: 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 传统气管切开术 神经外科 危重患者
  • 简介:肝内胆管结石病是常见的胆道疾病,患病率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患病率高,为2%~2.5%,西方国家肝内胆管结石病罕见,患病率为0.6%~1.3%。东亚地区如日本、韩国和中国对该疾病的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肝内胆管结石病虽属于良性胆道疾病,但常伴有胆管炎反复发作,导致肝脓肿、肝脏萎缩、纤维化,尤其部分肝内胆管结石病患者可进展为肝内胆管细胞癌[1,2],使患者预后不佳。随着微创时代的到来,介入、镜等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sphincterotomy,EST)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肝内胆管结石病的治疗,但是EST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存在许多争议。本文对EST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病进行文献总结,为今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肝内胆管结石病 治疗方法 良性胆道疾病 肝内胆管细胞癌 东亚地区
  • 简介:(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台州318020)摘要目的探讨窥镜直视下尿道切开联合电切治疗尿道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4例尿道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直视下尿道切开联合电切组)32例和观察组(窥镜直视下尿道切开联合电切组)32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中出血量、治疗后最大尿流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最大尿流率大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窥镜直视下尿道切开联合电切治疗尿道狭窄效果好,优势明显,安全性也较好,广受患者欢迎。

  • 标签: 窥镜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 电切术 尿道狭窄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混合痔外剥中采用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混合痔患者,奇偶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外剥治疗)与观察组(采用外剥+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开治疗),每组2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创口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混合痔外剥中采用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开的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更好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具有临床使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肛门内括约肌 部分切开术 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与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方法本次研究患者例数为80例,入院治疗时间为2016年9月~2018年1月,分为两组进行观察,分别采用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和经镜乳头括约肌切开。结果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患者在结石清除率方面,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镜乳头括约肌切开与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结石清除率均良好,但是经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中出血量,加速患者术后恢复,因此治疗效果要远高于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

  • 标签: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胆总管结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镜下切开联合支架置入治疗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36例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镜下切开联合支架置入进行治疗,评估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另对比手术前后患者吞咽困难评分。结果本组手术成功率为100%(36/36),手术平均操作用时(43.15±3.94)min,平均住院时间(5.7±0.2)d。中2例患者少量出血,镜下采用止血钳钳夹处理,成功止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9%(5/36),无感染、大出血以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术后第1周、第4周时患者吞咽困难评分有显著改善,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t=13.570、23.673,P=0.000,0.000)。结论镜下切开联合支架置入可有效改善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成功率高,术后较少并发症,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难治性食管狭窄 内镜下切开 支架植入术 吞咽困难评分
  • 简介:目的:探讨鼻侧切开结合鼻镜辅助下治疗上颌窦癌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上颌窦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鼻镜辅助下鼻侧切开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并与传统单纯鼻侧切开方式手术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所有30例患者癌肿病灶均顺利切除,术后随访5年以上,5年生存率达63.3%,优于传统手术疗效。结论:鼻侧切开结合鼻镜辅助治疗上颌窦癌可清除鼻侧切开肉眼不易发现的病灶,有效的起到清除肿瘤的功效。

  • 标签: 鼻侧切开 鼻内镜 上颌窦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镜超声引导下反向切开治疗食管良性难治性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消化镜中心行内镜超声引导下反向切开治疗的17例食管良性难治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成功率、并发症、临床疗效等。结果17例患者均成功一次完成镜下反向切开,术后胃镜均能自由通过,操作时间(38.82±24.27)min。17例患者均无大出血、穿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3~44个月,4例患者分别于术后3、12、18、26个月再次出现吞咽困难症状,复查胃镜示狭窄复发,余13例患者未出现再次狭窄。结论镜超声引导下反向切开治疗食管良性难治性狭窄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食管狭窄 难治性 内镜超声检查 内镜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对气管切开患者经鼻肠管行肠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30例外科的气管切开患者,均采用经鼻肠管行肠营养支持护理。分析护理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0例研究对象均未发生腹胀、食物反流、误吸及其所造成的肺部感染情况,1例早期出现腹痛腹泻,经调整输入速度、浓度后症状消失。结论: 对气管切开的患者采取经鼻肠管行肠营养支持,可提高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护理效果。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镜下放射状切开(ERI)与球囊扩张(EBD)治疗食管良性狭窄的手术时间、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38例食管良性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7例行放射状切开治疗(ERI组),21例行球囊扩张治疗(EBD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及狭窄病因等临床资料;统计每组患者的吞咽困难评分和手术操作时间,观察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ERI组中位手术时间15 min(11~31 min),手术时间(17.6±5.8)min;EBD组中位手术时间11 min(7~16 min),手术时间(11.2±2.6)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均为100.0%;术后3个月、6个月,ERI组有效率分别为82.4%(14/17)、62.5%(10/16),EBD组分别为71.4%(15/21)、33.3%(7/2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有效率分别为46.7%(7/15)、10.0%(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胸痛、感染、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结论镜下放射状切开治疗食管良性狭窄与球囊扩张相比虽然手术耗时较长,但术后6个月内疗效相当、12个月时疗效更佳,而且具有同样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术 球囊扩张术 食管良性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混合痔伴肛裂的治疗中,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括约肌切开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组,即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其中对照组括约肌切开,观察组痔上黏膜环切+括约肌切开,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混合痔伴肛裂的治疗中,可采用痔上黏膜环切+括约肌切开联合治疗,能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 标签: 混合痔 肛裂 痔上黏膜环切术 内括约肌切开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腹腔镜下多囊肾去顶减压切开的比较或术后恢复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04月-2021年04月间90例多囊肾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等量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行内切开治疗)和研究组(行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治疗),各45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腰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参照组,血清尿素氮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住院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 去顶减压在多囊肾中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出血少,切口小,安全性高,疼痛程度低,痛苦小,术后恢复快,肾功能指标恢复情况更好,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去顶减压术 内切开术 多囊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PDT)在ICU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6例患者行PDT,与36例传统气管切开在操作时间、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获成功,置管顺利,PDT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和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传统气管切开组(P<0.01)。结论PDT手术操作时间短,方法简单快捷,抢救及时,对患者创伤小,安全有效。

  • 标签: 经皮扩张 气管切开术 ICU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基层医院运用经皮气管切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危重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35例为观察组,行经皮气管切开,其余均为对照组,行传统气管切开,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切口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气管切开作为新型的一种急救技术,具有安全、微创、操作简单以及快速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使用及推广。

  • 标签: 基层医院 经皮气管切开 传统气管切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实施肌切开所采用的护理干预配合效果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在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间收治的66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进行围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以及护理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中的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护理依从性比较结果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实施经口内镜下肌切开可以通过围期护理进行配合,从而降低患者在术后引发并发症的可能性,同时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由此可见护理配合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口内镜 肌切开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宫腹腔镜引导下行子宫纵隔切除与子宫纵隔切开治疗子宫纵隔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6 年 1月- 2019 年 1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纵隔畸形患者 80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40 例。 对照组患者在宫腹腔镜引导下行子宫纵隔切除,观察组患者在宫腹腔镜引导下行子宫纵隔切开。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7.5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2.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 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与宫腹腔镜下行子宫纵隔切除对比,子宫纵隔切开治疗子宫纵隔畸形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大力开展应用。

  • 标签: 子宫纵隔畸形 宫腹腔镜 子宫纵隔切除术 子宫纵隔切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种复杂特殊情况下气管切开的应对方法,从而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总结2000年至2011年的42例复杂气管切开患者的特殊病情。针对不同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术前中应对措施。对颈部包块肿瘤气管移位者可选择不同方式定位气管位置。凝血机制异常者术前改善凝血功能,暂停抗凝治疗,手术时认真缝扎止血。无法平卧的患者可先半坐位下行手术,至接近气管时再放下体位立即切开气管,放入套管,以免在切开气管前加重呼吸困难。小儿气切术前先插上管,再行手术等。结果所有病例均完成气切手术,其中,6例术后出血,局部纱条填塞,3例重新打开认真止血,电灼渗血处,把气管周围粘膜与皮下组织间断缝扎,气管周围用明胶海绵及碘仿纱条压迫止住出血。2例患者在切开气管后呼吸停止,立即予人工呼吸,接上呼吸机后呼吸恢复。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皮下气肿,1例出现纵膈气肿,经穿刺排气后吸收,1例颈部较大肿物切除后气管塌陷呼吸困难,经更换加长套管后呼吸改善。1例喉梗塞严重患者行紧急气切呼吸停止经带呼吸机一天后恢复正常,其余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各种复杂特殊病情的气管切开,做好术前的检查与准备,快速评估可能的风险,同时权衡利弊,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与方法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并发症 气管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皮气管切开在ICU患者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接治84例ICU患者纳入研究中,根据气管切开差异分为经皮组和传统组,每组42例;经皮组患者采取经皮气管切开治疗,传统组采取传统气管切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情况。结果经皮组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切口大小等均要优于传统组,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经皮组的手术切口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要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ICU患者治疗中采取经皮气管切开,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且康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皮气管切开术 ICU 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