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大咯血患者联合应用明胶海绵(GS)和聚乙烯醇(PVA)动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大咯血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GS组、PVA组以及GS+PVA组。GS组32例患者,造影后应用GS进行栓塞止血,PVA29例患者,应用PVA进行栓塞止血,GS+PVA组37例患者,联合应用GS和PVA栓塞止血。术后定期随访,对三组患者的止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随访1年,GS组止血29例,有效率为90.6%(29/32),PVA组止血24例,有效率为82.8%(24/29),GS+PVA组止血37例,有效率为100.0%(37/37),三组患者止血有效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大咯血患者联合应用GS和PVA动脉栓塞病灶血管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持久,明显优于单纯使用GS或PVA栓塞治疗,值得临床上研究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聚乙烯醇颗粒栓塞脑膜中动脉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安全性及手术经验。方法选择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5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初次治疗25例、阿托伐他汀治疗无效19例、钻孔引流术后复发7例)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行三维时间飞越法(3D TOF) MRA评估脑膜中动脉特征,无手术禁忌后于局麻下行单侧或双侧聚乙烯醇颗粒栓塞脑膜中动脉治疗。以术后血肿复发率及术后2个月血肿最大厚度减少>50%的患者比例为主要指标评估疗效,并观察并发症及手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回顾性总结手术经验。结果51例患者术前3D TOF MRA所示的脑膜中动脉特征均与术中造影所示一致,其中16例单侧血肿患者术前3D TOF MRA示双侧脑膜中动脉增粗,经术中造影证实为双侧供血后行双侧脑膜中动脉栓塞。5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单侧栓塞19例、双侧栓塞32例,总栓塞脑膜中动脉83侧。48例患者治疗后血肿吸收、症状改善,3例(5.9%)患者术后血肿复发,治疗成功率为94.1%。除复发患者外,共有39例患者完成术后2个月的随访,其中血肿最大厚度减少>50%的患者比例达100%。本组无死亡病例,患者无并发症及手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聚乙烯醇颗粒栓塞脑膜中动脉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有效。若单侧血肿患者术前MRA发现双侧脑膜中动脉供血可能,术中需考虑行双侧脑膜中动脉造影并行双侧栓塞。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采用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122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实验组61例,对照组61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比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染色、泪液分泌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染色、泪液分泌试验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治疗以后,二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染色、泪液分泌试验均优于治疗前,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治疗,采用聚乙烯醇滴眼液能够发挥较好的临床效果,而且改善患者泪膜的稳定性以及润滑持续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治疗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探讨聚乙烯醇(PVA)纺丝纤维编织用I型胶原胶(COL-I)表面修饰后,构建组织工程前交叉韧带(ACL)支架材料的可行性。用PVA纺丝编织成条束状支架材料,用NIH-3T3细胞株和人前交叉韧带(HACL)细胞分别种植到PVA和经COL-I修饰过的PVA纺丝纤维编织(PVA/COL)支架材料上,立体培养。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比评价材料经I型胶原胶表面修饰前后NIH-3T3细胞株和HACL细胞在纺丝编织材料上细胞附增殖情况;在电子拉力机上测试PVA纺丝纤维编织支架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NIH-3T3细胞株和HACL细胞在PVA和PVA/COL支架材料表面和孔隙内黏附增殖并分泌细胞外基质,在PVA/COL支架材料上细胞黏附数量明显增多;COL-I可促进NIH-3T3细胞株分泌细胞外基质,但对HACL细胞作用不明显。拉力测试该编织材料柔韧性强,最大负荷、极限应力和弹性模量分别为52.61N、14.96Mpa和202.08Mpa。说明I型胶原可促进NIH-3T3细胞株和HACL细胞在聚乙烯醇纺丝纤维编织支架材料表面和孔隙内黏附、增殖,可促进NIH-3T3细胞株分泌细胞外基质。聚乙烯醇纺丝纤维编织材料具有一定的...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采用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122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实验组61例,对照组61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对比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染色、泪液分泌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以后,二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染色、泪液分泌试验均优于治疗前,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了解在白内障术后干眼人群中,以普拉洛芬联合聚乙烯醇滴眼液进行治疗的实际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群体中选取138例参与本次研究,将这些患者划分为A组及B组各69例。两组患者均以聚乙烯醇滴眼液进行治疗,A组患者使用聚乙烯醇滴眼液的同时加用普拉洛芬滴眼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实际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到,A组相较于B组患者在各测定指标、反馈症状表现、疗效评估等结果中均具有更为优良的治疗表现结果,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群体中,普拉洛芬联合聚乙烯醇滴眼液进行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对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同时得以改善患者症状表现,建议临床加强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不同直径聚乙烯醇(PVA)颗粒+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重症子宫腺肌病的效果,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于浙江衢化医院治疗的重症子宫腺肌病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直径350~500 μm的PVA颗粒+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与研究组(直径500~710 μm的PVA颗粒+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各15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6、12个月评价两组研究对象痛经程度,并检测其性激素水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比较两组月经经期与卫生巾使用数量。于治疗前、治疗后1、3、6、12个月行超声检查两组子宫体积;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安全性,于治疗后12个月分别评价两组研究对象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1、3、6、12个月时痛经程度评分分别为(72.63±5.81)分、(61.74±4.96)分、(52.71±4.88)分、(21.63±3.34)分,对照组分别为(73.81±5.92)分、(62.04±4.88)分、(57.82±3.12)分、(29.64±3.12)分(t=0.55、0.17、3.42、6.79,P=0.59、0.87、<0.01、<0.01),且较治疗前痛经程度明显减轻(均P<0.05)。两组术前、术后不同时段性激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时月经经期、卫生巾使用数量分别为(4.92±1.14)d、(19.92±1.72)片,对照组分别为(5.11±1.18)d、(19.89±1.69)片(t=0.45、0.05,P=0.66、0.96),但两组治疗后各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段子宫体积较治疗前均明显缩小(均P<0.05),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与对照组(8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P=0.54);研究组术后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40.0%)(χ2=4.66,P=0.03)。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维度中生理领域、社会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及主观感觉评分分别为(88.65±6.63)分、(84.45±5.28)分、(86.34±4.93)分、(87.71±5.38)分、(79.64±4.31)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43±4.28)分、(73.81±4.27)分、(72.55±4.28)分、(76.68±4.18)分、(70.22±3.18)分(t=6.49、6.07、8.18、6.27、6.81,均P<0.05);两组生活质量维度得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采用不同直径PVA颗粒联合明胶海绵颗粒用于重症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中效果相当,但采用直径500~700 μm的PVA颗粒+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术治疗优势更大,可更好地缓解痛经,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聚乙烯醇(Callispheres)可载药微球栓塞介入疗法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于我院2016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中选出142例,根据患者的意愿分入微球组和碘油组,微球组患者给予常规肝动脉灌注化疗+Callispheres可载药微球栓塞术治疗,碘油组患者给予常规肝动脉灌注化疗+碘油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等。结果:微球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5.71%,明显高于碘油组治疗有效率55.56%,P<0.05;两组的发热、肝区疼痛、胃肠道不适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均未出现肝肾功能衰竭、肿瘤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微球组患者的AFP阳性率和血清AFP浓度均低于碘油组,P<0.05。结论:聚乙烯醇栓塞可载药微球介入疗法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疗效确切,促进肿瘤控制,且不良反应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聚乙烯醇(Callispheres)可载药微球栓塞介入疗法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于我院2016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中选出142例,根据患者的意愿分入微球组和碘油组,微球组患者给予常规肝动脉灌注化疗+Callispheres可载药微球栓塞术治疗,碘油组患者给予常规肝动脉灌注化疗+碘油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等。结果:微球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5.71%,明显高于碘油组治疗有效率55.56%,P<0.05;两组的发热、肝区疼痛、胃肠道不适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均未出现肝肾功能衰竭、肿瘤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微球组患者的AFP阳性率和血清AFP浓度均低于碘油组,P<0.05。结论:聚乙烯醇栓塞可载药微球介入疗法在中晚期肝癌治疗中疗效确切,促进肿瘤控制,且不良反应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