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淀粉样变的心脏超声和心电图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5到2015年5月收治的心脏淀粉样变患者1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心脏超声和心电图分析。结果所有18例患者中有10例心电图显示肢体导联低电压,占55.56%;8例患者显示假性梗死Q波,占44.44%。各有4例患者产生左束支传导完全性阻滞、永久性心房颤动、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各占22.22%。1例患者出现二度二型窦房阻滞,占5.56%。所有患者中出现左心房增大者有17例,占94.44%,出现在心内膜下心肌产生颗粒样反光增强者14例。占77.78%。所有患者均出现舒张功能不全症状。结论对于发病原因不明确的心力衰竭患者,如果在心脏超声和心电图检查中出现心内膜下心肌出现颗粒样反光增强,肢体导联低电压或假性梗死Q波者,可作为心脏淀粉样变疑似患者,需要进行病理检查。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价值。方法:从2020年3月~2021年4月间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资料库中,选出84例作为样本来用于课题探讨。将所有患者按照双盲法原则划分成为不同组别,各组42人,并开始分别采用不同的诊断方法。对照组(心电图)、研究组(心脏超声),最终从两组的检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结果:通过实施不同的诊断方式后可知,研究组在各病症上的检出概率均更高,优势更明显,P<0.05。结论:心脏超声针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而言,意义深远。它能更为准确地检出其病症类型,敏感度高,且本身无创伤、可重复、出结果快,因此值得被广泛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心脏超声作为一种无创、简便的检查手段,对于评估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旨在探讨心脏超声在评估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飞利浦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所有数据均测量三次,取平均值。结果:1. 心脏结构变化: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为(55.3±8.2)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为(37.1±6.8)mm,均较正常值有所增大,表明左心室腔扩大。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和室间隔厚度(IVS)分别为(11.2±1.5)mm和(10.8±1.3)mm,较正常值增厚,提示心肌肥厚。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生率为10%,表现为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增快,主动脉瓣瓣膜回声增强。2. 心脏功能变化: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60.5±8.1)%,较正常值略有降低,表明左心室收缩功能稍有减退。结论:心脏超声在评估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变化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通过心脏超声检查,可以准确测量心脏各房室大小、心室壁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指标,从而了解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情况。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心脏结构变化,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评估乳腺肿块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方法通过重复分析良恶性乳腺肿块超声造影图像的定量参数,研究取3次数据的中位数、最相近两次数据的平均值及3次数据的平均值这3种方法所得数据与病理结果间的差异。结果151个乳腺肿块中,3种数据处理方法显示良恶性肿块的峰值P值均为0.000,曲线下面积(AUC)的P值分别为0.002、0.004、0.004。选择评判标准时,中位数法以AUC<3.850时诊断恶性肿块的灵敏度80.7%、特异度为61.9%,三者均值法以峰值<25.000时诊断恶性肿块的灵敏度为79.8%、特异度为71.4%,为最佳选择。结论应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评估乳腺肿块可行,重复分析,取中位数或平均值的方法均可减少数据偏差。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超声弹性成像的乳腺肿块定量诊断方法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共选择了50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而对照组接受常规诊断方法。结果:实验组乳腺肿块的弹性模量和组织变形平均值分别为5.2±0.8和3.0±0.6,高于对照组的4.8±1.2和2.5±0.9。实验组乳腺肿块超声弹性成像参数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达到90%,而对照组仅为80%。统计分析显示实验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超声弹性成像的乳腺肿块定量诊断方法在乳腺肿块鉴别诊断中表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更好地评估肿块的性质,为临床乳腺肿块诊断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