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全程陪伴式分娩护理对分娩方式以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产妇1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全程陪伴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1.43%VS47.14%),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71%VS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全程陪伴式分娩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接受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在术前的麻醉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90例在我院就诊的接受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病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5例,A组患者采用L1-2头端置管硬模外麻醉方法进行麻醉,B组患者采用L3-4尾端置管硬膜外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对两组的麻醉平面、起效时间、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患者的麻醉平面和麻醉效果都明显高于B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B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L1-2头端置管硬模外麻醉对接受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进行麻醉是临床上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主角式教学法在肿瘤放射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接受肿瘤放射治疗学实习的学生60名,采用简单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主角式教学法,比较两组考核成绩、肿瘤放射治疗学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教学效果及教学方式接受度。结果考核成绩:观察组学习态度和学习表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学习态度:(90.41±6.34)分比(81.65±5.27)分,t/P=5.820/0.000;学习表现:(92.36±8.50)分比(74.68±5.63),t/P=9.498/0.000];肿瘤放射治疗学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观察组专业成绩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93.42±6.4)分比(86.18±6.25)分,t/P=4.429/0.000];教学效果:观察组参与主动性与积极性、交流能力、应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参与主动性与积极性:(4.29±0.84)分比(3.26±0.72)分,t/P=5.099/0.000;交流能力:(4.12±0.93)分比(2.91±0.74)分,t/P=3.642/0.000;应变能力:(4.58±0.86)分比(2.91±0.74)分,t/P=8.062/0.000;解决问题能力:(4.34±0.98)分比(3.06±0.53)分,t/P=6.293/0.000;综合分析能力:(4.23±0.81)分比(3.14±0.67)分,t/P=5.679/0.000];教学方式接受度:观察组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参与意识、沟通能力、应变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协作精神及综合分析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激发学习兴趣:100.00%(30/30)比80.00%(24/30),χ2/P=33.132/0.000;提高参与意识:96.67%(29/30)比70.00%(21/30),χ2/P=18.913/0.000;沟通能力:100.00%(30/30)比73.33%(22/30),χ2/P=31.899/0.000;应变能力:93.33%(28/30)比63.33%(19/30),χ2/P=31.405/0.000;问题解决能力:96.67%(29/30)比56.67%(17/30),χ2/P=28.127/0.000;协作精神:100.00%(30/30)比46.67%(14/30),χ2/P=31.286/0.000;综合分析能力:100.00%(30/30)比50.00%(15/30),χ2/P=40.336/0.000]。结论主角式教学法在肿瘤放射治疗学教学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优化常规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综合能力,且学生接受度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电烧伤对大鼠血小板功能及流变行为的影响及血必净的干预作用。方法将280只清洁级8~10周龄SD大鼠(雌雄不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伤组、单纯电烧伤组、电烧伤+盐水组、电烧伤+血必净组,每组70只。假伤组大鼠不通电致假伤;其余3组大鼠给予输出电压2 kV、电流强度(1.92±0.24)A持续通电3 s,造成电流入口左前肢、电流出口右后肢各1 cm×1 cm大小高压电烧伤创面。假伤组与单纯电烧伤组大鼠伤后不予处理;伤后2 min及1、2、3、4、5、6 d,电烧伤+盐水组、电烧伤+血必净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6 mL/kg、血必净6 mL/kg。记录实验过程中大鼠的存活情况。伤前15 min及伤后1 h、8 h、24 h、48 h、72 h、7 d,每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取10只大鼠经心脏直视采血5 mL后处死。取0.05 mL血液制成活血涂片,采用多项投影显微镜于400倍视野下计数血小板聚集数;其余血样离心收集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血小板生成素(TPO)、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SNK法检验。结果假伤组和单纯电烧伤组大鼠在实验过程中均存活,电烧伤+盐水组大鼠于伤后6 d死亡1只,电烧伤+血必净组大鼠于伤后5、6 d各死亡1只。各组大鼠伤前15 min各指标水平相近。3组电烧伤大鼠伤后各时间点血清PDGF、TPO、PAF含量及血小板聚集数均高于或多于假伤组,前3个指标于伤后8 h达峰值;单纯电烧伤组大鼠血清血小板聚集数于伤后48 h达峰值,电烧伤+盐水组和电烧伤+血必净组大鼠血清血小板聚集数于伤后72 h达峰值。其中电烧伤+血必净组大鼠血清PDGF含量于伤后48、72 h及7 d[分别为(12.8±4.0)、(11.6±4.4)、(11.0±3.6)ng/mL]与假伤组[分别为(10.4±2.0)、(10.4±2.5)、(9.8±3.3)ng/mL]接近(P>0.05),血清TPO含量于伤后24、72 h及7 d[分别为(200±52)、(192±36)、(193±32)ng/mL]与假伤组[分别为(182±30)、(184±41)、(183±33)ng/mL]接近(P>0.05)。电烧伤+血必净组大鼠伤后各时间点血清PDGF、TPO、PAF含量及血小板聚集数普遍低于或少于电烧伤+盐水组和单纯电烧伤组。结论大鼠高压电烧伤后应用血必净治疗可降低血清中PDGF、TPO、PAF含量及减少血小板聚集数,抑制血小板活化,从而改善血小板流变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头颈部肿瘤治疗过程中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选用患者参与式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8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对所选患者按照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实施患者参与式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过程中的放射性皮肤损伤进展速度低于对照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头颈部肿瘤在进行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患者参与式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皮肤损伤程度,放慢皮肤损伤进度,对于抑制患者的皮肤损伤有一定效果。
简介:目的掌握移动式加速器(简称加速器)术中放射治疗时在手术室及其外围产生的辐射水平,制订手术室可行的屏蔽设计方案,加强术中放射治疗的防护管理。方法以某医院设置的1台Mobetron移动式加速器和术中放射治疗场所为研究对象,采用12MeV电子束、输出量率1000cGy/min进行模拟术中放射治疗,分别使用LiF(Mg,Cu,P)热释光剂量计(TLD)和6150-AD型环境剂量率仪对术中放射治疗手术室内及其外围的辐射水平进行测量。结果(1)术中放射治疗手术室内的辐射场剂量水平及其分布:Z=75cm平面(治疗床平面)内,加速器前方100cm处的剂量率为40.8~62.8mGy/h,后方100cm处的剂量率为0.13~11.2mGy/h;加速器前方和侧向300cm处的剂量率为2.05~6.35mGy/h。(2)术中放射治疗辐射安全设置状况及手术室外围的辐射水平:术中放射治疗手术室及其准备间设为控制区,防护门均与出束联锁;照射时东墙外走廊(中间隔有准备间)最高剂量率为9.0μGy/h,北墙外控制室内最高剂量率为19.5μGy/h,西墙外清洁走廊和南墙外、楼下场所最高剂量率分别为24.2、14.5和23.0μGy/h。结论加速器在手术室内产生的辐射主要为轫致辐射的杂散辐射,但应相对固定术中放射治疗场所并结合实测辐射值制订并优化场所的屏蔽设计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开放式与密闭式吸痰方法对接受心脏手术并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60例接受心脏手术并入住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开放式吸痰组和密闭式吸痰组,各3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吸痰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后开放式吸痰组患者的心率(HR)、动脉血压(ABP)、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酸减度(pH)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密闭式吸痰组患者的PaO2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与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值干预后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放式吸痰相比,密闭式吸痰对动脉血压和SpO2的影响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式吸痰相比,密闭式吸痰不会给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产生负性影响,反而可增加SaO2与SpO2,因此推荐密闭式吸痰作为此类患者气管内吸痰的优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