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病理性近视眼(PM)是一种全球性致盲性眼病,也是亚洲人群最常见的视力损伤原因。PM最明显的特征是眼轴增长,出现后巩膜葡萄肿,甚至视网膜、脉络膜发生退行性改变,出现相应并发症,最终严重影响视力。控制眼轴增长是预防PM并发症的关键因素。后巩膜加固术是延缓眼轴增长、治疗后巩膜葡萄肿的主要手术方法。虽然大部分研究结果证实后巩膜加固术对延缓眼轴增长和近视发展具有效果,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本文汇总了国内外后巩膜加固术治疗PM的最新研究结果,分析手术对患者视力、屈光度数、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等方面的影响,探讨手术的有效性,以期为临床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1,57:952-957)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巩膜加固术后ICL植入术矫正成人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04月-2021年0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视力矫正的24例(48眼)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对所有患者实施后巩膜加固术+ICL植入术治疗,观察比对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情况(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效球镜)、前房深度、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患者手术后的裸眼视力以及等效球镜相比手术前有明显变化(P<0.05),但患者手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相比较术前的差异较小(P>0.05)。患者手术后的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要低于手术前(P<0.05),而手术后的眼压相比较治疗前差异不大(P>0.05)。患者手术后3个月内并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在正成人高度近视患者的后巩膜加固术后实施ICL植入术干预,其治疗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利于矫正患者的视力。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球周注射凝胶聚合物加固手术对青少年变性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青少年变性近视41例(41只眼),随机分为临床试验组20例(20只眼),行球周注射凝胶聚合物加固手术;对照组,21例(21只眼)验配框架眼镜,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和3个月:试验组的裸眼视力(logMAR)为0.44±0.16和0.45±0.17;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为0.09±0.07和0.11±0.09,均优于对照组的0.86±0.20、0.89±0.19, 0.27±0.20、0.32±0.21;试验组眼轴长度为(26.05±1.19)mm和(26.19±1.18)mm,屈光度为(8.04±2.04)D和(8.07±2.23)D,对照组眼轴长度和屈光度分别为(27.77±1.28)mm、(27.92±1.26)mm,(8.60±2.29)D、(8.63±2.31)D,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裸眼视力分别为0.47±0.17和0.91±0.21,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15±0.11和0.36±0.24,眼轴长度(26.38±1.33)mm,(28.12±1.25)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个月两组间各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周注射凝胶聚合物加固手术治疗青少年变性近视的短期效果良好,但其远期疗效及是否需反复注射等问题有待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后巩膜加固术治疗伴后巩膜葡萄肿的近视性黄斑劈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河南省立眼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行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的近视性黄斑劈裂伴后巩膜葡萄肿27例(30只眼)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前后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手术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结果术后6个月OCT示8只眼(26.7%)劈裂腔完全消失,17只眼(56.7%)劈裂腔大部分明显减小,5只眼(16.7%)未愈。术后视力(logMAR)1.00(0.575,1.300)较术前的1.25 (0.800,1.300)提高(P=0.046)。随访期间无黄斑孔或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近视性黄斑劈裂伴后巩膜葡萄肿行后巩膜加固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劈裂腔高度及提高视力,但也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盆底康复治疗头外加固定裤对盆底康复治疗的患者能否坚持完成治疗,治疗的次数及肌力、脱出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子宫及阴道前后壁膨出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不用固定裤,自然并拢双腿,观察组穿上固定裤,实施相同治疗,相同指导,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100例患者坚持做完一个疗程的有85例,85例中患者的盆底肌力提高两级以上有80例,由于使用了固定裤,治疗头无一例脱出,脱出率为0,效果好。对照组的患者做完一个疗程有40例,40例中只有25例的盆底肌力提高2级,效果不好。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效果也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盆底治疗头固定裤能消除患者的心理恐惧和紧张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治疗率明显增加,治疗的效果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倒刺缝线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加固吻合口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215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22例,女93例;年龄为(62.3±0.7)岁,年龄范围为20~75岁。215例患者中,86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采用倒刺缝线缝合吻合口,设为倒刺缝线组;129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吻合口未行任何加固缝合,设为传统组。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吻合口愈合以及通畅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5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1)术中情况:两组患者均完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无中转开腹。倒刺缝线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辅助切口长度分别为(127±9)mL、(160.2±3.8)min、(3.56±0.15)cm、(4.12±0.11)cm;传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14±6)mL、(128.9±2.4)min、(3.67±0.12)cm、(4.25±0.09)cm。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3,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2,0.61,0.94,P>0.05)。(2)术后情况:倒刺缝线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2.5±2.2)h、(8.1±0.5)d,传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76.2±1.7)h,(8.0±0.5)d,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3,0.87,P>0.05)。(3)随访情况:2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8个月。倒刺缝线组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尿潴留、伤口感染、肠梗阻、术后6个月排便功能障碍例数分别为2、5、6、4、3例,而传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3、15、11、8、9例。两组患者吻合口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P<0.05),两组患者尿潴留、伤口感染、肠梗阻、术后6个月排便功能障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07,0.17,0.22,1.26,P>0.05)。两组患者肠镜检查结果示肠道均通畅。结论倒刺缝线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加固吻合口安全、有效,能够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