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基金项目市级科技攻关项目《孕早期营养干预与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的相关性研究》相关论文,项目编号20100902。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孕妇膳食结构和主要营养素分布情况,以便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对在围产科建卡孕妇运用营养分析软件进行回顾性营养调查,分析主要营养素摄入情况,并给出完整的膳食营养评价报告。结果评价结果正常或过量最多的是在县城机关单位工作的孕妇,分别为732%和170%,而评价结果不足最多的是乡村孕妇达520%,存在明显的城乡差距。各主要营养素分析结果,能量不足者占135%,蛋白质不足者占267%,钙不足者占201%,铁不足者占242%,锌不足者占216%,维生素B1不足者占266%;而能量过量者占179%,蛋白质过量者占137%,脂肪过量者占195%,铜过量者占58%。结论营养分析软件可以快速地完成孕妇的营养评价,为临床医生及时提供诊疗依据和指导孕妇改善膳食结构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早产儿营养状况及营养补充措施。方法收集2011年12月到2012年12月我们医院收治的120例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早产儿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儿出生时体质量、胎龄、性别、喂养方法、并发症以及恢复情况等。结果120例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有45例(37.50%)、适于胎龄儿70例(58.33%)以及大于胎龄儿5例(4.17%)。在住院时间、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出生体质量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适于胎龄儿的明显胜于小于胎龄儿,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早期营养补充有利于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促进早产儿的健康发育,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锦州市小学生营养健康教育效果,为提出有效的营养干预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锦州市古塔区3所小学为干预校,1所小学为对照校,共2277名小学生;对干预校进行为期一年的营养健康教育,对照校不进行任何干预,并于干预前后各进行1次问卷调查。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干预后的儿童营养知识问题判断正确率、“平衡膳食宝塔”知晓率分别增加了4.1%、18.5%,每日吃早餐,且早餐较丰富(早餐包含3类以上食物)的比例增加了4.9%,家长在整个干预期间的营养知识改变程度较明显,干预校家长膳食宝塔知晓率增加了15.3个百分点,膳食宝塔正确认知率增加了18.1个百分点,营养知识正确判断率也从干预前得75.3%增加到80.1%,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以学校为基础,与家庭合作的营养健康教育在提高小学生营养知识水平、转变营养态度和改善饮食行为方面有一定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早产儿营养状况及营养补充措施。方法收集2011年12月到2012年12月我们医院收治的120例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早产儿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儿出生时体质量、胎龄、性别、喂养方法、并发症以及恢复情况等。结果120例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有45例(37.50%)、适于胎龄儿70例(58.33%)以及大于胎龄儿5例(4.17%)。在住院时间、出生体质量、住院时间、出生体质量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适于胎龄儿的明显胜于小于胎龄儿,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早期营养补充有利于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促进早产儿的健康发育,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个体化营养指导对于胎儿发育以及孕妇健康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400例,随机将其分别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200例产妇,依照产妇妊娠的不同时期对孕妇进行个体化营养指导,对照组200例产妇根据产妇的饮食习惯和饮食喜好正常进食。观察两组胎儿和孕妇的健康状况。结果经过个体化营养指导的观察组的孕妇的胎儿的双顶经、头围、股骨长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孕妇的胎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个体化营养指导的观察组的孕妇妊娠中后期的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孕妇的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孕妇。结论对孕妇进行个体化营养指导,对于优生优育,降低妊娠合并症,保证孕妇身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简介:目的:探讨用蛋白质组学iTRAQ技术分析大鼠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新生组织蛋白表达的改变。方法:6只大鼠进行单侧下颌骨牵张,速率:0.4mm/d,牵张期为10d,术后随机分为2组,分别于下颌骨牵张成骨牵张期第10d及下颌骨牵张成骨固定期第14d取材。将取材的新生骨组织标本进行蛋白质提取及蛋白质定量检测。应用iTRAQ技术对蛋白质样本进行检测,寻找及鉴定差异蛋白。结果:应用iTRAQ技术对大鼠下颌骨牵张成骨的新生骨组织成功进行了蛋白质组学分析,质谱鉴定出置信度95%的蛋白质共567种,共鉴定出差异蛋白207个,其中上调≥1.5倍的47个,下降≤0.8倍的58个。结论:筛选出多种与牵张成骨过程中新骨形成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为进一步验证与新骨形成相关的蛋白质奠定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状态及营养治疗情况。方法选择在肿瘤科住院的80例晚期胃肠道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给予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并调查病人的营养支持状况。结果病人出现营养风险的概率为355%。在73例有营养风险的病人中,65例病人(8904%)进行了营养支持治疗;在无营养风险的7例病人中,3例(4286%)进行了营养支持。所有进行营养支持的病人中,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的比例为656∶1。使用肠外营养(PN)的患者中,有45例(7627%)患者采用混合输注。48例ECOG评分≥3分的患者接受营养治疗2~3周后,ECOG评分平均下降1分,各自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大多存在营养不良,给予营养支持治疗会改善患者的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但营养治疗在应用上仍有不完善之处,我们期待其更加合理化,规范化。
简介:脑转移是目前肿瘤治疗的难点之一,既往治疗主要以全脑放疗为首选,但全脑放疗后疗效差以及明显影响治疗后长期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脑转移的治疗应根据不同预后行个体化治疗。目前基于RTOG研究的GradedPrognosticAssessment评分在国内外广泛使用。对于GPA高的患者,建议采用积极的治疗手段,如全脑放疗联合手术或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部分患者可考虑使用手术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于GPA低的患者,仍以全脑放疗为首选,部分患者可考虑采用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考虑到全脑放疗的脑功能损伤与海马结构照射有关,越来越多研究开始探索全脑放疗中保护海马的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