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梳理"十一五"课题195例研究样本临床大数据,统计分析2000~2017年中医干预艾滋病毒/艾滋病文献中"艾滋病病因病机"、"临床证候"和"临床体质症状"信息熵,探寻影响中医干预HIV/AIDS主熵变量及相关性,有效减少HIV感染向AIDS病发的转化不确定性,延长HIV感染者带毒生存时间。方法对"十一五"课题中医干预试验组195例研究样本临床熵变量进行研究,采用降维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法消除干扰因素,确定影响中医药干预HIV/AIDS的主熵变量。结果①主要病因病机为正虚、毒邪、湿温痰湿和伏邪;②HIV以脾肺证型居多,AIDS以脾肾心型居多;③主要体质症状为咳嗽、气短乏力、发热畏寒、头胸腹疼痛、腹泻、皮肤病变(瘙痒)、出汗异常、消瘦、脱发、口味异常等;④HIV/AIDS主熵变量X5(L淋巴细胞)、X6(血小板PLT)、X10(CD4+计数)、X17.(带毒生存时间Y年)、X18(PRO量表)、X23(身体质量指数BMI);⑤X6血小板PLT和X17(带毒生存时间Y年)与X23(身体质量指数BMI)正相关,说明HIV/AIDS为消耗性疾病。结论①HIV组对AIDS组有熵变量贡献,说明HIV转化为AIDS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②中医药干预HIV/AIDS具有"既病防变"和带毒生存的作用;③正气损伤与邪气入侵是艾滋病发展变化的本质,正邪交争的动态变化凸现艾滋病变证丛生;④从研究结果来看,HIV向AIDS转变与体质质量密切相关。这意味着未来在深化中医药干预HIV/AIDS过程中,医者们需要更多地关注体质质量相关指标(肺活量、肌肉含量、脂肪含量、睡眠时间扥)对HIV/AIDS熵积和熵增的影响。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疗质量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服务资源有限与人们要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诱发了一系列的医患冲突,严重影响医疗水平的提升。护理人员作为与患者接触的第一线,在面临患者越来越高的要求的同时,工作压力和工作负担也越来越重,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本文主要针对护理人员的压力因素以及相关的解决策略进行探
简介:摘要社会经济、文化、法律的飞速发展,人民素质的飞跃进步,对医院、医务人员的要求日益严格,使我国公立医院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多元化,这些新的变化对于加强和改善公立医院管理、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利用一切资源以确保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动适应医疗市场的需求,抓住机制转变、观念更新、结构调整三个关键环节,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才能确保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从事保健、医疗、科研、教学的公立医院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想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就必须及时研究医院医务人员绩效管理理论,制定医院医务人员绩效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