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CysC)测定在肾功能不全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胶乳增强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的浓度,同时测定血肌酐(Scr)、尿素(BUN)。结果血清CysC在健康对照组、肾功能不全代偿期组、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组、肾衰竭组、尿毒症期组测定值分别为(0.79±0.24)、(1.40±0.29)、(2.24±0.58)、(4.99±1.82)、(7.73±1.15)mg/L,随着肾功能的损害程度增加,血清CysC的浓度升高,相邻各组之间Cys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功能不全代偿期组血清CysC值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cr、NUB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功能不全不同损害期血清CysC浓度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相关,血清CysC作为反映肾脏损伤的敏感指标,在肾功能损害早期优于Scr、BUN,CysC检测对肾功能损害程度评估有重要临床价值。
简介: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探索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5月10日住院患者共80例,将其分为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功能不全组和非肾功能不全组,进行两组间临床资料的比较。结果80例患者中,31例合并肾功能不全,占38.9%;分型以轻链型最多见,占48.4%;kA型占25.8%,IgG型占25.8%。非肾功能不全组以IgG型多见,占61.2%;轻链型占14.3%,IgA型占18.4%,其他类型6.1%。两组资料对比显示,肾功能不全组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肾功能不全组,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治疗,肾功能可恢复正常。结论肾功能不全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最为常见也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免疫分型、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是多发性骨髓瘤并发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影响因素。肾功能不全的发生使患者的治疗更为复杂,疾病更易发生进展,如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及其肾损害,则有望逆转肾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功能血清学检查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Ⅰ,另选取不伴随肾功能损害的糖尿病患者者56例为观察组Ⅱ,选取无糖尿病无肾功能疾病的正常人50例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的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和微量白蛋白进行检验。结果观察组Ⅰ组的患者其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和微量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Ⅱ组的患者其三项观察指标较对照组相比变化不大,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和微量白蛋白作为反映肾功能的血清学指标,可以敏感的反映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损害情况,对糖尿病肾损害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胱抑素C(CysC)用于监测化疗药物导致恶性肿瘤患者肾功能损害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检测3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肌酐(Cr)、胱抑素C(CysC)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指标,分析CysC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探讨血清中CysC和Cr的表达水平在化疗前后是否存在差异,并观察血CysC和Cr、Ccr之间的关系。结果CysC的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组(大于60岁和小于60岁)及不同性别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CysC与Cr之间呈正相关(r=0.431,P=0.01);血Cr与Ccr呈负相关(r=-0.628,P<0.01);血CysC与Ccr呈负相关(r=-0.410,P<0.05),CysC与Ccr的相关性不如Cr(r=-0.410vsr=-0.628,P>0.05)。患者化疗后血CysC值高于化疗前(P<0.01),其中13例患者接受含顺铂方案化疗,化疗后CysC值较化疗前增加(P<0.01);17例患者接受含草酸铂、奥沙利铂或奈达铂方案化疗,化疗后血CysC值亦较化疗前增加(P<0.01)。两组患者化疗后血Cr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铂方案化疗时,血CysC能用于检测肾功能变化,但尚不能替代Cr。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贝那普利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原发性肾小球病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了我院收治的64例原发性肾小球病及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贝那普利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8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血清Scr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早期应用贝那普利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生素对老年人肾功能指标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我院老年住院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需要均采用抗生素治疗。用药后检查肾功能,肾功能指标正常者为对照组,肾功能指标异常者为观察组,观察引起肾功能异常的抗生素品种,并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给药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年龄明显较高,体重明显较轻,给药方式以静脉注射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性别比发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老年人肾功能指标异常的抗生素品种以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居多,与患者年龄、体重、给药方式等因素有关,与性别无关,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高度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古拉定®(还原性谷胱甘肽)对化疗致肺癌患者肝肾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50名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A组患者给予古拉定®与化疗药物联合治疗,B组患者给予肌苷与化疗药物联合治疗。化疗结束后,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肾功能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的有效率为40%,B组的有效率为36%,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古拉定®辅助治疗组与肌苷辅助治疗组相比,患者的肝肾功能损伤程度较小,肝肾功能生化指标数值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两组相比,A组患者的化疗总有效率较为理想,且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古拉定能够有效预防化疗致肺癌患者肝肾功能的损伤,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指甲肌酐含量检测对急性肾功能损伤与慢性肾功能损伤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我院30例健康体检者、30例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以及30例慢性肾功能损伤患者,作为本实验研究对象,检测和比较各组血肌酐和指甲肌酐含量。结果就诊时和3个月后,与健康体检者相比,急性和慢性肾功能损伤患者血肌酐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血肌酐检测有助于肾功能损伤的诊断;3个月后,与慢性肾功能损伤患者相比,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血肌酐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性肾功能损伤患者指甲肌酐含量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各组患者指甲肌酐的含量与3个月前血肌酐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指甲肌酐检测有助于急性、慢性肾功能损伤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介入治疗后的护理效果,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观察组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全面护理。对照组只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恢复状况要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有明显差异。结论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全面护理,可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简介:1例52岁男性患者,以慢性肾功能衰竭入院。入院后查血生化、血象等指标,监测血压,结果显示患者血压、贫血控制不佳,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给予降压、抗肾性贫血、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治疗。入院第6天,患者出现严重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给予抑酸、生长抑素治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针对该例肾病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的降压药物、抗肾性贫血药物、利尿药物,计算用药剂量,尤其是对合并严重消化道出血并发症时,针对抑酸药物、生长抑素指导用药方法,同时实施治疗药物监测。出院后1个月随访,患者血压、血红蛋白、水电解质和酸碱度等指标恢复正常。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原则和方法。方法分析4例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资料,术前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给予重症监护、体位护理、引流管护理。结果本组4例患者,经过术前的心理护理,严密的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精心的管道护理,及时的医护配合,尿毒症状减轻或消失,血尿素氮(BUN)、血肌肝(Cr)均不同程度降低或恢复正常,无因护理不当影响治疗效果。结论对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及早作输尿管逆行插管引流或经皮肾造瘘或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固然重要,但术前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的管道护理,及时的医护配合至关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内科治疗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共42例,选用药物采取内科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在给予药物治疗后,心功能处于Ⅲ级的患者预后明显好于心功能处于Ⅳ级的患者,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给予合理、适当的药物治疗,并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及时、合理的对症处理,能够缓解患者的病情,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及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