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2例桡骨远端不稳骨折进行斜T形钢板内固定,其中2例骨缺损同时植骨。结果平均随访24个月,均获骨性愈合,无伤口感染、骨不连、内固定断裂脱出等并发症,优20例,良9例,总体优良率90.7%。结论对于桡骨远端不稳骨折通过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配合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桡骨远端 骨折 手术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掌骨间支架作用辅助固定不稳掌骨骨折在治疗掌骨骨折中的方法及经验体会。方法在骨折块克氏针不稳固定时,于骨折线近端或远端横行将其与邻近一根掌骨一同固定,达到稳定固定,无需其它外固定,可早期功能锻炼。结果34例掌骨骨折,其中第5掌骨19例,第4掌骨8例,第2掌骨7例,随访6个月32例,骨折愈合良好,无后期移位。结论掌骨间支架作用辅助固定不稳掌骨骨折以操作简单的方式应用于第2-5掌骨不稳性骨折固定,价格低廉,固定稳定,肢体功能恢复满意。

  • 标签: 掌骨骨折 邻近掌骨 横行固定 固定稳定。
  • 简介:[摘要 ]老年不稳心绞痛指存在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不稳的心肌缺血综合征。由于其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因此及时诊断、正确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仍然是老年人最常见的致死原因。本文依据老年不稳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特点,研究采用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心绞痛,有效抑制不稳心绞痛的发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这对于老年不稳性心绞痛患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 老年不稳定心绞痛 灯盏花素注注射液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对不稳型骨盆骨折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不稳型骨盆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占45.78%(38/83),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占54.22%(45/83),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术中体位护理、术后疼痛护理、康复护理、并发症观察和护理;以弃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作为观察指标。结果对两组弃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t检验或χ2检验,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但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可显著提高对不稳型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手术治疗相辅相成,促进髋关节功能更好、更快地恢复,且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 标签: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围手术期护理 髋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型心绞痛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预防急性心梗及猝死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0例不稳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护理。结果不稳型心绞痛有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危险,优质有效的护理,可以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绞痛 不稳定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不稳原因,维护护理队伍的稳定和活力。降低护理风险,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规范聘用护士招聘制度,提高聘用护士福利待遇,加强聘用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及人性化管理等有效措施。结果聘用护士的福利待遇,职业压力等影响护理队伍稳定。结论有效的管理措施能降低聘用护士的流失,稳定护理队伍,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

  • 标签: 合同制护士 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00例不稳型骨盆骨折患者病历资料,分为保守治疗组手术组,各150例,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Majeed骨折评价标准评定,保守治疗组优良率为54.7%,手术组患者优良率为90.7%,手术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不稳型骨盆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较好,通过正确的手术复位,合理的内固定可有效固定骨折,显著提高治愈率。

  • 标签: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不稳骨折疗效。方法60例老年转子间不稳骨折用PFNA内固定。结果6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1.5个月。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时间短,且可早期下床负重而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论PFNA技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不稳型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 标签: PFNA 治疗 老年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骨盆骨折的术前术后护理经验。方法总结了2005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院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41例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措施为严密观察病情;及时纠正及预防休克;重视患者早期固定和制动的护理;加强基础护理的管理,并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结果经随访,患者正常康复时间2-24个月,平均7.4个月,均恢复劳动能力,效果满意。

  • 标签: 不稳定骨盆骨折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100例不稳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监护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显效73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3.0%。结论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不稳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自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6例不稳桡骨远端骨折,其中53例患者单纯采取手法复位治疗,作为对照组;另外53例患者在手法复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短缩长度,综合评价患者的愈合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短缩长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短缩长度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2.45%,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71.70%;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不稳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桡骨的活动功能及患者的预后,提高骨折愈合质量,作为不稳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手术治疗方式之一。

  • 标签: 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 手术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不稳型心绞痛患者52例临床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2例患者经治疗显效26例,好转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3%。结论对不稳心绞痛患者的治疗要采取抗缺血治疗、抗血栓治疗和根据危险度分层进行优创治疗。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在桡骨远端不稳型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型骨折患者78例(观察组),接受外固定支架治疗,另选择同期接受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腕关节参数丢失、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关节面、桡骨远端、掌倾角和尺偏角平均丢失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优良率分别为91.0%和72.0%(P<0.05),两组并发症率分别为8.9%和12.0(P>0.05)。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能显著提高桡骨远端不稳型骨折的预后水平,复位良好,并发症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桡骨远端 骨折 外固定架 腕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不稳骨折的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从我院中选取133名患者,这些患者的入院时间是2009年的5月至2013年的6月,均被确诊为胸腰椎不稳骨折。对这些患者都使用的治疗方式是经椎弓根钉。结果对这133病人进行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在以下方面放大恢复都比较满意胸腰椎生理曲度、术后椎体前沿平均高度以及脊椎序列恢复。此外,术后平均Cobb角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进行评定时,使用Frankel后发现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经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不稳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因此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经椎弓根钉 胸腰椎骨折 骨折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性骨折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国产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35例,并进行随访。结果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采用国产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35例,3-6个月骨折愈合。根据Dienst评分系统综合评分,优25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4.3%。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骨折固定牢固,腕关节能早期功能锻炼。

  • 标签: 桡骨远端 骨折 内固定 锁定加压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50例不稳肩胛骨骨折,予以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50例全部得到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12个月,采用Hardegg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45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6%。结论X线,三维CT有助于诊断及选择适宜治疗方法,不稳肩胛骨骨折需切开复位内固定可获得较好的肩关节功能。

  • 标签: 肩胛骨 骨折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踝关节扭伤作为一种常见损伤,其造成的后果不容忽视,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对人的日常生活产生消极影响,在运动员中这种情况更加常见,一般复发率在80%左右,慢性踝关节不稳也是如此,所以近些年来有关专家对于慢性踝关节不稳的问题一直十分重视。本篇文章从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概念出发,分析发生机制以及生物学原理,结合诊断方法对其运动康复进行简要阐述,希望可以为临床实践中慢性踝关节不稳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标准,尽量减轻慢性踝关节不稳对患者的负面影响。

  • 标签: 慢性踝关节不稳 运动康复 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