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浮针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浮针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0d后采用Ashworth量表评定肢体痉挛状态,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BarthelIndex,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ofDailyLiving,ADL)。结果:治疗后,治疗组Ashworth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浮针配合电针可明显缓解偏瘫肢体的痉挛并且优于对照组。结论:浮针配合电针可有效地缓解脑卒中偏瘫的痉挛状态。
简介:【摘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因为人体腰椎受到外部损伤,或是腰椎产生退行性病变,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出现突出,对于马尾神经以及神经根造成压迫和刺激,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表现症状包含坐骨神经痛以及腰腿痛,属于临床骨科以及针灸科中非常多见的一类疾病。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在青中年人群中比较多见,最近几年以来此疾病的临床发病率不断上升,同时表现为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还没有明确,现在对于软组织损伤引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研究不断深入,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的治疗措施包含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传统开展手术治疗对于病人身体造成的损伤比较大,微创手术治疗的费用相对昂贵,不容易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浮针与普通针刺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组。治疗组采用中型浮针治疗,首先找到患者的疼痛点,消毒后,迅速获得疼痛分。之后到达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时,持针器握在手上,针尖向上扫向左右两侧。速度保持在每秒2到3次。几分钟后,针芯被取出时,病人可以适当的移动病肩。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扇形扫肩、肩外展阻力、再灌注活动与肩关节活动。整个过程大约20分钟。软套管被留下,放在一边大约10个小时,以便拔出。软套管每隔一天治疗一次,每疗程10次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取肩前、肩俞、肩髎、肩贞、臂臑、天宗、曲池、外关、合谷穴位,分别进行针刺。操作:选择0.35*4.0cm安迪品牌针灸针,并通过日常消毒。针刺平补平泻,出现针感后留针30min。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结论:浮针疗法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能够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顺势复位技术微创治疗FraserⅡ型浮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7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采用顺势复位技术微创治疗的7例FraserⅡ型浮膝损伤患者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30~82岁,平均52岁;7例患者均为浮膝损伤合并胫骨平台骨折,其中FraserⅡA型(胫骨平台骨折伴有股骨干骨折)5例,ⅡC型(胫骨平台骨折伴有股骨髁骨折)2例。应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分别闭合复位股骨及胫骨平台骨折,微创置入内固定物。记录手术时间、单个切口平均长度、失血量、透视次数等数据。随访拍摄患者下肢正、侧位X线片,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7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87.2 min,单个切口长度平均为2.8 cm,失血量平均为471 mL,透视次数平均为37次。所有患者术后X线均显示骨折对位及力线良好,关节面平整。7例患者切口均为甲级愈合。7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2~21个月(平均15.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2.8周。末次随访时患者HSS评分结果显示:优6例,良1例。结论采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可分别闭合复位微创固定股骨侧骨折及胫骨侧骨折,可获得较好的膝关节功能。
简介:目的总结浮膝骨折治疗中运用伤害控制学原则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5年6月因浮膝骨折住院治疗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伤害控制学原则全面评价其外伤程度,对病情稳定患者行急诊手术,对临界和危重患者先行临时固定,在ICU内复苏使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达到理想状态,限期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行骨折内固定术并植骨。结果20例患者获得超过8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6±2)个月,平均愈合时间(4.0±0.5)个月,完全正常负重及行走活动时间平均(6±1)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5%。结论治疗浮膝骨折需要应用伤害控制原则,兼顾患者全面情况,同时治疗其他并存疾病。早期手术内固定有利于严重多发伤的治疗和骨与关节功能的恢复,限期手术内固定可减少切口感染、脂肪栓塞等并发症。手术固定以髓内钉为终束同京.并沣雷阜期功能锻炼。
简介:目的设计一种浮膝损伤的改良Fraser分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且获得完整随访的28例浮膝损伤患者,男2l例,女7例;年龄18-87岁,平均43岁。将浮膝损伤按改良Fraser分型分为3型:I型,关节外骨折;Ⅱ副,骨折累及股骨远端和(或)胫骨近端关节而;Ⅲ型,合并髌骨骨折。Ⅱ型和Ⅲ型又各自分为2个亚型:ⅡA型,关节内简单骨折;ⅡB型.关节内复杂骨折;ⅢA型,髌骨简单骨折;ⅢB型,髌骨粉碎性骨折。本组I型11例,ⅡA型2例,ⅡB型8例,ⅢA型2例,ⅢB型5例。受伤至内固定于术时问平均为9d(0-17d)。l例患者在受伤当天接受手术治疗;12例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15例患者采用石膏托或牵引固定,最终行钢板或髓内钉固定。,未次随访时根据Kalstrom和Olerud标准评定疗效。结果28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9个月(12-60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根据Kalstrom和Olerud标准评定疗效:优7例,良13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为71.4%。11例I型患昔:优6例,良4例,可1例;2例ⅡA型患者均为良;8例HB型患背:优I例,良4例,可2例,差1例;2例ⅢA型患者:良1例,可1例;5例ⅢB型患者:良2例,可l例,差2例。7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感染3例,膝关节不稳2例,膝关节僵硬2例。结论改良Fraser分型有助于外科医牛比较浮膝损伤的治疗结果并判断预后。根据改良Fraser分型,ⅡA型与I型损伤患者效果相当,ⅡB型和Ⅲ型损伤患者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