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针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盆腔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划分,对照组45例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45例基于对照组加用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97.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91.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盆腔炎患者采用中医针治疗临床效果明显,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浮针 盆腔炎 有效性
  • 简介:鉴于复杂性肛瘘的生理、解剖特点及特殊病理背景,外科手术仍是复杂性肛瘘最主要的治愈性措施。术后复发率高,其并发症、后遗症一直是肛瘘治疗中的难题。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0月采用多切口线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3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 标签: 复杂性肛瘘 引流术 多切口 治疗 术后复发率 解剖特点
  • 简介:目的:观察针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针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0d后采用Ashworth量表评定肢体痉挛状态,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BarthelIndex,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ofDailyLiving,ADL)。结果:治疗后,治疗组Ashworth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针配合电针可明显缓解偏瘫肢体的痉挛并且优于对照组。结论:针配合电针可有效地缓解脑卒中偏瘫的痉挛状态。

  • 标签: 针刺疗法 电针 中风 并发症 偏瘫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临产时胎头高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163例初产妇临产时胎头高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头高的发生率占头位分娩的16.58%,163例胎头高的初产妇仅16例顺产,其难产发生率为90.18%。结论初产妇临产时胎头高是难产的信号之一,与胎方位异常、骨盆异常、羊水过多、胎盘异常、脐带过短或脐带绕颈,以及巨大胎儿等有关。胎盘异常、脐带异常、胎方位异常及骨盆异常是导致胎头高的重要因素。在进行试产的过程中应进行密切观察,采取适宜的分娩方式。

  • 标签: 初产妇 胎头高浮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疼痛跖疣患者的好方法。方法2017年9月1日到2018年10月31日期间,我们共收治了35例疼痛跖疣患者,接受了美特皮肤抗菌液治疗,分为护理加强组和外科辅助组。结果P<0.001,有统计学意义,获得较为满意效果。结论美特皮肤抗菌液对疣体有良好的渗入作用,护理的介入,与患者更有效沟通,患者依从性提高,可有效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角质性斑块 跖疣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因为人体腰椎受到外部损伤,或是腰椎产生退行性病变,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出现突出,对于马尾神经以及神经根造成压迫和刺激,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临床表现症状包含坐骨神经痛以及腰腿痛,属于临床骨科以及针灸科中非常多见的一类疾病。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通常在青中年人群中比较多见,最近几年以来此疾病的临床发病率不断上升,同时表现为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还没有明确,现在对于软组织损伤引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研究不断深入,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的治疗措施包含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传统开展手术治疗对于病人身体造成的损伤比较大,微创手术治疗的费用相对昂贵,不容易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浮针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筛选的病例为来我医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抽取方式将纳入的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30例,对照组采取电针治疗,观察组则添加针疗法,将最终获得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VAS评分,JOA评分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更快改善,最终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添加针疗法,可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尽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腰腰椎间盘突出症 浮针疗法 效果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采用膜分离技术对黄草提取液进行预浓缩,膜浓缩的透过液通量受料液浓度、料液温度、操作压力等因素的影响,降低料液浓度、提高温度、提高压力可以提高透过液通量。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较优选的条件为,选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DK系列纳滤膜组件,黄草提取液的固含量通常在0.6%~1.5%之间,在膜浓缩过程中控制料液温度不超过40℃、操作压力不要超过2.5MPa、浓缩倍数以不超过5倍为宜。黄草提取液采用膜浓缩与传统加热蒸发的浓缩方法相比,在节约能耗、降低成本、提高收率、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 标签: 溪黄草提取液 膜分离 浓缩
  • 简介:摘要朱丹在治疗痿证从中医五行生克制化中提出南方属心火,北方属水,东方属肝木,西方属肺金,脾土性温属中。若嗜欲无节,则水失所养,火寡于畏,而侮所胜,肺得火邪而热矣。木性刚急,肺受热则金失所养,木寡于畏而侮所胜,脾得木邪而伤矣。肺热则不能管摄一身,脾伤则四肢不能为用,而诸痿之病作。泻了南方补了北方是治该病指导思想。在后世医家中得到长足发展。为此对他的病证原文、病证分析、典型医案,结合现代治萎的理论进行讨论。有肺痿及肢痿,痿与痹之别,以助医者借鉴。

  • 标签: 朱丹溪 泻南补北 痿证 痹证
  • 简介:北宋礼部尚书洪皓(1088-1155年).字光弼,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奉命出使金国,金主许以高官厚禄劝其降金,遭到洪皓义正言辞的拒绝。

  • 标签: 药名诗 名次 波阳县 江西省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针与普通针刺治疗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组。治疗组采用中型针治疗,首先找到患者的疼痛点,消毒后,迅速获得疼痛分。之后到达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时,持针器握在手上,针尖向上扫向左右两侧。速度保持在每秒2到3次。几分钟后,针芯被取出时,病人可以适当的移动病肩。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扇形扫肩、肩外展阻力、再灌注活动与肩关节活动。整个过程大约20分钟。软套管被留下,放在一边大约10个小时,以便拔出。软套管每隔一天治疗一次,每疗程10次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取肩前、肩俞、肩髎、肩贞、臂臑、天宗、曲池、外关、合谷穴位,分别进行针刺。操作:选择0.35*4.0cm安迪品牌针灸针,并通过日常消毒。针刺平补平泻,出现针感后留针30min。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结论:针疗法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能够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浮针 中风 肩手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顺势复位技术微创治疗FraserⅡ型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7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采用顺势复位技术微创治疗的7例FraserⅡ型膝损伤患者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30~82岁,平均52岁;7例患者均为膝损伤合并胫骨平台骨折,其中FraserⅡA型(胫骨平台骨折伴有股骨干骨折)5例,ⅡC型(胫骨平台骨折伴有股骨髁骨折)2例。应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分别闭合复位股骨及胫骨平台骨折,微创置入内固定物。记录手术时间、单个切口平均长度、失血量、透视次数等数据。随访拍摄患者下肢正、侧位X线片,记录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7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87.2 min,单个切口长度平均为2.8 cm,失血量平均为471 mL,透视次数平均为37次。所有患者术后X线均显示骨折对位及力线良好,关节面平整。7例患者切口均为甲级愈合。7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2~21个月(平均15.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2.8周。末次随访时患者HSS评分结果显示:优6例,良1例。结论采用顺势双反牵引复位器可分别闭合复位微创固定股骨侧骨折及胫骨侧骨折,可获得较好的膝关节功能。

  • 标签: 膝关节 外科手术,微创性 骨折固定术,内 浮膝损伤 顺势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解析针疗法对治疗颞颌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颞颌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分为参照组(n=53)和实验组(n=53),参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实验组给予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2%明显高于参照组77.4%,复发率3.8%显著低于参照组24.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疗法对治疗颞颌关节炎的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使用和积极推广。

  • 标签: 颞颌关节炎 浮针疗法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总结膝骨折治疗中运用伤害控制学原则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5年6月因膝骨折住院治疗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伤害控制学原则全面评价其外伤程度,对病情稳定患者行急诊手术,对临界和危重患者先行临时固定,在ICU内复苏使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达到理想状态,限期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行骨折内固定术并植骨。结果20例患者获得超过8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16±2)个月,平均愈合时间(4.0±0.5)个月,完全正常负重及行走活动时间平均(6±1)个月。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5%。结论治疗膝骨折需要应用伤害控制原则,兼顾患者全面情况,同时治疗其他并存疾病。早期手术内固定有利于严重多发伤的治疗和骨与关节功能的恢复,限期手术内固定可减少切口感染、脂肪栓塞等并发症。手术固定以髓内钉为终束同京.并沣雷阜期功能锻炼。

  • 标签: 浮膝骨折 伤害控制 体会
  • 简介:首届世界刺针灸学论坛暨国际刺针灸学会成立会议定于2017年8月29-30日在荷兰DENBOSCH城市举办。刺针灸学论坛的征文内容包括:(1)刺针灸疗法;(2)腕踝针、尺胫针、皮三针、头皮针和各种皮下针刺疗法;(3)皮下置入疗法:皮下埋线、皮下注射疗法和皮下留管等疗法;(4)南京符氏针疗法、世针联新式针疗法和各种皮下针刺+置管疗法;(5)刺针具的改进与研究;(6)刺针灸学的文献研究和中医理论论述;(7)刺与皮下组织的现代医学研究。

  • 标签: 浮刺 浮针疗法 针灸学会 针刺疗法 论坛征文 腕踝针
  • 简介:目的设计一种膝损伤的改良Fraser分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且获得完整随访的28例膝损伤患者,男2l例,女7例;年龄18-87岁,平均43岁。将膝损伤按改良Fraser分型分为3型:I型,关节外骨折;Ⅱ副,骨折累及股骨远端和(或)胫骨近端关节而;Ⅲ型,合并髌骨骨折。Ⅱ型和Ⅲ型又各自分为2个亚型:ⅡA型,关节内简单骨折;ⅡB型.关节内复杂骨折;ⅢA型,髌骨简单骨折;ⅢB型,髌骨粉碎性骨折。本组I型11例,ⅡA型2例,ⅡB型8例,ⅢA型2例,ⅢB型5例。受伤至内固定于术时问平均为9d(0-17d)。l例患者在受伤当天接受手术治疗;12例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15例患者采用石膏托或牵引固定,最终行钢板或髓内钉固定。,未次随访时根据Kalstrom和Olerud标准评定疗效。结果28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9个月(12-60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根据Kalstrom和Olerud标准评定疗效:优7例,良13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为71.4%。11例I型患昔:优6例,良4例,可1例;2例ⅡA型患者均为良;8例HB型患背:优I例,良4例,可2例,差1例;2例ⅢA型患者:良1例,可1例;5例ⅢB型患者:良2例,可l例,差2例。7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感染3例,膝关节不稳2例,膝关节僵硬2例。结论改良Fraser分型有助于外科医牛比较膝损伤的治疗结果并判断预后。根据改良Fraser分型,ⅡA型与I型损伤患者效果相当,ⅡB型和Ⅲ型损伤患者预后较差。

  • 标签: 膝损伤 股骨骨折 胫骨骨折 治疗结果 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