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自长篇小说《海峡情缘》出版以来,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时有名家赞美之言.然而也引起了不少争议.唐宝洪先生博客里有三篇关于《海峡情缘》争鸣的博文,即《海峡情缘》争鸣之一:《谁在为爱哭泣》;争鸣之二:《深深的情缘未了的情缘》:争鸣之三:是"集大成"还是"大杂粹"?其争论焦点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一、故事情节随性而繁杂.争鸣之一的作者默客认为"爱情故事似乎让人觉得有些荒唐,让人觉得十分幼稚","为了表现爱情的真挚、纯洁、炽烈,为人物设计了爱情的诸多考验和波折,里面的一些情节却让人感觉难堪."二、"客家文化的集大成"还是"大杂粹",这里涉及到小说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针对这一点,唐宝洪先生在争鸣之三中给予了充分的说明.他认为"我是把大量的客家文化元素融进了这部小说,当然,这个‘融进’,不是‘黏贴’,也不是随意而为,更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融人故事情节,融人人物命运,融入全书的构思."这些引发的争鸣并没有削弱小说的受欢迎度,反而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更加促进了读者对于小说进一步完善的期待.下面就争鸣中涉及的热点之一:文化元素与小说艺术的统一性作简要评论.
简介:张清芳、陈爱强的新著《台湾当代散文艺术流变史》,是一部沉甸甸的、具有自身学术价值或曰学术品格的厚重之作。全书以开阔的视野和多层面整合的方法,对台湾当代散文作家作品和艺术思潮的变化,展开纵横有序的勾勒和整体把握以及系统的分析梳理,俯瞰式地论述了台湾当代散文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段的变迁和艺术表现特征,为当代华文文学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系。
简介:中国艺术话语权是中国艺术遭遇西方话语霸权所出现的文艺理论新问题,由于理论表述对艺术话语呈现与话语权获得至关重要,因此文艺理论话语权是中国艺术话语权的核心。国际地位是话语权走向国际性的问题深入,它更为自觉地将话语权纳入整体性的全球框架之中。然而,全球文艺理论框架中的中国文艺理论却是“无声的中国”,由此中国文艺理论国际地位问题也就逆势而出。针对国际地位这一问题,中国文艺理论界强调“国际化”方向,但遭遇两大困境,其一翻译不够,文论走出去的力度欠缺,其二是西方中心主义。故此,加大翻译力度与反思西方中心主义就成为国际地位问题难以回避的任务。国际地位问题的真正解答应着眼于中国文艺理论的精神与身份、国际影响力和世界文艺理论这一基本论域,即立足自身(民族性),经由全球化(多元性),最终走向世界文艺理论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