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快速抗精子抗体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LISA试剂盒检测不孕不育流产患者AsAb与EMAb。结果不孕不育患者AsAb、EMAb检测结果388例不孕不育患者AsAb阳性92例,阳性率23.71%,EMAb阳性50例,阳性率12.9%。结论AsAb、EMAb是引起免疫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子宫内膜癌运用腹腔镜分期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妇产科手术治疗的7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腹腔镜分期手术的患者38例,开腹分期手术患者3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切除淋巴结数量。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除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89%较开腹组患者的31.25%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腹腔镜分期手术的治疗效果与传统手术方式相当,但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且患者手术后疼痛也相对比较轻,不会留下任何疤痕。为EC分期手术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评价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需行甲状腺切除术的甲状腺类疾病患者36例,按诊疗编号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方式为传统甲状腺全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时选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观察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剂使用量以及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对比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优异,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共有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44.44%;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较对照组更好,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类疾病,患者术中出血量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手术技巧和经验。方法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取头低脚高位,右侧躯体可抬高10°~20°,三孔法切除阑尾,用抓钳夹持阑尾系膜并提起,用电凝钩切除阑尾系膜无血管区域,用可吸收夹夹闭阑尾动脉,阑尾根部用可吸收夹夹闭阑尾近端,切除阑尾后,电凝钩烧灼阑尾残端粘膜。结果13例因粘连严重而中转开腹手术,余139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min-60min,平均35min,本组患者未发生戳孔感染及残余脓肿。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治疗阑尾炎较理想的方式,随着技术和设备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会更加广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rSctO2)变化幅度与患者术前基础疾病及术中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美国耶鲁纽黑文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进行择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老年患者39例,记录患者基本情况、既往病史、术中指标和rSctO2指标(基线值、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基线值、基线值-最小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rSctO2各项指标与术前、术中因素的相关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之间rSctO2各项指标的差异;以有无糖尿病作为分层因素,对年龄、体质指数(BMI)、高血压与rSctO2各项指标相关性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年龄(67.6±5.6)岁,左侧额叶rSctO2基线值为(71.2±3.9)%,右侧为(70.8±4.1)%。高血压组左、右侧rSctO2最大值-基线值分别为(12.9±4.5)%、(12.8±4.4)%,小于非高血压组的(16.3±4.2)%和(16.2±4.9)%(t=2.329、2.266,均P<0.05);高血压组的右侧基线值-最小值为(5.3±3.7)%,显著大于非高血压组的(2.7±4.2)%(t=-2.061,P<0.05)。糖尿病组左侧rSctO2最小值为(64.4±4.2)%,左、右侧最大值分别为(81.7±4.0)%、(81.9±4.5)%,均低于非糖尿病组的(68.4±4.1)%、(86.7±4.2)%、(86.0±3.7)%(t=2.623、3.297、2.850,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组年龄(t=2.866,P<0.05)、高血压病(t=-4.530,P<0.01)对左侧最大值-基线值具有影响;高血压对右侧最大值-基线值具有影响(t=-4.629,P<0.01)。结论术前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老年患者术中rSctO2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2015年子宫内膜癌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通过数据质量审核和评估,纳入2011—2015年各年份中质量控制合格的肿瘤登记数据,提取子宫内膜癌病例。将子宫内膜癌发病病例分为子宫内膜样癌、非子宫内膜样癌、其他和不明确的病理类型。分地区、年龄别分层计算发病率和死亡率,结合2015年全国人口数据估计全国子宫内膜癌发病和死亡例数。根据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计算世标率。结果2011—2015年纳入分析的质量控制合格的登记处分别为158、176、239、235和231个,登记覆盖人口约为4.88亿人,其中城市地区约2.55亿人,农村地区约2.33亿人。2015年全国估计新发子宫内膜癌53 600例,发病率为7.74/10万,世标率为5.13/10万,城市地区发病率(9.15/10万)高于农村地区(6.20/10万)。估计死亡10 700例,死亡率为1.60/10万,世标率为0.98/10万,城市地区死亡率(1.78/10万)高于农村地区(1.40/10万)。实际发病病例中,有70.92%(23 641例)为子宫内膜样癌,5.13%(1 709例)为非子宫内膜样癌,23.95%(7 982例)为其他和不明确的病理类型。全部病例发病年龄为(55.9±10.6)岁,其中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病年龄[(55.7±10.0)岁]小于非子宫内膜样癌[(57.7±10.8)岁](P<0.001)。城市地区各病理类型的发病年龄均高于农村地区(P<0.001)。实际死亡病例的死亡年龄为(63.9±12.5)岁,城市地区病例死亡年龄[(65.3±12.5)岁]高于农村地区[(61.4±12.2)岁](P<0.001)。结论我国城市、农村地区子宫内膜癌疾病负担存在差异,应分区域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政策。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指子宫外部出现子宫内膜组织的相关疾病,本病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盆腔粘连。目前,临床上尚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盆腔粘连的有效方法,研究EMs相关盆腔粘连的发生机制,对于治疗EMs相关盆腔粘连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从纤溶活性系统、TGF-β/Smad信号通路方面剖析Ems盆腔粘连的发生机制。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与传统开腹式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疗效。方法将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2组,其中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组30例,传统开腹手术组3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数、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和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开腹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除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较开腹组患者的33.33%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具有更好的疗效,可以作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术式。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和开腹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切口感染、肺栓塞以及麻痹性肠梗阻,但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种类及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和开腹分期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性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有望完全取代传统开腹手术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