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关于法律解释,存在这样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法官在裁决案件时只是在严格地解释制定法和判决,揭示法律中已经存在的简明意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法官的法律解释只不过是其个人意愿或主观政治倾向的反映。在《作为解释法律》一文中,德沃金力图在上述客观解释论和主观解释论的立场之外找到第三条道路,他通过将法律解释类比为'连锁小说'写作的'连锁活动',认为解释是对那种由'不胜枚举的裁决、制度、惯例和习惯'所组成的制度的拓展和延伸,它既不是纯粹客观性的,也不是完全主观性的,而是一种受限的创作,犹如戴着镣铐的舞蹈。由于中心议题及其解答方式方面的近似性,这种将法律实践与文学批评实践联系在一起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且颇具启发性,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重要的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进行具体分析,我们会发现,德沃金并没有一以贯之地坚持自己关于法律解释的独特见解,而是一再地陷入他所强烈质疑的那种纯粹客观性和纯粹主观性之谬误之中。

  • 标签: 法律解释 “连锁小说” 连锁活动 纯粹客观性 纯粹主观性 解释谬误
  • 简介:法律解释,是法理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法制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同国家的立法有关,又和法律实施不可分,是统治阶级运用法律武器来治理国家,实现阶级统治的一种重要手段。研究和探讨我国法律解释问题,对健全现行法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是很有意义的。

  • 标签: 法律解释 中国社会主义 问题研究 人大常委 具体应用 法律实施
  • 简介:<正>前言法律解释活动始终是人类法律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任何法律在适用中都面临着解释的问题,解释是发现或利用法律的一项主要技艺。法律解释法律得以实现的前提,抽象的法律规范只有通过解释者的解释才能变得实际有效,才能与复杂多变的现实相契合。正因为法律解释活动在法律实践中的这种重要地位,使它成为法理学所关注的一个课题,并逐渐形成专门化和独立化的学科,到了近代,更以自然科学的方法为楷模,发展出一套法律解释的方法和理论,遂为法学中的"显学"。在法律解释的领域,有关法律解释性质的争论贯穿了法律解释发展的始终。法律解释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对这个问题

  • 标签: 法律解释 法律文本 客观性 主体间性 解释者 法律意义
  • 简介:法国法律解释权的配置状况对当今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解释体制和司法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法兰西王国时期,当时的客观情况决定了法律解释权由不同主体行使发展为由最高司法机关行使。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由于深受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立法者掌握了法律解释权。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以来,社会的变化、法学的发展和法典自身的不足使得法院和法官逐渐握有法律解释权。

  • 标签: 法国 法律解释权 配置 历史
  • 简介:法律解释学是关于法律解释现象的系统理论认知和学科知识体系。法律解释学的内容架构涉及法律解释原理、法律解释技术和法律解释制度三个部分。对法律解释原理的探究,需要基于法律解释的操作定义,对“什么是法律解释”这一问题作全面深入的追问。法律解释技术是在操作意义上具体回答在法律实践尤其是个案裁判中如何解释适用法律的问题,涉及法律解释方法的获得,以及运用解释方法提出、择定和展示解释主张的操作。法律解释制度则要联系中国现状在体制上反思和回答谁有权解释法律解释的权威性问题。对法律解释学的研究,应该内嵌或关联于由认识论发展、法学学科演进、法治发展以及司法裁判证成等组合而成的一个完整的理论和实践场景之中。

  • 标签: 法律解释学 法律解释原理 法律解释技术 法律解释制度
  • 简介:刑事诉讼法律解释在我国研究起步较晚。与一般法律解释相比,刑事诉讼法律解释具有自己的特性,需要对一般法律解释学和部门法解释学进行适度的改造。刑事诉讼法律解释的主体、解释的对象、解释的程序和方法等,是刑事诉讼法律解释的要素,需要从实在法角度进行详细的解读和深入的探讨。

  • 标签: 刑事诉讼 法律解释 解释要素
  • 简介:法律行为的解释是指确定法律行为内容的作业。意思主义、表示主义、效力宣示主义、归责主义等不同实体价值取向的解释学说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下均面临解释困境,难以成为司法实践中的指导原则。对于法律行为解释性质的理解必须从其在司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进行,这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一种事实解释,但在性质属于法律问题。从纠纷解决程序视角观照法律行为的解释,应赋予诉讼参与各方以解释权,让“真意”在诉辩审三方的论辩互动中体现出来,但法官仅仅作为一种消极的裁判者,而不是进行积极的补充和拟制。法律行为解释的实质就是裁判主体依据特定的纠纷解决理念的可接受性,进行利益平衡,以达到纠纷的合理、圆满的解决。在此,最为重要的不再是任何实体价值,而是商谈程序的合理性和理由的可接受性。

  • 标签: 法律行为解释 司法过程 程序视角 意思表示
  • 简介:最高人民法院2004年10月25发布了.学好用好这个,为有效履行建设施工合同、澄清长期司法实践中施工合同中有争议的问题,保护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正确、合理处理施工合同纠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标签: 建设施工 合同纠分 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
  • 简介:随着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深入,法律解释制度日益受到更广泛的关注,我国的法律解释制度也逐步体系化、正规化。法律解释连接着立法和用法,对于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分析我国法律解释制度实践的现状和不足,找寻问题产生的根源,突破理论局限,寻求解决的方法,促进我国法律解释体制的日益完善,从而更好地利用法律解释制度,为法制建设服务。

  • 标签: 法律解释制度 现状 建议
  • 简介:随着人们对中国思想史研究现状不满足感的增加,试图改变它的期望也变得强烈了.这首先促使我们清醒地反思中国思想这门专业所处的实际境况.我愿列出一些也许是属于整体性的问题.

  • 标签: 中国 思想史 法律思想 伦理思想 哲学思想 社会科学
  • 简介:<正>法律是一个国家历史的侧面,不了解一个国家的法律,也就无法全面了解这个国家历史的全部。其他国家如此,美国就更是如此。美国法律在其国家历史上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美国法学界著名学者伯纳德·施瓦茨这样评价说,美国对人类所作出的贡献,不在它的技术、经济和文化方面作出的成就,而在于发展了这样的思想:法律是对权力进行制约的手段。这是对美国法律中的权力制衡思想的评价,也是整个美国法律的评价。人们甚至可以说,在其他国家,权力之争由武装部队来解决,在美国,则是主要由法学者组成的大军来解决的。

  • 标签: 美国法律史 美国最高法院 首席法官 伯纳德 创制法律 马歇尔
  • 简介:法律必须经由解释才能适用,解释法律与适用法律紧密相连。法律解释方法有多种分类,但从司法实践的角度看,基本可以分为语义解释法、体系解释法、历史解释法、立法意图解释法和法理解释法。不同的解释方法会得出不同的解释结果,且不同的法律解释方法间应存在适用次序。对法官而言,正确的解释方法比解释结果更重要。而如何选择法律解释方法,与法官个人的法学素养和经历等"前见"密切相关。法官在解释法律时具有高度的能动性,但应注意司法能动与司法谦抑的界限;法官要慎对"法官造法",并要妥善处理好与立法者、社会大众之间的关系。

  • 标签: 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方法 机动车
  • 简介:对于法律统一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仅仅关注刑法,而民法、行政法的统一解释仍交由其他机构和部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现实中起到了一个常设法律解释机构的作用,这种法律解释模式更多是应因法治需要而采取的便宜之计,在中国法治向纵深发展时,我们可能需要对法律解释体制作一个全面、理性的重构。

  • 标签: 法律解释 功能 程序
  • 简介:历史的脚步迈进新的世纪,中国法律史研究正面临着研究方法的创新和研究领域的拓宽双重挑战。加强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是应付挑战的对策之一。本文对中国法律史研究对象、社会中的“长时段”概念与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社会结构与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社会阶层与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社会生活与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以及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方法等问题作了阐述,试图构建中国法律社会史研究的理论框架。

  • 标签: 中国 法律社会史 研究对象 社会结构 社会阶层 社会生活
  • 简介:香港回归祖国,体现“一国两制”精神的香港基本法在香港施行。以“居留权案”为开端,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对基本法进行了三次释法活动。每次的释法都会引起内地与香港法律界的巨大争议。内地与香港法律解释制度的巨大差异性是基本法解释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以此提出协调方法,以保持香港高度自治的同时,维护基本法的权威。

  • 标签: 香港基本法 解释权 一国两制
  • 简介:<正>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第33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在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进行解释”,这是国家以法律形式唯一授予最高人民法院的一项特殊的、极其重要的法律解释权。多年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各类司法解释在指导全国法院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不断地提高司法水平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值得注

  • 标签: 司法解释 法律地位 正确认识 最高人民法院 审判机关 法院组织法
  • 简介:狭义的法律解释宜限制为司法解释,广义的法律解释包括文义解释及论理解释法律解释学在我国已确立其相对独立的哲学地位。我国法官的释法权虽然未被立法明确,但其作为连接法律规范与社会生活的桥梁,客观存在,应予明确。

  • 标签: 法律解释学 论理 文义解释 法官 法权 国法
  • 简介:随着刑法解释学的兴起,在刑事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逐渐建立了以扩大解释和类推解释为中心的知识构造,试图以解释取代类推。这一做法反而为类推在刑事法中的运用预留了空间。基于文内和文外的标准依然无法清晰界定扩大解释和类推解释,加上这两种解释都需要类推思维,因此,理论上的刻意区分只是一个立场问题。

  • 标签: 类推 比附 扩大解释 类推解释
  • 简介:<正>一、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的概念在法理学中的缺位在刑法学领域,虽然也有关于解释目标上的主观说、客观说的争论,然而"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却被更频繁使用,形成了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的两种对立的解释立场或者思路。刑法学的多数基本问题的争议都是围绕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展开的。在大陆法系国家,在犯罪论上存在形式犯罪论与实质犯罪论的根本对立,与

  • 标签: 解释论 刑法解释 犯罪论体系 通天塔 刑法学理论 主观说
  • 简介:法律解释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方法。但是,如何在司法过程中为各种具体解释方法排序,学者们并没有形成统一意见。无论是部门法进路还是论题学进路(权衡模式)都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形成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律方法论具有思维实践的特征,它是帮助法官裁判的理念性指导,目前还难以提供精确的运作流程,不能代替法官的具体行动实践。当然,法律方法论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逐渐走向行为实践,这是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 标签: 法律方法论 法律解释 文义解释 论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