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4 个结果
  • 简介:冷战结束以后,日本社会主义运动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一样进入了一个低潮期。社会主义阵营的势力大幅衰退,不仅不能对保守势力构成威胁,甚至连生存都存在很大问题。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日本各社会主义政党不断调整各自的纲领政策,极力淡化意识形态色彩,并逐渐走出困境,重新成为日本政坛牵制保守势力的主要力量。尽管如此,日本社会主义运动要步出低潮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 标签: 日本 冷战以后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社会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政党 冷战结束
  • 简介:冷战结束后,印度为了实现其“大国”梦想,对其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以获取更大的战略利益。印度对外政策的调整以大国外交为主轴而展开,通过积极的外交努力,印度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建立了互利友好的双边关系,为本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战略环境,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印度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地位。

  • 标签: 印度 外交 发展 影响
  • 简介:冷战后,俄美两国努力寻找建立稳定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但两国国力对比失衡、国际战略目标、战略利益存在矛盾与斗争,俄美相互认知存在分歧,因此,尽管目前俄美关系已实现重大突破,但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将是个相对复杂、艰难的过程。

  • 标签: 俄美关系 战略目标 战略利益 相互认知
  • 简介:英刊《国际社会主义》2005年秋季号刊登了英国著名左翼学者亚历克斯·卡里尼科斯题为《帝国主义与全球政治经济学》的文章,认为以美国学者帕尼奇和金丁为代表的学者所持的观点即美国力量超强所以可以调节世界资本主义的矛盾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当前资本主义本质上仍未摆脱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长波性质的危机:自那时以来利润率危机和过度积累危机一直在深化,这种局面实质上是连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集体合作干预也无法控制和顺利解决的。正是由于危机过于深重,美国开始以破坏世界经济如放纵金融投机或与竞争对手争夺战略资源如伊拉克战争等方式力求自保,美国已从世界资本主义的稳定力量变为破坏力量,资本主义大国间的冲突将加剧。而且中国越来越成为最边缘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生产和流通的中间站,这也将改变当前世界格局。因此帕尼奇和金丁的新版超帝国主义论是错误的。作者在论证中广泛涉及并评述了冷战结束以来西方左翼的帝国主义论,有参考价值。文章内容如下。

  • 标签: 帝国主义论 冷战结束 世界资本主义 美国学者 资本主义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
  • 简介:东亚地区是世界经济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地区,经济上已出现相当明显的相互依赖,局部经济合作也有较大进展。但东亚与欧洲不同,至今尚未形成全区性的多边协调与合作机制。现在,东亚格局正在经历根本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已在许多方面影响该地区各国的重大利益。一、冷战结构的瓦解对东亚安全形势的影响

  • 标签: 经济合作 全区性 经济发展水平 后冷战时期 东盟国家 世界经济
  • 简介:解放前,文山地区苗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长期落后,遭受严重剥削和压迫,苗民们流离失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政策,推动了边疆民族地区社会进步。1951年中央民族访问团到文山访问,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做好事,交朋友,解决民族纠纷;1952年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土地改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等一系列政策,促进文山苗族地区社会的全面进步。

  • 标签: 建国初期 文山 苗族
  • 简介:一转眼,《比较法研究》创刊已经二十年,自己离开《比较法研究》也有十二个寒暑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当然还是一直牵挂着这份刊物,那毕竟是自己参与创办的刊物,也是个人兼职编辑生涯的一个起点。龙卫球教授命我写一点周年感言,仿佛有很多话要说,但一时又不知从何谈起。

  • 标签: 比较法研究 创办 编辑生涯 刊物
  • 简介:毛泽东和周恩来,这两个人是不可分离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中,虽然没有“毛周”这样的提法。但两人的密切关系是有目共睹的。两人中,毛泽东当然起着主导的作用。邓小平说,没有毛主席,也许我们至今还在黑暗中摸索。同样,如果没有毛泽东,周恩来也不能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周恩来。而对毛泽东来说,他最离不开的人是周恩来,这也是事实。

  • 标签: 周恩来 毛泽东 新中国 第一代领导集体 中国共产党 邓小平
  • 简介:<正>抗战初期的长江局成立于1937年12月,在武汉工作将近一年。周恩来是长江局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长江局的历史是一个复杂的政治问题。时间过去了半个世纪,应当对周恩来在此期间的工作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

  • 标签: 周恩来 国民党政府 长江 中共代表团 抗战初期 中国共产党
  • 简介:建国初期的1951年初到1954年春,中共中央开展了一次整党运动。通过这一运动,有效地克服和解决了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经受住了执政的最初考验。50年后的今天,重温这次整党运动,对于加深胡锦涛总书记重提“两个务必”思想的理解,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一整党运动前的整风建国初期的整党运动是在整风运动的基础上发

  • 标签: 建国初期 整党运动 整风运动 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 “三反”运动 中国共产党
  • 简介:全面抗战爆发后,全民族的抗战成为当务之急,而动员占人口一半的广大妇女参战是抗战胜利的关键。为此,中共做了大量深入而细致的动员工作。本文试图从动员前边区妇女的生活概况,动员的方式以及对动员工作的评价来考察中共的妇女动员工作。

  • 标签: 抗战初期 晋察冀边区 妇女动员
  • 简介:中英航空贸易关系的历史,可追溯至二战即将结束之时。冷战兴起和新中国成立后,英国即开始对华实施航空贸易禁运。1955年至1957年期间,中国领导人曾多次向英国官员试探,试图引进英国的飞机和技术,但都没有得到英方的积极回应。1957年5月,英国单边废除"中国差别"后,西方对华贸易管制大为缓和。1957年11月,英国罗·罗公司代表访问中国,事后着力游说英国政府向中国出售民用发动机。1958年巴统第二次修订贸易管制清单时,英国推动巴统取消了对部分民用航空产品的出口限制。在此基础上,中英在1961年就"子爵"号飞机的贸易达成协议,并以此为开端开始了两国在航空领域长达数十年的密切交往。

  • 标签: 航空贸易 中英关系 英国飞机 外贸政策
  • 简介:20世纪60年代,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拉美游击运动在古巴格瓦拉和卡斯特罗等人的推动下达到了巅峰。随后出于各自冷战战略的考虑,共产主义阵营内部产生了矛盾分化,这使得拉美游击队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与此同时,美国为了抵制共产主义的渗透和颠覆,在拉美实施了反游击战政策。最终,在内部矛盾和外部干涉的共同作用下,

  • 标签: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拉美游击运动 冷战 综述 内部矛盾 卡斯特罗
  • 简介:印度与日本之间的双边关系是影响亚洲地区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以来,印度的“东向战略”与日本的“南下战略”在相动的基础上找到了共同点,印日关系获得迅速发展,尤其两国在经贸、亚洲与印度洋战略安全、联合国改革等一系列重要领域出现引人注目的突破。印日关系将继续保持发展的态势,但由于受制于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印日关系的未来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印日两国同为中国的重要邻邦,其双边关系的走向势必将对中国的安全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 标签: 印度 日本 地区安全 战略关系 中国
  • 简介:<正>冷战的结束使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外交都面临着转折,对一些重要国家来说尤其如此。日本作为一个世界经济大国,其外交同样面临一个转折期。冷战后的日本外交如何发展,令人注目,因为它对整个国际形势、特别是对东亚地区的国际形势将产生重大影响,这一点对同为东亚大国的我国显得尤为重要。冷战后,日本继承了80年代初中曾根曾

  • 标签: 政治大国 冷战后 外交研究 日本外交 外交政策 国际环境
  • 简介:冷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吸取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趋利避害,在继续前进中呈现若干新的特点。这些新特点表明,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而是经常变化和发展的。

  • 标签: 冷战 社会主义运动 社会民主党 创新 资本主义
  • 简介:结构性战略互动是审视中美安全关系的重要视角。冷战后中美安全关系的发展是两国从各自安全利益出发进行战略互动的过程。从战略伙伴的终结到战略方向的迷失,经有名无实的战略伙伴和短暂的战略对抗,再到致力于构建新的战略合作,中美安全关系在冷战后已经历了复杂而频繁的起伏波动。中美之间的结构性战略互动决定中美安全关系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和不确定性。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中美安全关系仍然无法摆脱摇摆不定的基本格局。

  • 标签: 中美安全关系 国家安全战略 战略互动 战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