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报告1例头皮巨大鳞状细胞。患者女,56岁,头顶部菜花样肿物5月余,逐渐增大。皮肤科检查:头顶可见一巨大肿物,约10cm×9cm大小,表面粗糙呈菜花状,高出皮面。组织病理示:表皮假性上皮瘤样增生;真皮见鳞状细胞瘤团和角化珠,少许细胞异型,见角化不良细胞,瘤团及血管周围淋巴组织细胞浸润。诊断:头皮巨大鳞状细胞

  • 标签: 头皮 鳞状细胞癌
  • 简介: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神经受累时称为神经精神狼疮(NPSLE)。NPSLE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美国风湿病学会定义了19种常见表现,包括头痛、认知功能障碍、情绪障碍、癫痫发作、脑血管病变等。遗传因素、自身抗体、血脑屏障受损、血管病变、炎症反应等因素均参与了NPSLE的发病,主要通过炎症反应和抗磷脂抗体相关的血栓-缺血两种发病机制致病。炎症反应主要采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缺血性病变主要采用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改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对症治疗。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疾病活动程度或疾病累积损害程度、合并其他严重NPSLE或病史、中高滴度抗磷脂抗体阳性等。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仍需进一步完善大规模、统一标准的高质量研究以加深对疾病的认识。

  • 标签: 神经精神狼疮 危险因素 炎症 抗磷脂抗体 治疗
  • 简介:水源性呜管性肢端角化症是一种罕见的获得性疾病,特征性表现为短暂接触水后出现手掌和手指侧面对称性痛性肿胀和色素减退。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可能由于外泌汗腺结构异常而致病。“水桶手征”,即患者就诊时为了更容易表述其皮损而将手放入一桶水中,是此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具有特征性。到目前为止已经报道的12例患者均为年轻女性。作者报道1例具有独特组织学特征的男性水源性鸣管性肢端角化症患者.

  • 标签: 组织学特征 水源性 角化症 病例报道 肢端 组织病理学检查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主因外阴肿物伴瘙痒3年余,于2009年9月25日就诊。患者3年前龟头冠状沟处出现一粟米大小质中菜花样肿物,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尖锐湿疣",未治疗,肿物逐渐增大,瘙痒加重。1年前肿物破溃,于外院临床诊断为"尖锐湿疣",未作HPV分型检查;给予口服及静点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多种抗生素治疗,肿物瘙痒感暂时减轻,但反复发

  • 标签: 鳞状细胞癌 梅毒 生殖器
  • 简介:患者,男,80岁。主诉:下唇多发肿物5年,增大明显1月。现病史: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唇部开始出现一圆形疣状增生物,至当地医院就诊并行激光治疗,治疗后下唇部肿物多次复发,遂于2014年8月6日在当地医院行病理活检,结果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生增厚,真皮乳头呈疣状增生,考虑寻常疣的可能性。于当地医院手术切除肿物。术后创面恢复可,数月后下唇再次出现多个肿物,且增大明显。于2016年4月12日来我院就诊并收住院。

  • 标签: 唇部 鳞状细胞癌 寻常疣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主因面部溃疡4年于2008年12月6日来我科就诊。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左面部鼻唇沟处起一粉刺样丘疹,微痛,偶痒,自行挤破,形成溃疡,逐渐增大,波及左眼内眦、右眼

  • 标签: 基底细胞
  • 简介:近年来,皮肤鳞状细胞的发病率仍持续上升,且因其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延误病情。鉴于此,该文对皮肤鳞状细胞流行学、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对皮肤鳞状细胞的早期诊断、治疗选择和预防有所帮助。

  • 标签: 鳞状细胞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总结基底细胞的皮肤镜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利用无创手段诊断该病的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3例经组织病理确诊为基底细胞的皮肤镜图像。结果:23例患者全部具备基底细胞的经典指征,皮肤镜下各主要指征按照出现频率的大小依次为:大的蓝灰色卵圆巢、分支状血管、短小的毛细血管扩张、蓝黑色斑片、白色无结构区、蓝白幕,一半以上的病例均出现这些特征。大的蓝灰色卵圆巢、蓝白幕和短小的毛细血管扩张在重度色素组基底细胞中出现频率明显高于轻中度色素组(P值均〈0.05)。结论:皮肤镜能明显提高基底细胞的早期诊断率,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基底细胞癌 皮肤镜 早期诊断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20岁。主因面部水肿性红斑6余年,左手及左前臂结节1余月,于2007年11月来我科就诊。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面部出现水肿性红斑,伴发热、乏力、多关节间歇性疼痛和雷诺氏征阳性

  • 标签: 孢子丝菌病 红斑狼疮 系统性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于1998年起全身皮肤反复出现湿疹,2005年4-月头面、躯干及叫肢突发大片浸涧性红跚及多处糜烂,找科以“泛发性湿疹,帮样肉芽肿?”收住院,当时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红斑浸润处活检表现为湿疹的组织病理像经糖皮质激素、雷公藤多忤片、中药清热除湿等联合治疔3周皮疹消退,

  • 标签: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系统性 鱼鳞病 病例报告
  • 简介:不可逆的视力丧失是面部美容填充物注射的潜在并发症之一。洛杉矶视网膜玻璃体协会医疗组的米歇尔卡尔等在3月6日的美国医学会杂志-眼科学(JAMAOphthalmology)发表了一篇关于3例失明或接近完全失明的病例报告。3例患者均在接受皮肤填充剂注射后不久出现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而上述患者的注射部位均为前额区,此区域为非常规的注射部位。

  • 标签: 视力丧失 面部美容 注射后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注射部位 潜在并发症
  • 简介:阴道异物残留多见于幼女或未成年少女无意或由于好奇将异物放入阴道,或由于婴幼儿穿开裆裤就地坐卧而致异物进入阴道。利用宫腔镜将成人指环自幼女阴道取出且未破坏处女膜在我院还是首例。

  • 标签: 幼女 宫腔镜 阴道异物(指环)
  • 简介:背景:银屑的严重类型,如红皮型银屑,可能伴较高的病残率与病死率。目前治疗红皮型银屑的方法有限且令人不满同时伴随器官特异性毒性反应。近来,一类新型靶向生物治疗制剂涌现出来。依那西普是一种竞争性抑制人类TNF-α的重组融合蛋白。依那西普在治疗银屑性关节炎和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证实。目的:评价依那西普为期24周治疗红皮型银屑的有效性和耐受性。方法:10例患者,其中8例男性,2例女性,接受依那西普25mg/次、2次/周的皮下给药治疗。用银屑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0~72分)评估疾病的严重性。结果:依那西普耐受良好且疗程结束后显著降低疾病的严重性。24周后,PASI平均评分由39.1(基线)减至5.1。在第12周,10例患者中的5例(50%)获得PASI评分自基线大于75%的改善。在第24周,10例患者中的6例(60%)获得或维持PASI评分自基线大于75%的改善,而2例患者(20%)维持50%一75%的改善。结论:在本研究中,依那西普已被证实可有效治疗红皮型银屑,为当前治疗提供了一项安全、方便的选择。

  • 标签: 红皮病型银屑病 依那西普 前治疗 PASI评分 银屑病性关节炎 生物治疗制剂
  • 简介:患者男,39岁,因"反复面部、四肢红斑伴感觉减退3年,水肿性红斑1周"就诊。体检:面部肿胀,额部、眉间、两颊部、唇部可见水肿性红斑;右胸部亦见相似皮损;右臀股部可见直径约15cm的环形红斑,中央浅白色,外周红色,浸润明显;左侧尺神经轻度粗大,余浅神经未触及。组织病理支持"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伴Ⅰ型麻风反应"。

  • 标签: 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 麻风反应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61岁。主因右乳房红色斑块2个月,于2013年11月就诊。2个月前患者右侧乳头部位出现一硬币大小红色斑块,皮损逐渐扩大,上附痂皮,无痛痒不适。既往患者于2012年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并发肺转移及多发骨转移,行曲妥珠+紫杉醇方案化疗6个周期,曲妥珠单药维持治疗,近1年来病情时有反复。系统检查:一般情况尚可,神清语利。

  • 标签: 乳腺癌 导管癌 浸润性 皮肤转移
  • 简介:姜黄是多年生姜科植物,主要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亚洲国家如印度和中国广泛栽培.从中提取的姜黄素是其主要成分,常用来作为调味品和食物添色剂,同时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抗寄生虫、解痉、抗炎和抗氧化效应,抑制肿瘤的发生和生长,特别是姜黄素防治皮肤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姜黄素在肿瘤发生的不同阶段所发挥的抗癌机制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姜黄素 防治措施 皮肤癌 生姜科植物 肿瘤
  • 简介:微囊性附属器(microcysticadnexalcarcinoma,MAC)又称硬化性汗腺导管,是一种罕见的、局限性、侵袭性、恶性附属器肿瘤。迄今为止仅有300例病例报道,其中仅8例患者年龄小于18岁,尚无小于6岁患者的报道。现报道1例出生时即有皮损的病例,该例患者为目前报道中年龄最小的病例

  • 标签: 先天性 病例报道 侵袭性 囊性 肿瘤 硬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