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intrac-rebralhemorrhage,HICH)是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占所有脑卒中患者的10%-20%,早期病死率可高达49.4%。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提高;而外科手术的干预,使其病死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居高不下。如何提高手术疗效和患者生存质量,一直是神经外科医师努力的方向。微侵袭血肿清除术因其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是目前国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手段。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显微外科 立体定向 神经导航技术 神经内镜 CT引导下微创穿刺术
  • 简介:目的探讨深部脑动静脉畸形(BAVM)的显微手术技巧及效果。方法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自2001年1月至2008年6月对收治入院的70例深部BAVM患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其中70例患者脑部畸形血管团属小型(直径〈3cm)31例,中型(直径3-6cm)36例,巨大型(直径〉6cm)3例;按Spetzler—Martin分级:Ⅰ级11例,Ⅱ级12例,Ⅲ级23例,Ⅳ级16例,V级8例,对术中的显微手术技巧及术后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70例患者深部畸形血管团术中均完整切除,27例复查MRI、8例复查DSA证实。1例Spetzler—MartinV级患者术后发生正常灌注压突破。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3年,均无复发及再次出血。8例术前脑疝患者术后3例重残,2例中残,3例生活能自理。10例癫痫患者术后服用抗癫痫药物症状得到控制。余患者术后未遗留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结论深部BAVM血管构筑复杂,手术全切除最为彻底。高流量BAVM行术前栓塞及口服B受体阻滞剂,术中降低动脉压、延长麻醉苏醒时间,术后减少液体摄入及应用脱水疗法,可降低正常灌注压突破的发生率。

  • 标签: 动静脉畸形 显微外科手术 正常灌注压突破
  • 简介: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显微手术切除的方法和入路.方法116例经显微手术切除的颅咽管瘤中,有囊性变者64例,有钙化者58例,实质性52例,肿瘤直径2cm以下者14例,2.1~4cm61例,4.1~6cm31例,>6cm者10例.99例经右翼点入路,7例经胼胝体前入路,10例经翼点-胼胝体联合入路切除肿瘤.结果经术中观察和影像学资料证实,全切除106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切除4例.术后随访1月~7年,能参加工作或学习者100例,需生活照顾者14例,死亡2例.结论颅咽管瘤早期诊断,显微手术全切除,效果理想.巨大、实质性肿瘤且伴有糖尿病者手术危险性较大,翼点入路是鞍区颅咽管瘤显微手术切除的最佳入路.

  • 标签: 颅咽管瘤 显微手术 肿瘤全切除
  • 简介:目的探讨内窥镜在听神经瘤显微手术中的价值.方法分析9例听神经瘤手术中内窥镜的使用情况,了解其对内听道肿瘤的暴露,达到肿瘤的全切;面神经、听神经保护方面的作用以及与显微的配合.结果内窥镜的使用加强了对脑组织的保护,提高了面、听神经的保护率,有利于肿瘤的切除.结论神经内窥镜辅助显微外科切除听神经瘤符合微创原则,提倡在听神经瘤手术中应用内窥镜.

  • 标签: 神经内窥镜 听神经瘤 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显微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2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显微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4例行肿瘤部分或大部分切除外,其余肿瘤均为全切(simpson分级Ⅰ级);无手术死亡,疗效满意。结论显微手术可明显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但对于累及颈内动脉、海绵窦的肿瘤,是否全切,取决于肿瘤与上述结构粘连的紧密程度。

  • 标签: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入路、操作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对55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其中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45例,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手术治疗10例。结果肿瘤全切49例,次全切除6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85.45%(47155)。术后随访1年,面神经解剖保留者中有35例面神经功能获得满意恢复。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并发症多见。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可获得满意的面神经解剖学保留与功能保护,能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大型听神经瘤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显微手术 面神经保留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显微手术切除的松果体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26例中19例采用Poppen入路,7例采用Krause入路。全切15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6例。随访3个月~7年,肿瘤未见复发17例,复发2例(1例再手术),植物状态生存1例,死亡2例(术后因瘤卒中死亡1例,术后2年死亡1例),4例失随访。结论显微手术是松果体区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Poppen入路是一种较理想的入路。

  • 标签: 松果体 肿瘤 显微外科 手术入路
  • 简介:1对象与方法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01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小脑幕脑膜瘤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33~69岁,

  • 标签: 脑膜瘤 小脑幕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颅咽管瘤显微外科治疗的手术方法、手术入路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儿童颅咽管瘤患者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中肿瘤全切除30例,近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近全切者术后辅助立体定向放射治疗.31例获随访17月~8.1年,平均4.8年.效果良好者28例,需生活照顾者3例,MRI/CT复查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是儿童颅咽管瘤有效的治疗措施;额颞-眶入路能明显缩短到达肿瘤的距离,能显著提高颅咽管瘤手术切除效果.

  • 标签: 颅咽管瘤 显微外科手术 额颞-眶入路 儿童
  • 简介:目的总结显微外科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9例(151个病灶)椎管内神经鞘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经后正中入路行全椎板切除术,暴露肿瘤后行手术切除,其中30例切除病变后使用钛连接片行椎板成形术。结果全切除134个,近全切除17个,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证实均为神经鞘瘤。出院时症状好转128例,无变化l例。随访82例,失访47例,随访时间13-58个月,术前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通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及个性化手术方案.大部分椎管内神经鞘瘤可得到全切除,疗效满意。

  • 标签: 神经鞘瘤 椎管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总结发生于脑室内的少突胶质细胞瘤与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同期发生于侧脑室内的6例少突胶质细胞瘤和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各自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二者的鉴别诊断要点.结果.发生于脑室内的少突胶质细胞瘤与中枢神经细胞瘤在临床表现、神经影像学和光下的病理学表现均十分相似.结论目前认为光下出现无核原纤维岛、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突触素阳性表达、电镜超微结构检查证实肿瘤细胞有神经元分化证据为诊断中枢神经细胞瘤的金标准,也是鉴别少突胶质细胞瘤与中枢神经细胞瘤的重要依据.

  • 标签: 少突胶质细胞 中枢神经细胞瘤 临床病理 鉴别诊断 脑肿瘤
  • 简介:目的总结根治性切除成人颅咽管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的69例原发成人颅咽管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肿瘤最大径1.5~6.0cm,平均3.6cm。术前根据肿瘤的性状、大小及部位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术中仔细辨别肿瘤与下丘脑-垂体、视路以及颈内动脉系统的关系,并进行细致的分离,同时注意对穿通动脉的保护。结果手术全切除59例(85.5%),近全切除10例(14.5%)。术后发生尿崩症44例(63.8%),视力、视野障碍3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平均随访41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根治性切除成人颅咽管瘤可获得满意的肿瘤控制。

  • 标签: 颅咽管瘤 神经外科手术 尿崩症
  • 简介:目的探讨与胶质母细胞瘤(GBM)生存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GBM病人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病程时间、术前Karnofsky评分(KPS)、肿瘤残余体积、同步放化疗、MGMT表达、Ki-67表达、对疾病认知情况对病人生存期的影响。结果61例病人生存时间为2~42个月,中位数为10个月,1、2、5年生存率分别为26.2%、9.2%、0。术前KPS评分≥70分、完成同步放化疗及Ⅳ级认知程度病人生存期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KPS评分、是否同步放化疗、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是影响GBM病人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手术是治疗GBM不可缺少的手段,术前KPS评分、是否完成同步放化疗及病人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可影响生存期,认知程度转化、心理辅导的必要性及对生存期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胶质母细胞瘤 放化疗 预后 生存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颅内脑膜血管周细胞瘤(M—HPC)的诊断及其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8例颅内M—HP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8例均行开颅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其中肿瘤全切除12例,大部分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随访3-130个月,5例(肿瘤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2例,部分切除2例)肿瘤复发,平均复发时间为56个月,其中1例出现椎管内转移。结论M—HPC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其确诊依赖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微手术以及术后放射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脑膜血管周细胞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总结6岁以下低龄儿童幕上脉络丛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显微手术治疗的13例6岁以下儿童脉络丛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13例,平均年龄为19.4月;肿瘤位于侧脑室7例、第三脑室内6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病理证实12例为脉络丛乳头状瘤,l例为脉络丛乳头状癌。术后随访3~92个月,平均38.1月;1例脉络丛乳头状癌患者术后6月复发并转移而死亡;1例脉络丛乳头状瘤患者术后16个月死于颅内感染;余11例存活。结论儿童幕上脉络丛肿瘤大部分为良性肿瘤,显微手术全切除肿瘤可达到满意的疗效。

  • 标签: 脉络丛肿瘤 幕上 儿童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手术夹闭的121例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Hunt-Hess分级0级3例,Ⅰ级20例,Ⅱ级57例,Ⅲ级29例,Ⅳ级12例。按动脉瘤瘤顶指向分类,前交通动脉瘤主要分为5型,向前12例,向下13例,向上49例,向后23例,多方向24例。结果121例138个前交通动脉瘤中,手术成功夹闭135个;2例(3个动脉瘤)手术夹闭困难,行动脉瘤包裹。有12例患者手术夹闭后由于脑积水而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出院时根据GOS评分判断预后:恢复良好101例,中残11例,重残5例,死亡4例(因手术后发生严重脑血管痉挛,顽固性颅内压增高而死亡)。结论夹闭手术对于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入路主要以翼点入路为主,但手术夹闭要结合多种因素个体化对待。

  • 标签: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 显微手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46例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其中矢状窦前1/3段13例,中1/329例,后1/34例;肿瘤基底位于矢状窦16例,大脑镰22例,矢状窦和大脑镰同时受累8例。结果肿瘤SimpsonⅠ级切除32例,Ⅱ级切除9例,Ⅲ级切除4例,Ⅳ级切除1例。41例术后随访1~5年,肿瘤复发3例,行放射治疗2例,再手术1例。结论良好的手术显露,矢状窦及引流静脉的妥善保护和处理是提高矢状窦旁、大脑镰脑膜瘤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脑膜瘤 矢状窦 大脑镰 显微手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夹闭术治疗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开颅夹闭术治疗的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夹闭完全82例,夹闭不全3例。出院时GOS评分1分5例,3分4例,4分6例,5分70例。60例出院后随访1个月至3年,平均1.5年;病情均有进一步恢复。结论采用个体化入路,早期手术,尽早打开颈动脉池,酌情阻断载瘤动脉等方法夹闭前循环破裂动脉瘤可以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颅内破裂动脉瘤 前循环动脉瘤 夹闭术 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神经导航系统在垂体瘤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在21例垂体瘤手术中,应用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指导手术操作,其中17例行经蝶手术,3例行扩大前中颅底硬膜外入路,1例行扩大前颅底硬膜外入路+经蝶手术。神经导航术喧位中线结构、蝶窦前壁、鞍底、以及海绵窦、颈内动脉、斜内动脉=斜坡等,并用以判断肿瘤切除程度。结果21例平均坐标误差为1.14-3.91mm(平均1.63mm);预期准确性为1.54-4.82mm(平均2.72mm)。21例垂体瘤全切14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2例,术后10例出现一过性尿量增多,1例下视丘损伤,无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无手术死亡,结论对一些巨大、复发或解剖定位结构不清的垂体瘤进行手术时,神经导航提供实时三维定位,有助于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 标签: 神经导航 垂体瘤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总结颅内巨大脑膜瘤的手术技巧,以期进一步提高颅内巨大脑膜瘤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的53例巨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患者中,脑膜瘤SimpsonI级切除者21例,Ⅱ级切除者19例,Ⅲ级切除者12例,Ⅳ级切除者1例。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颅内巨大脑膜瘤的首选治疗方案是显微手术切除,手术技巧决定了肿瘤切除的范围及预后。

  • 标签: 巨大脑膜瘤 显微手术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