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背景与目的:颅内孤立性粒细胞肉瘤较罕见,本文旨在探讨了解孤立性颅内粒细胞肉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孤立性颅内粒细胞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左额叶肿瘤术前误诊为脑膜瘤。行手术全切除,肿瘤累及硬脑膜及临近额眶骨,术后免疫组化确诊粒细胞肉瘤。外周血象及骨髓涂片正常。术后配合局部放射治疗。随访6个月无复发,外周血象无异常。结论:孤立性颅内粒细胞肉瘤临床罕见,易误诊为脑膜瘤或恶性淋巴瘤。确诊依靠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对局部浸润可配合放疗,而外周血象及骨髓涂片正常者不宜常规化疗,宜长期随访并监测血象,注意出现髓系白血病的可能。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宽度的多叶准直器(MLC)对肺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剂量学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接受IMRT同步化疗的Ⅳ期肺癌患者20例,采用Pinnacle~3V9.2计划系统分别选择配置5mmMLC的SiemensArtiste加速器和配置10mmMLC的VarianCX型加速器进行IMRT设计。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均匀性指数(HI)、适形度指数(CI)、最大剂量、最小剂量、平均剂量以及危及器官剂量体积直方图的指标差异。结果配置5mmMLC的SiemensArtiste加速器计划的靶区CI为0.88±0.02,优于配置10mmMLC的VarianCX型加速器计划的0.85±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mmMLC和10mmMLC计划靶区的HI分别为1.06±0.01和1.06±0.01,最大剂量分别为(64.54±6.10)Gy和(64.59±6.00)Gy,最小剂量分别为(51.60±5.94)Gy和(51.29±5.66)Gy,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计划的危及器官包括肺V_5、肺V_(20)、肺平均剂量、心脏平均剂量、脊髓最大剂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配置5mm叶片宽度的SiemensArtiste加速器在完成肺癌IMRT计划中能更好地提高靶区适形度。
简介:目的了解青年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影响青年胃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7年间52例40岁以下的青年胃癌患者,比较其与同期非青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分析本组青年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青年胃癌患者以女性多发常见;与非青年胃癌患者相比,组织分型、大体类型较差,进展期胃癌患者常见,根治手术切除率较低.青年组胃癌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为36.9%,显著低于非青年胃癌患者的46.1%,根治术后两组5年生存率相仿,分别为47.1%和5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本组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青年胃癌患者早期诊断率低,临床病理特点差,预后不佳.早期诊断,提高根治手术的机会是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照射剂量并观察长期疗效和并发症。方法480例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80例,采用6MVX线外照射,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组(A组),1次,d,2.0Gy/次,5次/wk,总剂量68—70Gy:超分割放射治疗组(B、C、D、E、F组)在前2/3疗程常规放疗40Gy,后1,3疗程改用后程加速超分割照射,2次/d,每次分别为1.2Cy、1.3Gy、1.4Gy、1.5Gy、1.6Gy,间隔≥6h,5d/wk,总剂量68—70Gy。结果A、B、C、D、E、F组5a生存率分别为11.3%、16.3%、25.6%、30.0%、27.5%和26.3%(x^2=0.84、5.10、8.59、6.76、5.91);局部控制率分别为30.0%、41.3%、45.0%、47.5%、53.8%和50.0%(x^2=2.21、3.84、5.16、9.27、6.67)。其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及气管炎的发生超分割组明显于常规组。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提高了病人的长期生存率,单次剂量为1.3Gy-1.5Cy,总剂量为68—70Gy时急性反应病人能耐受,并未增加晚期并发症。
简介:目的研究乳腺癌抑郁患者的生活事件和心理防御方式特点及二者对疾病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筛选65例乳腺癌抑郁患者,与30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作对比;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ifeEventScale,LES)、防御方式问卷(DefenseStyleQuestionnaire,DSQ)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试.结果乳腺癌抑郁组患者在LES中的总得分及频次显著高于对照组;DSQ显示乳腺癌抑郁患者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方式和中间型防御方式,而较少使用成熟防御方式.结论乳腺癌抑郁患者所经历的生活事件及其所采取的不适当的心理防御方式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简介:目的评价40岁以上葡萄胎(HM)患者的临床生物学行为、预后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6年问收治的40岁以上HM24侧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年龄41-55岁,平均(47±4)岁。β-HCG水平为(2.2-98.9)×104mIU/ml,平均(30.7±32.2)×105mIU/ml。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清官术,完全性葡萄胎15例,部分性葡萄胎9例,其中14例(58.3%)在清官术前1-3天即开始了化疗,8例在清宫术后开始化疗。19例进行了子宫切除术,其中术前β-HCG水平降至正常者4例,术前仍异常者15例,8例病理检查有阳性发现,11例无阳性发现。发生恶变者11例。对于可能影响预后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本病的恶变与清宫前是否行化疗(P<0.05)、子宫切除术前β-HCG水平是否正常(P<0.01)以及子宫切除术病理检查结果是否有阳性发现(P<0.05)有较明显的相关性。结论40岁以上HM患者的恶变率高,早期诊断及清宫前即开始化疗,可以明显降低恶变率,改善疾病的预后。
简介:目的应用cDNA芯片技术进行胃癌患者抑郁症状相关基因表达谱差异分析及信号转导通路分析,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Zung抑郁量表判定胃癌患者的精神状态,分为两组,抑郁组10例患者,非抑郁组10例患者。手术切除原发灶肿瘤,30min内液氮保存。Trizol一步法提取细胞总RNA并纯化mRNA,逆转录法分别标记荧光素Cy3和Cy5,合成cDNA探针与人类全基因组芯片杂交,扫描荧光信号图像,分析比较两组差异表达基因,行GeneOntology分类和通路分析。结果基因芯片筛选出1088个基因表达水平发生改变且有统计学意义,包括787个上调基因和301个下调基因。GeneOntology分类提示显著变化的基因网络是"Notch信号传导通路"及"神经肌肉突触传递功能"。BioCarta通路分析得到通路网络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改变情况,Notch通路中5个基因表达上调,为NOV、CNTN1、YY1、Maml2和Spen,5个基因表达显著下调,为PSEN2、APH1A、PSENEN、TP63和TLE1,神经肌肉突触传递相关基因中2个显著下调,为DTNA和KIF1B。结论肿瘤相关性抑郁可能与能量代谢、细胞骨架、营养因子以及酶等多层次的基因表达改变有关,其中Notch信号传导通路和神经肌肉突触传递功能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能够减轻晚期肺癌患者疼痛的方法。方法选取晚期肺癌患者9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试验组采用综合疼痛控制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控制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情况、血压脉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疼痛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前、后,试验组患者的血压、脉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疼痛控制措施的护理方法,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