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脑出血患者鼻饲中持续泵入营养液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外科脑出血鼻饲患者62例进行研究,依据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31)观察组(n=31).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鼻饲法治疗持续泵入营养液鼻饲治疗.比较组患者营养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白蛋白、血总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泻、反流、便秘、误吸及胃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鼻饲中持续泵入营养液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出血 鼻饲 持续泵入 营养液
  • 简介: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治疗效果.方法:30例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被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10例).在发病2周组均使用止血药物脱水剂.发病2周后治疗组加用灯盏花素4~6ml(每ml含5mg),静点,7日为1疗程;对照组用药与以前相同,仅加用能量合剂,2支/日,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17例,明显好转2例,好转1例;对照组基本治愈3例,明显好转4例,好转3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灯盏花素对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治疗一定疗效,较为理想药物之一.

  • 标签: 治疗 高血压性脑出血 灯盏花素注射液 恢复期 中药制剂
  • 简介:目的评估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影响。方法将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组;对照组48例于术后行常规康复护理方案,观察组48例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QLI)及自理能力(FIM)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组患者在QLI评分、FIM评分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上述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于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使患者自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进而加快术后康复;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骨瓣回纳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术中应用可行。方法根据入选排除标准,将56例开颅手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去骨瓣减压组骨瓣回纳组,比较组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分析组患者颅压监护数值,中线移位恢复程度,脱水剂使用量,术后6月ADL评分。结果组患者术前GCS评分、血肿量、中线移位程度压无显著差异;组患者术后颅压监护值,中线移位程度,脱水剂使用量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月,骨瓣回纳组ADL评分优于去骨瓣减压组。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术中行骨瓣回纳既能清除血肿、降低颅压,又减少了二期行颅骨修补术对患者带来创伤经济负担。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致残率。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 骨瓣回纳
  • 简介:目的采用CT灌注成像(CTperfusion,CTP)研究脑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经CT确诊幕上脑出血患者41例,于发病5h~14d行双层CTP检查,按发病到检查时间将患者分为≤12h,〉12~24h,〉24~48h,〉48—72h,〉72h~2周。采用非去卷积模型斜率法计算血肿中心、血肿周围水肿带、水肿带外(距离水肿边缘1cm)以及远隔皮质区不同感兴趣区血流量(cerebralboloodflow,CBF)、相对血容量(relativecerebralbloodvolume,rCBV)、达峰值时间(peaktime,PT)及各感兴趣区时间密度曲线(timedetlsitycurve,TDC)。以CBF≤20ml·100g^-1·min^-1为灌注损伤。结果①所有患者灌注参数图从血肿中心到正常区色差呈阶梯状分布;血肿中心、血肿周围水肿带、水肿带外及远隔皮质区平均CBF[(2.5±1.9)、(19.8±10.1)、(42.2±9.2)、(54.8±8.8)ml·100g^-1·min^-1]、rCBV[(2.9±1.7)、(7.1±4.3)、(25.8±5.1)、(37.9±4.5)%]及PT[血肿中心无峰值,(9.0±1.7),(8.0±1.1),(8.0±1.3)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15)。②CTP灌注参数图所示灌注损伤为(11±5)cm^2,CT平扫显示平均血肿范围为(6±3)cm^2,者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t=-10.99,P=0.000)。③血肿≥10ml患者26例,15例CBF≤20ml·100g^-1·min^-1;血肿〈10ml患者14例,2例CBF≤20ml·100g^-1·min^-1。水肿带CBF与血肿体积呈直线相关(r=-0.501,P=0.001)。④血肿周围以上各区CBF在不同时间段差异均无显著,P〉0.05。⑤脑积水患者CBFrCBV明显降低,而PT明显延长。结论CTP能够很好地反映脑出血后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变化;血肿周边存在与血肿大小有关血性损伤

  • 标签: 脑出血 脑缺血 CT灌注成像 血液动力学过程
  • 简介:目的探讨动脉瘤与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68例aSAH104例aSAH患者入院时Hunt-Hess分级、CT检查(以德国Freiburg大学神经中心标准,根据头部CT影像分型)、第1次全DSA检查、重复全DSA及短期长期预后MRS(ModifiedRankinScale)评分等临床资料。结果①组患者入院时Hunt-Hess分级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χ^2=74.023,P〈0.001。②组CT分型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χ^2=117.486,P〈0.001。aSAHaSAH患者伴有脑室积血者分别为36.6%(41/112)89.4%(93/104),χ^2=72.254,P〈0.001;脑积水分别为34.8%(39/112)74.0%(77/104),χ^2=38.910,P〈0.001。③中脑周围型蛛网膜下腔出血中脑周围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时,Hunt-Hess分级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χ^2=16.680,P〈0.01;经Spearman相关分析:入院时Hunt-Hess分级与CT分型之间无直线相关关系,r=-0.4,P〉0.05。④中脑周围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积水血管痉挛发生率,分别为14.5%(8/55)21.8%(12/55),中脑周围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积水血管痉挛发生率,分别为54.4%(31/57)42.1%(24/57),组比较,χ^2=19.575,P〈0.01χ^2=5.283,P〈0.05。⑤168例aSAH患者随访92例,MRS≤2分者占90.2%,中、重度残疾占3.3%;104例aSAH患者随访88例,MRS评分≤2分者占50.0%,中、重度残疾占34.1%,χ^2=8.42,P〈0.05。结论aSAH比aSAH患者入院时Hunt-Hess分级低,并发症少、预后好,在中脑周围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队列研究
  • 简介:患者男,31岁。因头部外伤后8d,突发左侧肢体偏瘫4d,于2007年12月4日收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患者既往体健。伤后曾于当地医院就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行头部CT未见异常(图1a),胸部CT示双侧肺挫伤,保守治疗后3d出院,未遗留任何神经系统体征,复查头部CT检查无异常(图1b)。伤后第4天,患者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于伤后第7天行头部CT发现右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图1c),伤后第8天转入我院。体检:意识清楚,语速较慢。左上肢肌力Ⅱ级,左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略高,左侧巴宾斯基征(+),左侧躯体浅感觉减退。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伤后第11天,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见患者左侧颈内动脉颅外段边缘粗糙,颅段双侧大脑前动脉显影良好,

  • 标签: 迟发性脑梗死 颈动脉夹层 文献复习 头部CT检查 外伤性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简介:目的:观察自发幕上脑出血急性期血浆纤维蛋白原(Plasmafibrinogen,FIB)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5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在入院次晨测量FIB,并全面搜集可能与其相关其他临床指标;FIB水平分界值根据FIB水平正常参考值高限确定,FIB〉4.00g/L定义为高FIB水平,将可能影响FIB20个因素为自变量,FIB水平为应变量作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影响中到大量自发幕上脑出血急性期FIB因素。结果:FIB〉4.00g/L者54例(36.5%);FIB≤4.00g/L者94例(63.5%)。性别、入院NIHSS评分、PLT这3个因素中到大量自发幕上脑出血急性期FIB独立影响因素。(性别:OR=3.916,95%CI1.612~9.516;NIHSS评分:OR=2.622,95%CI1.560~4.408;PLT:OR=1.007,95%CI1.001~1.012)。结论:性别、入院NIHSS评分、PLT中到大量自发幕上脑出血急性期FIB水平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脑出血 血浆纤维蛋白原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血液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不同水平变化.方法用簿层层析法(TLC)测定了脑出血脑梗死患者血液中PAF水平不同变化.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液中PAF水平分别是急性期为(1.521±0.288)nmol/ml,恢复期为(1.045±0.221)nmol/ml,高于血管急性期(0.670±0.179)nmol/ml恢复期(0.661±0.172)nmol/ml及健康对照组急性期(0.714±0.212)nmol/ml恢复期(0.702±0.201)nmol/ml,非常显著差异(P<0.01);脑出血患者血液中PAF水平分别是急性期为(1.180±0.292)nmol/ml,恢复期为(1.108±0.295)nmol/ml,也均高于血管健康对照组,显著差异.结论提示PAF在脑血管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脑出血 脑梗死 血小板活化因子
  • 简介:心房纤颤并且正在服用华法令预防血栓形成病人要注意了。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在过去十几年中.华法令临床应用广泛起来.其引起脑出血病例也呈上升趋势.尤其80岁以上老人。

  • 标签: 华法令 脑出血 病例 用药 监测 血栓形成
  • 简介: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在医治脑出血患者微创术之后伴脑颅感染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从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间脑出血微创术后发生颅脑感染病人80位做研究组,同时选取脑出血微创术后没发生颅感染病人80位作为对照组。对患者血液脑脊液进行检测,对比组患者降钙素原水平及血液、脑脊液生化常规检测结果。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医治,医治完成后记录患者降钙素原(PCT)水平并与医治前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0.62±0.31)μg/L(5.58±2.29)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病人血白细胞计数及脑脊液生化与常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研究组病人进行抗感染治疗,71位病人感染情况得到有效控制,死亡9位,71位病人降钙素原水平为(1.16±0.53)μg/L,对比医治前明显下降,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病人微创术后发生颅感染,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会明显上升,得到积极医治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会下降,降钙素原可为诊断是否发生颅感染提供依据。

  • 标签: 脑出血患者 微创手术 颅内感染 血清降钙素原 脑脊液
  • 简介:目的探讨白质疏松(1eukoaraiosis,LA)与眼底血管相关。方法选择行头颅MRI眼底检查脑梗死患者168例,分为LA组108例LA组60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A组患者高血压、腔隙脑梗死发生率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LA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LA组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征发生率为70.4%,蜡样渗出发生率为31.5%,分别高于LA组38.3%15.0%(P〈O.05,P〈0.01)。存在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征患者LA发生率无此症患者4.14倍(OR=4.14,95%CI:1.67-10.28);存在蜡样渗出患者LA发生率无蜡样渗出患者1.81倍(OR=1.81,95%CI:0.56-5.87);年龄、高血压、腔隙脑梗死眼底血管独立影响因素(OR-4.02,95%CI:1.59-10.13;OR=4.22,95%CI:1.93-25.94,P〈0.05)。结论眼底视网膜病变动静脉交叉征蜡样渗出LA危险因素。年龄、血压腔隙脑梗死与眼底病变及LA相关。

  • 标签: 脑白质疏松症 眼底 脑梗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 年龄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中脑周围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患者临床特点、放射学特点、诊断标准预后.方法回顾分析476例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检查(DSA)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临床影像学资料,其中97例患者DSA检查为阴性,患者在SAH后3d作头颅CT平扫,根据CT平扫检出了17例患者出血仅限于中脑周围池.结果17例患者SAH发作时均无意识丧失,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所有患者Hunt-Hess分级均为Ⅰ级Ⅱ级.17例PNSH患者随访期为10~70个月,平均随访44个月.无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一般对症治疗,远期生活质量很高.结论PNSH临床表现平稳,影像学检查独特,恢复期短,预后良好,无再出血及脑缺血.正确认识、诊断PNSH,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重复脑血管造影及开颅手术探查.

  • 标签: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特点 放射学特点 诊断标准 预后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检查
  • 简介:目的研究Notch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出血动静脉畸形(AVM)中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温州医学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AVM患者,共35例,根据病史影像学特点,将AVM患者分为出血AVM组(简称出组)27例、非出血AVM组(简称非出血组)8例,应用免疫组化、荧光实时定量PCR分别检测组畸形血管Notch1VEGF表达差异及相关。结果①在出血出血组中,Notch1VEGF在畸形血管团内皮细胞均表达明显,但组Notch1、VEGF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出血Notch1mRNA水平为1.9±1.7,高于非出血1.5±0.6;出血VEGFmRNA水平为4.2±3.0,高于非出血2.9+2.7,但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经Spearman相关分析,颅AVMNotch1与VEGF阳性细胞率(r=0.638,P〈0.05)及其mRNA水平(r==0.611,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Notch1、VEGF在出血AVM出血AVM中均表达升高;但在出血AVM中无特异性,Notch1与VEGF可能协同参与颅AVM形成。

  • 标签: 颅内动静脉畸形 脑出血 NOTCH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研究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选择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病患临床疗效影响。方法纳入本院ICU接诊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病患90例,按照不同出血时间分成甲、乙、丙3组,每组30例。其中,甲组出血时间≤3h,乙组出血时间≤6h,丙组出血时间≤12h。该90例患者均直接由急诊收入外科ICU,根据出血部位、血肿情况出血量采取不同手术方式对3组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各组临床疗效作出分析比较。结果甲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乙、丙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在最短时间之内实施手术,根据检验结果及患者自身情况,根据不同出血部位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有效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可显著改善其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重症高血压 脑出血 手术方式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红蛋白(Ngb)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组织中表达。方法将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SAH组(72只),SAH组再分为模型建立后3、6、12、24、48及72h共6个亚组(每组12只)。通过改良后视交叉池注血法建立大鼠SAH模型。应用WesternBlot、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免疫组化法,检测SAH后不同时间点组织中Ngb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水平变化分布。结果①WesternBlot结果显示,大鼠正常组织中Ngb含量较少(0.56±0.14)。SAH后3h组织中Ngb表达蛋白水平开始升高(0.77±0.16),24h达到高峰(1.27±0.1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其后逐渐下降。②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大鼠组织NgbmRNA从SAH后3h开始增加,6h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72h基本下降到对照组水平。其中6h及12h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组织中有少量Ngb表达阳性细胞,但多呈弱阳性表达,且在颞叶皮质表达较多,海马区也有少量表达;SAH后Ngb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并且多数呈强阳性表达,在颞叶皮质增高最明显。结论大鼠SAH后脑组织Ngb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均上调,提示Ngb可能参与对SAH后早期脑损伤保护作用。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红蛋白 蛋白质印迹法 免疫组织化学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露醇应用时机对脑出血患者脑水肿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01月-2015年02月收治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应用甘露醇组(41例)晚期应用甘露醇组(39例)。其中早期应用甘露醇组在脑出血发病24h使用甘露醇,晚期应用甘露醇组在脑出血发病24h后使用甘露醇。比较分析组患者各时间点脑水肿体积及血浆MMP9变化。结果入院当天组患者脑水肿体积及血浆MMP9表达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治疗第6d、12d后组患者脑水肿程度、血清MMP9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应用甘露醇组在治疗后第6d、12d脑水肿体积与晚期应用甘露醇组比较均扩大(P<0.05);早期应用甘露醇组在治疗后第6d、12d血浆MMP9表达与晚期应用甘露醇组比较均增强(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发病24h使用甘露醇可能导致脑水肿加重,可能与MMP9激活一定相关

  • 标签: 甘露醇 脑出血 MMP9
  • 简介:目的讨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实施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硬币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4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为早期组超早期组(发病在7个小时之内),其中超早期组20例患者实施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早期组20例患者实施早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经过治疗后对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经过治疗后发现,超早期组患者治愈率55.0%明显优于早期组患者20.0%,组间比较具有差异(P〈0.05)。(2)经过治疗后发现,超早期组患者血肿清除情况明显优于早期组患者,组间比较具有差异(P〈0.05)。结论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清除血肿效果好、电凝定位准确、减少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等优势,有效避免了再次出血几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超早期显微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1资料与方法选择住我院161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118例,男72例,女46例;平均年龄(63.6±12.3)岁。对照组:43例,其中男24例,女19例;平均年龄(62.2±10.3)岁。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确诊为脑出血。根据CT扫描显示血肿最大层面确定穿刺点。以低速电钻驱动适合长度YL-1型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入血肿中心,将积血抽出,生理盐水冲洗后,以尿激酶2万-4万U注入血肿腔,留置4h后行闭式引流。手术时机:分超早期、早期及延期手术,对照组为单纯药物治疗。根据功能恢复情况判定疗效,

  • 标签: 脑出血患者 疗效分析 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 微创穿刺治疗 临床问题 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