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外用非甾体抗炎药不受欢迎.但他们可能是非常有效。根据国际研究组织发表在协作网评论.手膝关节发炎引发疼痛通过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止痛是一种常见有效治疗方法。但外用非甾体抗炎药也可以缓解局部疼痛.没有口服非甾体抗炎药风险.麻省总医院骨科运动医学主任伯克森博士表示:

  • 标签: 非甾体抗炎药 口服 外用 非甾体类抗炎药 骨科运动医学 局部疼痛
  • 简介:运动本来是维持健康日常部分。但是,如果你并没有获得让心跳加速动力,麻烦就来了,体重增加、慢性疾病以及更早死亡风险增加。幸运是,你可以进行许多有效运动,通过参与娱乐或家务活动来锻炼你心脏肌肉。“投入自己喜欢活动真的会有回报,例如游泳或与孙子女玩耍。

  • 标签: 自由活动 心脏 肌肉 锻炼 体重增加 慢性疾病
  • 简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是冠心病过程中严重事件之一,其可致心肌梗死,常导致患者猝死。ACS病理生理是在冠状动脉狭窄基础上,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血栓形成造成完全或不完全血管闭塞,引起急性心肌缺血、缺氧以致梗死。临床上,它涵盖了一组连续进展病症,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以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能否早期检测出敏感、特异ACS心脏标志物,无疑对临床工作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生物学标志物 危险分层
  • 简介:目的评价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EMbase、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及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2015年12月以前关于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对纳入相关研究进行偏倚风险判断,最终纳入结果采用RevMan5.0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与倍他乐克单用治疗室性早搏相比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RR=1.24,95%CI:1.15~1.34,P<0.001);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与单用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临床症状疗效显著(RR=1.23,95%CI:1.15~1.32,P<0.001),差异有统计意义;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与单用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心电图疗效显著(RR=1.31,95%CI:1.19~1.44,P<0.001);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与单用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意义(RR=0.77,95%CI:0.42~1.18,P=0.18)。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较单用倍他乐克在治疗室性早搏方面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动态心电图表现,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受纳入研究数量质量限制,尚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论证上述结论,建议临床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治疗策略。

  • 标签: 室性早搏 稳心颗粒 倍他乐克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效安全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7月发病〈4.5h轻型脑卒中患者108例,其中溶栓组38例,未溶栓组70例。将轻型脑卒中定义为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治疗前治疗后14dNIHSS评分判断疗效,90d随访时改良Rankins量表评分判断预后,比较2组颅内出血及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疗效预后。结果溶栓组未溶栓组治疗后14d有效率分别为50.0%35.7%,差异无统计意义(P=0.15)。2组颅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3%1.4%(P=0.28),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6%1.4%(P=1.00),病死率分别为5.3%4.3%(P=0.82),差异均无统计意义。溶栓组发病后90d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未溶栓组(63.2%vs24.3%,P〈0.01)。结论rt-PA静脉溶栓用于治疗轻型脑卒中患者安全有效

  • 标签: 卒中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颅内出血 血栓溶解疗法
  • 简介:目的评估Enterprise支架治疗老年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火箭军总医院神经介入医学科接受Enterprise支架治疗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且年龄≥60岁患者55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60~81(66.4±8.0)岁。术前及术后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强化调脂治疗,采取多模态影像指导下支架成形术,术后6个月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支架再狭窄情况,观察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及靶血管供血区脑卒中复发率。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100.0%,术前及术后即刻残留狭窄率(86.6±10.0)%、(29.9±13.2)%。围术期发生1例(1.8%)穿支脑梗死事件,术后随访期有1例脑出血,2例支架内急性闭塞,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事件,术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3.6%。有36例(65.5%)患者接受了DSA复查,血管狭窄率为(34.3±22.8)%,8例(22.2%)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结论Enterprise支架治疗老年症状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是安全,且能有效预防供血区脑卒中复发。

  • 标签: 支架 大脑中动脉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降血脂药
  • 简介: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水平与扩张型心肌病发生发展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25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5例健康对照组血清sICAM11水平。所有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均经过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心电图等多项检查证实,确属不明原因心脏扩大伴有不同程度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左室射血分数(LVEF)〈35%者。结果扩张型心肌病组血清sICAM-1明显高于对照组[(162.46±78.56)ng/ml,69.48ng/ml,P〈0.01];心功能Ⅱ级组血清sICAM-1高于对照组[(99.80±13.49)ng/ml,(69.48±16.86)ng/ml,P〈0.05];心功能Ⅲ级组血清sICAM-1水平明显均高于心功能Ⅱ级组[(188.40±27.15)ng/ml,(99.80±13.49)ng/ml,P〈0.01],心功能Ⅳ级组血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Ⅲ级组[(370.85±49.97)ng/ml,(188.40±27.15)ng/ml,P〈0.01]。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中sICAM-1高表达,并且随着心衰加重,外周血清中sICAM-1水平逐渐升高。在DCM中,sICAM-1可以作为一种无创性炎症括动标记物

  • 标签: 心肌病 充血性 胞间黏附因子-1
  • 简介: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septaldefects,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yhypertension,PAH)患者血清脑钠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胱抑素C(CystatinC,CysC)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VSD患者,按PAH情况分为正常组异常组,每组患者30例,另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BNPCysC水平并分析血清BNPCysC肺平均动脉压(Pulmonaryarterialpressure,PAP)关系及VSD合并PAH危险因素。结果3组患者血清BNPCysC水平有统计差异(P〈0.01)。异常组正常组患者血清BNPCysC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且异常组患者血清BNPCysC水平亦均较正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血清BNPCysC与VSD患者PAP呈正相关(rBNP=0.69,rCysC=0.85,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史、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年龄、血清BNPCysC等。结论VSD患者VSD合并PAH患者血清BNPCysC水平均升高,BNPCysC与PAP均呈正相关,高血压病史、BMI、年龄、血清BNPCysC均是VSD合并PAH危险因素,血清BNPCysC可用于VSD合并PAH预测。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BNP CYS C
  • 简介: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随机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n=50)替米沙坦组(n=50),替米沙坦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替米沙坦治疗,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空腹血糖、血脂、血压、血清hs-CRP、MMP-9及AngⅡ水平,并观察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常规治疗组及替米沙坦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血脂及血压均呈现不同程度改善,但两组间并无统计差异(P〉0.05)。两组患者血清hs-CRP、MMP-9及AngⅡ水平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在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清hs-CRP、MMP-9水平均呈降低趋势,但替米沙坦组较常规治疗组降低幅度更大,两组血清hs-CRP、MMP-9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AngⅡ水平在治疗6个月后均有所升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0.0%)高于替米沙坦组(8.0%),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替米沙坦能够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MMP-9水平,稳定粥样斑块,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替米沙坦 不稳定型心绞痛 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管紧张素Ⅱ
  • 简介:目的探讨雌、雄及孕激素分别对雌、雄性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VEC)增殖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大鼠VEC增殖情况.结果(1)3×101mol/L、3×10-7mol/L17-β雌二醇(E2)可促进雌鼠肺VEC增殖(P<0.01);3×10-9mol/L、3×10-8mol/L、3×10~7mol/L17~βE2均能促进雄鼠VEC增殖(P<0.05),各组间无明显差异.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可阻断17~βE2上述促增殖作用.(2)3×10-8mol/L、3×10-7mol/L睾酮(T)均可明显促进雄鼠VEC增殖(P<0.05),但对雌鼠VEC增殖无促进作用.(3)E2/孕激素(P)=3/10时能促进雌鼠VEC增殖(P<0.05).(4)E2/T=1亦可促进雌鼠VEC增殖(P<0.05).结论雌激素可促进雌、雄性大鼠VEC增殖,其促增殖作用无性别差异,且通过雌激素受体(ER)介导.雄激素仅可促进雄性大鼠VEC增殖,单纯孕激素对雌鼠VEC增殖无明显影响.E2/T、E2/P比值平衡对雌鼠VEC增殖也起重要作用.

  • 标签: 雌激素 雄激素 孕激素 血管内皮细胞 VEC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80名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监测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检查结果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并且随着病情加重,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结论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冠心病患者病情治疗以及判断病情发展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冠心病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发生与梗死部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关系。方法将178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抑郁症诊断标准分为PSD组76例非PSD组102例,以HAMILTON抑郁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index,BI)进行评价,分析不同发病部位PSD发生情况PSD与BI关系。结果PSD组非PSD组中,多发性梗死分别为38例(50.0%)21例(20.6%),Χ^2=17.004,P=0.000;额颞顶叶皮质区梗死13例(17.1%)20例(19.6%),Χ^2=5.360,P=0.021;枕叶皮质区为1例(1.3%)8例(7.8%),Χ^2=9.068,P=0.003;基底核区为14例(18.4%)26例(25.5%),Χ^2=8.267,P=0.004;放射冠区为4例(5.3%)13例(12.7%),Χ^2=8.920,P=0.003;脑干及小脑为6例(7.9%)14例(14.7%),Χ^2=7.166,P=0.007;两组BI评分〈60者分别为49例(64.5%)38例(37.2%),BI评分≥60者27例(35.5%)64例(62.8%),Χ^2=12.913,P=0.000。左右大脑半球两侧差异无统计意义,Χ^2=0.081,P=0.776。结论多发性脑梗死、额颞顶叶梗死、基底核梗死时,PSD发生率较高。脑梗死后日常生活能力越差,PSD发生率就越高。

  • 标签: 脑梗塞 抑郁 日常生活活动
  • 简介:目的通过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冠脉造影结果分析,比较ECG未达到溶栓标准达到溶栓标准患者罪犯血管病变特点。方法共入选72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并接受急诊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患者,按照术前心电图是否达到溶栓标准分为达到溶栓标准组(n=38)达到溶栓标准组(n=34),比较罪犯血管病变特征。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发病时间无显著性差异。达到溶栓标准组TIMI血流0-1级37例(37/38),未达到溶栓标准组31例(31/34),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266。结论心电图未达到溶栓标准急性STEMI患者TIMI血流0-1级发生率高,且与心电图达到溶栓标准患者相似,提示这部分患者应该积极采用PCI方式进行再灌注治疗。

  • 标签: 溶栓 冠脉造影 心肌梗死 罪犯血管 心电图 标准组
  • 简介:心房颤动是指心房,即心脏上方两个腔室跳动快速而不规则。它可导致呼吸困难疲劳等症状,也可导致中风。因为心房未能有效收缩,难以将血液推入心室。这样血液就流连在心房内,而导致中风血栓也有机会在心房内形成了。服用华法林或其他抗凝药物预防血栓,是治疗心房颤动血栓形成关键措施

  • 标签: 心房颤动 控制血压 中风 关键措施 呼吸困难 药物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白细胞介互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5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健康对照者20名。所有试验对象当天采集空腹静脉血5ml。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氟伐他汀40mg治疗组(26例)80mg治疗组(25例),30d时再次采血5ml,测定IL-6、IL-10MMP-1浓度。结果治疗前AMI、UAP组IL-6MMP-1显著升高(P〈0.01);两组治疗后IL-6MMP-1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80mg组下降更甚(P〈0.01)。血清IL-6水平与血清MMP-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47,P〈0.01)。IL-10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IL-6、MMP-1在ACS患者中血清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炎症反应、斑块不稳定相关,从而促进了冠心病患者发展为临床上ACS;IL-10在冠心病患者血清水平中无明显变化;IL-6、MMP-1IL-10与冠脉病变支数无关;氟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IL-6、MMP-1水平而发挥抗炎作用,其效用与药物浓度相关。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白细胞介互素-6 白细胞介素-10 基质金属蛋白酶-1 氟伐他汀
  • 简介:肥胖是诱致糖尿病、心脏病,甚至是某些类型癌症一个危险因素,法国一项历时10年有9000多名老年人参与研究证实了肥胖与抑郁症有关。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助理教授迈克尔·克雷格.米勒博士说:“是的,肥胖抑郁症是有联系。这两者可能互为因果关系。”

  • 标签: 抑郁症 肥胖 哈佛医学院 危险因素 精神病学 因果关系
  • 简介:德国研究人员在老鼠身上发现一个可以减缓衰老心脏病发作后心肌细胞死亡特殊基因。他们确定在老年老鼠中更低活性心脏病发作后积极性减弱基因名称为PNUTS。通过提高PNUTS基因活性,研究队伍减缓小鼠衰老心肌,也降低了心脏病发作后心脏肌肉受损。该研究发表于《自然》杂志上。

  • 标签: 心肌细胞死亡 特殊基因 减缓衰老 损伤 《自然》杂志 发作后
  • 简介:摘要呼吸衰竭多突然发生,常常是现场复苏抢救,重点在纠正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酸中毒,同时,积极寻找急性呼吸衰竭病因,有效地保护重要器官,特别是中枢神经、心、肾功能则是抢救成功关键。现场急救首先是改善重要脏器缺氧状态。如果此时患者呼吸心跳已停止,则抢救过程与心肺脑复苏相同。呼吸骤停以后,如果能继续维持肺循环,机体可以借助肺泡一混合静脉血之间存在二氧化碳压差,使静脉血继续动脉化,延迟减轻脑组织缺氧,防止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不可逆损伤,这称为弥散呼吸。尽早开始口对口间歇呼吸,通畅气道,以新鲜空气或高浓度氧气冲洗肺泡,同时保证有效循环,如果发生心脏骤停,应采取有效体外心脏按压,同时加强脑保护。有条件时,尽快根据病情进行口鼻面罩或鼻罩无创通气,或紧急行经口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如遇紧急上气道梗阻,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

  • 标签: 呼吸衰竭 治疗 面罩
  • 简介:急性胸痛患者规范救治仍是目前重大公共卫生课题。胸痛中心建立认证是改善胸痛患者预后重要举措。绍兴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于2015年通过认证,成为浙江省内首家通过国家认证胸痛中心。本文就胸痛中心意义认证必要性做一简单介绍,并分享我们胸痛中心认证经验,为推进胸痛中心建设与推广提供思路,积累了经验。

  • 标签: 中国胸痛中心 认证
  • 简介: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探讨其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4例EH患者(EH组)不同等级间(其中男性30例、女性34例,按WHO/ISHⅣ高血压分级:1级35例,2级22例,3级7例)及治疗前后血清IL-17、IL-23水平及变化;以30名健康人(男、女各15名,均无心脑血管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作对照.结果EH组血清IL-17及IL-23水平分别为(390±31)pg/ml(501±69)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60±34)pg/ml(193±43)pg/ml,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1).2、3级高血压患者血清IL-17及IL-23水平较1级患者明显增高.治疗后血清IL-17及IL-23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23与IL-17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2=0.5841,P<0.01).结论血清IL-23IL-17可能参与EH发病及病理变化过程,监测血清IL-23IL-17水平可作为判断EH病情指标.

  • 标签: 高血压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