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正>在诊断、菌型鉴别及耐药性的测定上,培养法是种重要的检验项目。当前,最广泛的是用改良罗氏培养基的培养法。多数结核菌在培养后3—4周出现可见菌落,少数生长缓慢菌到8周后才生长。近年国外报导并已在国内外试用的种快速培养方法.即Bactec法。该方法使用Bactec12B液体培养基,将经过NaOH或NaCl-NaOH前处理的标本,用注射器吸取标本离心沉淀物(0.1—0.5毫升)接种于培养基上,再用Bactec460来检测放射性标记的14CO2。Bactec12B培养基中含有14C的基质,在分支杆菌生长与代

  • 标签: 分支杆菌 液体培养基 培养法 耐药性 培养方法 生长缓慢
  • 简介:患者,男性,28岁,因间断乏力、尿黄半年,加重1周,神志不清9小时于2003—9—3022:30入院,既往史:4月3日因“乏力、纳差、尿黄1月”住院以“病毒性肝炎戊型急性黄疸型”给予“强力宁、促肝、复方茵陈、思美泰等”静滴,期间检查T3、T4升高,诊断“甲

  • 标签: 重型肝炎 合并症 肝性脑病 甲状腺危象 病毒性肝炎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Zuckerkandl结节(zT)与喉返神经(RLN)和上甲状旁腺(sP)的解剖关系及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同手术组连续施行的153例甲状腺全切术(甲状腺癌121例,甲状腺良性疾病32例)行回顾性分析,观察zT的有无及大小,及与RLN和sP的解剖位置。结果zT出现在多数病例:在右侧为88.2%(135/153),左侧为82.4%(126/153),两侧同时出现的为76.5%(117/153)。RLN主要位于zT与甲状腺腺体之间,其右侧为91.7%(99/108),左侧94.7%(90/95)。sP右侧94.4%(102/108)在zT的头侧10点和11点钟方向,其左侧92.6%(88/95)在zT的头侧1点和2点钟方向。结论ZT与RLN和SP之间有着重要的解剖关系。

  • 标签: Zuckerkandl结节 喉返神经 甲状旁腺 解剖标志
  • 简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74岁,因"间歇性发热伴寒战2周"入院.患者于2005年4月10日开始出现发热,达38℃,在当地医院给予抗感染治疗后体温降至正常,4月23日再次出现发热,体温达39℃,伴有寒战,急送至济南军区总医院.查体:体温:39℃,神志清楚,精神差,皮肤黏膜无出血点,黄染,无皮疹,咽部无充血,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腹部平坦,右上腹部有轻压痛,Murphys'阳性,肠鸣音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阴性.

  • 标签: 老年患者 精神病 济南军区总医院 胆结石 间歇性发热 状态
  • 简介:1临床资料女性,54岁,因“体检发现右乳成簇细小钙化4d”入院。体检:双乳、双腋窝、甲状腺及双颈侧区未见明显异常。乳腺钼靶示:右乳外上见较多成簇细小钙化。乳腺彩超:双乳腺增生。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右叶可见异常回声,大小约11mm×6mm,边界可见,形态较规则,以低回声为主,内回声不均质,其内见较多团状及粗大强回声伴声影,加彩后其内见条状血流信号;进步行甲状腺超声造影检查提示甲状腺癌不能除外。完善术前准备后行右乳钼靶导丝定位下钙化灶切除活检+甲状腺手术,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示:右乳腺组织增生活跃,原位癌不能除外,需待术后石蜡病检确诊;右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遂行双侧甲状腺全切+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后重庆医科大学病理检测中心诊断:右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右乳原位癌(导管内癌)。补行右乳单纯乳房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可,顺利出院,长期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优甲乐,150μg,qd),门诊定期随访。

  • 标签: 乳腺原位癌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 简介:1临床资料先证者(Ⅱ7)女,38岁。12岁时无诱因下出现双上肢散在多发乳头样肿物突起,无疼痛、瘙痒、破溃等不适,肿物逐年增大,18岁时肿物发展到颈部、背部、腹部及双下肢。20余岁时无诱因下出现偶发发作性左侧肢体屈曲抽动,伴肢体麻木及乏力,每次持续5~10min后自行停止,

  • 标签: 神经纤维瘤 家系 病例报告
  • 简介:届北京协和国际呼吸病学术峰会于2005年5月13~15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主办,《国际内科双语杂志》和北京普美讯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约7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朱元珏教授和我国呼吸界德高望重的罗慰慈教授主持,卫生部科教司副司长孟群、

  • 标签: 呼吸病 国际 学术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 北京协和医院
  • 简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protuberans,DFSP)是发生于真皮和皮下间叶组织的低度恶性肿瘤,其多发生于真皮。Darier和Ferrand于1924年首次报道DFSP[1],其可发生于身体上任何部位的皮肤,但以躯干和四肢最为常见,而发生于乳腺皮肤者实属罕见。对于DFSP的治疗,外科手术完全切除是必要的,但在切除的具体范围上还没有达成共识[1]。NCCN指南推荐应用扩大切除或显微外科技术对肿物进行完全的切除,达到阴性切缘为2~4cm,是治疗的最佳选择[2]。本文报道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2014年4月收治的1例乳腺DFSP患者,并分别检索国内文献报道的较完整的临床资料12例,对DFSP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

  • 标签: 乳腺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 简介:<正>今年是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进入关键性的年,各单位要在前两年工作的基础上,按照《95年广州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安排》切实抓好今年的任务、确实保质保量完成(穗卫文[95]46号)。抓好"结控化疗药品"的管理,是完成项目病人的治疗管理

  • 标签: 药品管理 世界银行贷款 结核病控制项目 化疗药 治疗管理 发现病人
  • 简介:双时相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SPECT/CT融合显像是有效的探测甲状旁腺病变的影像学方法,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PH-PT)的定位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然而甲状腺腺瘤致甲状旁腺99Tcm-MIBI显像假阳性的病例报道较少,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甲状腺腺瘤 放射性核素显像
  • 简介: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瘘的发生率文献报道为1%~3%[1]。发生于颈廓清术后的乳糜胸极少,尤其是双侧乳糜瘘胸更为罕见[2],个案报道也很少,国外1907年由Stuart首次报道,共报道30余例;国内1992年王利利首次报道1例因舌癌行颈清扫后双侧乳糜胸,至今报道约20余例。本文报道吉林大学第医院甲状腺外科颈廓清术后双侧乳糜胸1例,进步探讨该罕见并发症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断及治疗。

  • 标签: 颈部淋巴结清扫 乳糜胸
  • 简介:患者男,44岁。于2002年2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隐痛,夜间明显,腹痛发作时呈间歇性,每4d左右发作1次,无放射痛,与体位无关,与进食无关。无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不伴有发热,无皮肤巩膜黄染。外院B超提示胰头占位伴肝转移,1周后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广泛淋巴结及右肝转移性肿瘤,行胰头淋巴结活检+右肝转移瘤切除术,病理报告为胰腺恶性肿瘤,性质未定。术后未行放化疗。此后患者仍然时有腹痛。2008年3月患者因右上腹痛加重,且发作频率加剧而入我院。体检:神志清楚,精神可,皮肤及巩膜无黄染,

  • 标签: 胰腺恶性肿瘤 神经内分泌肿瘤 无功能性 肝转移性肿瘤 淋巴结活检 右上腹痛
  • 简介:直接参与选题、设计、研究、观察、资料分析与解释或撰写文稿关键内容,能对文稿内容负责,并同意文稿发表者,才可作为作者署名。来稿决定录用后,应请全体作者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上逐签名并加盖公章,将论文专有使用权授予中华医学会。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作者署名 内分泌外科 杂志 文稿 介绍信
  • 简介:直接参与选题、设计、研究、观察、资料分析与解释或撰写文稿关键内容,能对文稿内容负责,并同意文稿发表者,才可作为作者署名。来稿决定录用后,应请全体作者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上逐签名并加盖公章,将论文专有使用权授予中华医学会。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作者署名 内分泌外科 杂志 文稿 介绍信
  • 简介:高血压既是导致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的主要病因.也是CKD最常见的并发症和重要危险因素。持续性高血压不仅加重肾脏损害.也是CKD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对CKD合并的高血压(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和肾实质性高血压)应积极治疗.并力争达到靶目标水平。目前,对CKD患者高血压的防治.国内外虽有不少指南和专家共识指导,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仍有些困惑和不确定之处,本文拟提出以下几点供商讨,以期能辩明是与非。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高血压 治疗
  • 简介:患者女,37岁。因上腹痛21h急诊入院。入院前21h,患者饭后出现上腹部持续性胀痛,放射至后背,伴恶心,无呕吐、腹泻、呕血、便血。5年前,患者曾罹患“急性胰腺炎”。体检:急性病容,表情痛苦,神志清楚,查体合作;皮肤巩膜未黄染;头颈正常,心肺正常;腹平坦,无肠型及蠕动波,肝脾未及,中上腹压痛,轻度肌紧张,无反跳痛,Murphy氏征阴性,腹部未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肝肾区无叩痛,

  • 标签: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急性胰腺炎 持续性胀痛 移动性浊音 急诊入院 上腹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