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脾两种病病人的护理路径,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加快病人的恢复。方法:将临床护理模式与个体化护理相结合,对肝胆、胰腺、脾脏等多种疾病实施整体护理。其具体做法是:建立个体化的护理方案,针对病人的不同情况、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为减轻病人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应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为病人提供营养支持,并对病人进行合理膳食指导;实施镇痛治疗,减少病人痛苦;一定要做好并发症的防治,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结果:经优化后的护理路径,可显著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术后病人的精神状况明显好转,疼痛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恢复得更快。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优化的护理路径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病情,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实施个体化护理,才能更好的满足病人的需要,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套适合于临床的肝脏、胰腺、脾脏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对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信息化体系在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6年1月16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护理信息化体系前的患者80例,实施后的患者80例。比较实施护理信息化体系前后护士及患者满意度、护理专业技能水平情况。结果:实施护理信息化体系后,护士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度中,技术满意度、态度满意度、巡视病房及陪护情况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基础护理、技术水平、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及疼痛护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护理信息化体系能明显提高护士及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专业技能评分,提高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主要探讨了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护理信息化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选取2021年1月份到2021年12月份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采取数字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50例,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实验组患者50例采取护理信息化的方法,从而比较两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具有可比性。结论:在开展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护理的信息化更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改善情绪,缓解压力,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简介:内容摘要: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使得手术室信息化建设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手术室管理的规范性,建立信息化技术之下的新型管理系统是保证手术室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因此本文从信息化技术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必要性出发,从手术室日常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手术器械与药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以及手术室信息化建设的安全管理方面,对当下手术室实施信息化技术的新型管理方式作以深入研究,意在结合信息化发展趋势构建手术室信息化管理系统,保证手术室的管理与时俱进,达到增进手术室全面管理的作用。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慢性疾病的预防和管理成为了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课题。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护士在慢性病管理中找到了新的工作方式。本论文主要探讨护士信息化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实地研究和数据分析, 探讨了医疗信息系统在慢性病患者护理管理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利用信息化技术,护士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患者随访、健康教育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慢性病管理效率,降低了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慢性病患者照顾质量。此外,护士信息化不仅改善了患者的健康状况,还改善了护士对患者的接诊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信息化工具实施慢性病管理, 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心理压力下降,慢性病复发率降低。因此,采取信息化手段进行慢性病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疾病管理效果,为护士的工作提供了新的可能。以上研究结果对于推广护士信息化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学教学中临床实践环节的优化与创新方法,以提高护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临床适应性。方法:本研究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的60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教学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优化与创新式教学带教)30人与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带教)30人。通过实施一系列优化与创新的教学策略来强化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结果:带教后,观察组的语言表达、师生沟通、教学氛围评分高于对照组,学习难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带教后,观察组的理论考核与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后,观察组的胜任需求、自主需求、归属需求、学习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优化和创新护理学教学中的临床实践环节,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临床适应性。这些创新方法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为他们未来在临床工作中的表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简介:目的:探讨信息化模拟病房在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7名新入职护士作为对照组,在岗前培训中实行护理技能和信息系统分开培训;选择我院2015年99名新入职护士作为实验组,依托信息化模拟病房开展护理技能与信息系统的融合式培训,比较两组培训效果。结果:实验组新护士计算机技术压力中工作负荷增加、技术入侵生活、技术复杂难懂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1),临床工作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对培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托信息化模拟病房开展护理技能与信息系统的融合式岗前培训,可缓解新护士计算机技术压力,提高临床工作能力和培训满意度。
简介:摘要:手术安全核查是患者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卫生部提倡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具体体现。本文综述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在临床的实施现状,找出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核查时机掌握不正确;《手术安全核查表》填写不及时、书写有涂改;核查人员思想重视不到位,不按工作流程操作;重要环节存在隐患;手术医生存在“只签名,不核查”等现象。针对以上问题,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本文从这些成果上进行系统总结,简要评析总体研究现状,并指出当前亟待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我院开展的信息化三级核查,以期为手术安全管理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大大提高手术核查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息化教育平台在孕产妇围产期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1年11月我院90例门诊规律孕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单双数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宣教和护理服务,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教育平台定期推送孕产期相关知识,开展个性化指导。记录并比较两组孕产妇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产后出血量和各产程时间。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产后出血量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产程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多元化信息化教育平台,寓教于乐,提高孕妇对自然分娩的相关认知,促进了自然分娩率的提高,降低了剖宫产率。同时巨大儿的发生率及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也有明显的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信息化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信息化进行护理服务,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对比两组的护理工作质量、护理差错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护理信息化在医疗服务质量提升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差错,提升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