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对 共情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 40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20 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共情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表( HAMD )、生活质量问卷( QLQC30 )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 HAMD 分值、 QLQC30 各维度评分均较护理前得到明显改善( P < 0.05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 HAMD 分值较对照组发生明显降低( P < 0.05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 QLQC30 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科学的共情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升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共情护理对急诊患儿家属不良情绪及治疗配合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所收治的60例急诊患儿,通过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儿人数各30例。观察组患儿接受共情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儿家属的不良情绪评分、患儿的治疗配合度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不良情绪发生状况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患儿而言,观察组患儿的配合度更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情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急诊患儿的配合度,减缓患儿及家属的不良情绪,提升了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有效减少了医患矛盾,应用价值相当优秀。
简介:【摘要】目的 对 共情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 40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20 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共情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分表( HAMD )、生活质量问卷( QLQC30 )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 HAMD 分值、 QLQC30 各维度评分均较护理前得到明显改善( P < 0.05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 HAMD 分值较对照组发生明显降低( P < 0.05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 QLQC30 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科学的共情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升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的具体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从2019年11月开始,至2021年1月为止,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86例成为本次研究的入组成员,将其通过抽签法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了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共43例,以及使用共情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共4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情绪变化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和生活质量水平没有差别(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有抑郁症的患者使用共情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操作,患者的抑郁情绪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到了新的阶梯,应该讲这种方法投入到临床实际使用中并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国外近十年护士同情心疲乏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方法 通过PubMed数据库检索2012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关于护士同情心疲乏的相关文献,采用BICOMB 2.0生成词篇矩阵及共线矩阵,SPSS 26.0进行系统聚类分析,gCluto 1.0绘制可视化山丘图。结果 共纳入440篇文章,获取26个高频主题词,归纳出4个研究热点:包括护士同情心疲乏的预防及控制、护士同情心疲乏与职业生活质量、肿瘤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护士同情心疲乏与恢复力的相关研究。结论 国外护士同情心疲乏的研究正处于发展阶段,主要集中在职业生活质量3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预防及干预措施方面,国内在该领域有待于深入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平行病历对实习护生共情能力及护患沟通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云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实习的60名本科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实习方法,实验组在观察组基础上增加叙事护理相关培训及平行病历写作,记录患者的就医故事、体验及心理感受,并进行分享讨论,采用中文版杰斐逊共情量表和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实施评价。结果 培训结束后,观察组共情能力总分及观点采择、情感护理、换位思考3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沟通技能正性态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平行病历引入护理临床教学,有助于提升护生的共情能力,提高沟通技能及护生的职业获益感及认同感。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共情护理配合治疗性沟通给老年慢阻肺患者应对方式带来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01月至2023年12月间88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共情护理配合治疗性沟通),各44例,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MCMQ(Multidimensional Condominium Model Questionnaire)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MCMQ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慢阻肺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实施共情护理,搭配治疗性沟通技巧,能够改变患者的应对方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进而优化护理效果,收获更多患者的满意和支持,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老年疾病终末期患者对其采取医共体模式下安宁疗护适宜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纳入了在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时间段内我院的老年疾病终末期患者,共计有150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各75例,对比组实行常规干预,干预组实行医共体模式下安宁疗护适宜技术,干预组与对比组的干预前后相关评分实施组间对照。结果:老年疾病终末期患者干预前相关评分P值>0.05,无差异。干预组老年疾病终末期患者干预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评分较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比组患者,P<0.05,有差异。结论:老年疾病终末期患者对其采取医共体模式下安宁疗护适宜技术效果明显。
简介: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情景案例教学法对护理本科生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完成医学基础课及《护理人际沟通》课程学习的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将2013级的72名护理本科生设为对照组,在课程结束前的复习阶段只进行个体辅导;将2014级的89名护理本科生设为实验组,在复习阶段为学生提供自行编写的《护患沟通情景案例集》,要求学生在自学时思考并写出沟通方案.干预后比较两组护理本科生共情能力的差异.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护理本科生共情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护患沟通情景案例教学法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使护理本科生更懂得站在患者的角度分析问题,并理解患者的内在体验和感受,从而提高共情能力.
简介:目的了解综合性大学护生共情能力的现状,并探讨其共情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一般资料问卷、中文版人际反应指数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情绪智力量表,于2016年5月对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的15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护生共情能力总分为(51.67±9.40)分;同情关心维度条目均分最高,个人痛苦维度均分最低。单因素分显示,独生子女、毕业后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生共情能力得分较高(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护生的家庭支持、情绪智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其共情能力得分呈正相关(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是否为独生子女、既往健康状况、毕业后从事护理工作的意向、情绪理解均为护生共情能力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被调查护生的共情能力总体水平较好,可通过培养护生从事护理工作的意向、提高其情绪理解等以更好地提高其共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