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华山医院2014年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构成及其对多黏菌素药物敏感性。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1-8月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PCR扩增blaKPC基因并行DNA测序分析,用WHONET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19株肠杆菌科细菌中,主要为克雷伯菌属(315/719,43.8%)和大肠埃希菌(219/719,30.4%)。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和枸橼酸杆菌属细菌对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耐药率均较低(〈3%);肠杆菌属细菌对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耐药率分别为10.9%和11.1%;沙雷菌属细菌对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耐药率分别为47.5%和44.7%;摩根菌属和变形杆菌属细菌对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耐药率均超过90%。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主要见于克雷伯菌属,其对美罗培南、厄他培南耐药率均高于40%,但对多黏菌素B、E耐药率分别为2.9%、2.6%;枸橼酸杆菌属和沙雷菌属细菌对厄他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7.8%和17.9%;其他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小于10%。20.7%(149/719)菌株blaKPC基因呈阳性,主要见于克雷伯菌属(129/315,41.0%);7株黏质沙雷菌和2株肺炎克雷伯菌同时对碳青霉烯类和多黏菌素耐药。结论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等对多黏菌素仍保持着较高敏感性。

  • 标签: 肠杆菌科细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 多黏菌素 blaKPC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前降钙素(PCT)检测对进人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严重感染和败血症诊断价值。方法选择ICU患者121例,其中无感染患者24例作对照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31例,败血症患者26例,重症败血症患者25例和败血症休克患者15例。检测血清PCT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评价。结果败血症组(平均2.39ng/mL)、重症败血症组(4.64ng/mL)和败血症休克组(5.86ng/mL)与对照组(0.59ng/mL)相比,PCT水平有显著差异,并且随感染程度加重有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败血症组+重症败血症+败血症休克组)PCT水平高于非感染组(对照组+SI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水平在ROC曲线下面积为0.897,临床诊断临界点是1.0n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84%和80.00%。结论经ROC曲线评价,PCT可以作为ICU患者感染和败血症鉴别诊断指标。

  • 标签: 前降钙素 败血症 感染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简介:目的调查肠杆菌科细菌中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PMQR基因)现状、基因型以及PMQR基因阳性菌株携带Ⅰ类整合子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PCR法对125株肠杆菌科细菌(80株大肠埃希菌、18株肺炎克雷伯菌和27株阴沟肠杆菌)进行PMQR基因和Ⅰ类整合子检测。对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并对阳性菌株做接合试验,采用琼脂倍比稀释法测定供体菌、受体菌和接合子对喹诺酮类和其他抗菌药物MIC。结果125株肠杆菌科细菌检出16株(12.8%)qnr基因阳性,其中8株携带qnrS1基因,8株携带qnrB6基因;另检出15株(12.0%)携带aac(6’)-Ib-cr基因。20株PMQR基因阳性菌株携带I类整合子。26株PMQR基因阳性菌株中有12株接合成功,典型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中有7株接合成功。与受体菌相比,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对接合子MIC值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肠杆菌科细菌中存在PMQR基因流行,PMQR阳性菌株可同时携带整合子基因,这些耐药基因均具有水平转移特性,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肠杆菌科 喹诺酮类 质粒 耐药性 细菌 I类整合子
  • 作者: 邹林巧
  • 学科: 医药卫生 > 治疗学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四川省彭州市人民医院,四川 彭州611930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采取利可君片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7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35,采取利可君片治疗)和对照组(n=35,采取血复生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血常规和临床疗效作比较,观察组在治疗3个月后血小板、血红蛋白和白细胞水平以及总有效率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采取利可君片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液学指标,减少输血。

  • 标签: 利可君片;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红蛋白
  • 作者: 罗韬
  • 学科: 医药卫生 > 治疗学
  • 创建时间:2022-08-16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第1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目的:观察比较翼状胬肉切除术分别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与生物羊膜移植术两种术式治疗翼状胬肉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入60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予以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观察组予以翼状胬肉切除术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比较两组效果;角膜创面恢复正常时间、新生血管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患者QOL量表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效果、QOL量表评分、角膜创面恢复正常时间、新生血管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可获得良好效果,可有效促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并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翼状胬肉;效果;视力
  • 作者: 范志宇
  • 学科: 医药卫生 > 治疗学
  • 创建时间:2022-12-21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21期
  • 机构: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医院,贵州毕节551700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传统痔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疮价值。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痔切除术,观察组使用PPH术,进行组间疗效及随访预后观察对比。结果:围手术期指标情况显示,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上观察组均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4h疼痛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7.50%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3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与随访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2.50%、0,对照组分别为15.00%、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痔疮在临床治疗时,应用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治疗,具有特别确切临床效果,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住院天数,加快创面愈合时间,并明显降低发生不良反应比重,减少复发情况,有利于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吻合器痔上黏膜钉合术;重度痔疮;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呼吸内科中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离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初始抗感染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3155份下呼吸道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同时与2011年、2012年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年来下呼吸道分离菌居前3位一直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分离率上升,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分离率一直较低。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除对米诺环素敏感率达60%以上,对其他各类抗菌药物敏感率都不足40%,ICU较普通病房中敏感率更低,非ICU中敏感率有下降趋势;非ICU中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药物敏感率〉70%抗菌药物有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ICU中各类抗菌药物敏感率在50%-70%,3年中敏感率无明显变化。然而分离到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敏感率较高。金葡菌对替加环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率在100%,但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逐年增多。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巴唑坦、头孢吡圬敏感率在80%以上,但存在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对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呋辛、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敏感率在85%以上。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对左氧氟沙星、青霉素敏感率在80%-96%。结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成为住院患者下呼吸道分离主要细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开始出现,MRSA分离株数逐年增多,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有效控制和减缓细菌耐药率增长是当务之急。

  • 标签: 下呼吸道 分离菌 耐药性 敏感性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分析感染性角膜炎病原菌谱特征,提供感染性角膜炎早期诊断及治疗依据。方法收集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确诊为感染性角膜炎患者角膜溃疡刮片或术中切除角膜溃疡组织标本资料,对普通细菌及真菌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感染病原菌谱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1046例(只眼)角膜溃疡标本培养阳性率为35.3%。分离病原菌以真菌为主(53.1%),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31.2%)、革兰阴性杆菌(11.1%)及革兰阳性杆菌(4.6%);而真菌中以镰刀霉属构成比最高,为69.4%,其次是曲霉属(21.9%);革兰阳性球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50.4%)。结论该院感染性角膜炎以真菌性角膜炎多见,主要病原菌是丝状真菌,以镰刀霉属感染为主。

  • 标签: 感染性角膜炎 病原菌 丝状真菌 分布特征
  • 简介:目的研究屎肠球菌透明质酸酶(hyl)基因在细菌感染中致病意义。方法分别用hyl基因阳性屎肠球菌和hyl基因阴性屎肠球菌菌株作小鼠腹腔注射,建立小鼠腹膜炎模型,通过检测相关腹膜炎指标以分析2株细菌毒力差异。结果hyl基因阳性株感染后6h和12h,外周血白细胞均高于hyl基因阴性株,前者24h白细胞下降趋势快于后者;前者肠系膜炎症浸润情况也较后者严重。结论hyl基因可能是屎肠球菌毒力基因之一,它可能与屎肠球菌致病能力密切相关。

  • 标签: 屎肠球菌 透明质酸酶基因 毒力基因 腹膜炎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两种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一致性,评价新型基于银盐扩增技术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在临床中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2月28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就诊体温〉37.5℃,且具有流感样症状患者,同时采集双份鼻拭子标本。采用IMMUNOAGCartridgeFluAB试剂盒(简称AGl法)与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简称CV法)同时检测,并作PCR检测以确证。结果共检测患者91例,AGl法测定甲型流感病毒阳性7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53例;CV法测定甲型流感病毒阳性7例,其中弱阳性3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50例,其中弱阳性4例;PCR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阳性8例,乙型流感病毒阳性60例。AGl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灵敏度87.5%,特异度100%,乙型流感病毒灵敏度88.3%,特异度100%。CV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灵敏度87.5%,特异度100%,乙型流感病毒灵敏度83.3%,特异度100%。AGl法与CV法两种抗原快速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符合率100%,乙型流感病毒阳性符合率94.3%。结论两种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检测方法一致性较好,AGl检测法可以减少针对弱阳性标本的人为判读误差,可应用于流感早期诊断。

  • 标签: 流感 快速抗原检测 免疫层析法
  • 简介:1概述感染性疾病造成死亡约占每年世界总死亡25.5%,而呼吸道感染导致死亡约占感染性疾病33.9%。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肺炎。CAP是发展中国家感染性疾病最常见死亡原因。尤其肺炎发展至重症肺炎时除了具有呼吸系统症状外,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生物学指标 疾病评分系统
  • 简介:目的应用白念珠菌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比较山苍子油处理前后白念珠菌基因差异性表达,分析山苍子油对白念珠菌整个基因表达谱影响。方法用山苍子油处理白念珠菌ATCC900028株90min,将处理后菌株命名为白念珠菌ATCC90028-L,分别抽提细胞总RNA,经杂交、洗涤后,通过扫描分析白念珠菌ATCC90028株和ATCC90028-L株全基因组表达谱差异。结果基因芯片共筛选出491个差异表达基因,与白念珠菌ATCC90028株比较,在ATCC90028-L株中有216个基因表达上调,有275个基因表达下调,差异表达基因数量约占总基因数量11%(491/4634),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包括白念珠菌麦角固醇生物合成通路中关键靶酶编码基因(ERGs)、应激反应相关基因、DNA复制与损伤修复相关基因、跨膜分子转运相关基因、能量代谢酶类相关基因等。结论山苍子油可使白念珠菌基因组中约11%基因产生差异性表达,影响较为显著,我们推测山苍子油与唑类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相似,均通过对白念珠菌麦角固醇生物合成通路中关键靶酶影响而起作用,基因芯片筛选出其他差异表达基因也可能与山苍子油抗真菌作用机制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山苍子油 白念珠菌 基因芯片
  • 简介:TANDE和他同事回顾性分析其所在医院5年间85例有一处或多处人工关节(共143处人工关节)并曾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菌血症患者。其中35例(41.2%)至少发生一处血源性人工关节感染,在35例中共进行72次关节成形术,其中39次的人工关节发生了血源性感染。这些患者菌血症均为社区获得性感染,社区获得性金葡菌菌血症与医院获得性金葡菌菌血症比例为18.07。

  • 标签: 人工关节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 菌血症 血源感染 社区获得性感染 血源性感染
  • 简介:目的了解累及肺部播散性隐球菌病临床特征和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累及肺部播散性隐球菌病临床表现和治疗结果。结果7例患者中,呼吸系统为首发症状2例,中枢神经系统为首发症状4例,发热为首发症状1例。3例患者具有基础疾病史,1例患者有鸽粪接触史。2例无基础疾病者表现为隐球菌脑膜炎症状,而无呼吸系统症状,常规影像学检查发现孤立性肺结节;3例有基础疾病者肺部影像学呈肺炎样表现,均有呼吸系统症状;2例学龄前儿童肺部影像学呈弥漫性改变,但亦无明显呼吸系统症状。6例接受抗真菌治疗患者中,5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累及肺部播散性隐球菌病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和漏诊,一旦确诊应及时给予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治疗。

  • 标签: 播散性隐球菌病 感染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安贞医院2008--2012年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VITEK—compact系统和Phoenix100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稀释法进行体外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临床分离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2450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1401株(57.2%),铜绿假单胞菌625株(25.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46株(10.0%)。标本来源依次为呼吸道(80.9%)、血液(8.1%)和伤口分泌物(3.9%)。科室分布依次为重症监护室(50.0%)、心脏外科(17.0%)和呼吸内科(11.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008--2012年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62.3%、79.2%、70.4%、76.1%和67.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8.7%、25.0%、27.6%、31.1%和32.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和左氧氟沙星敏感率最高。结论由于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有较高耐药性,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标签: 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 医院感染 抗菌药物
  • 简介: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感染菌菌群变化和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外科重症监护病房163例SAP患者腹腔内胰腺与胰腺周围采集病原菌菌群和耐药性变化。结果共检出病原菌25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7株,占77.9%,革兰阳性菌56株,占22.1%。所有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所占比率最高,以不发酵糖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别占19.8%、13.4%和9.9%,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显著增加,并出现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所占比率分别为13.8%和13.0%,其产ESBLs株分别占45.7%和30.3%,并呈逐年上升趋势;革兰阳性菌比率较低,但肠球菌在胆道感染中所占比率较高(31.8%);常见葡萄球菌属和肠球菌属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保持高敏感性。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细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不发酵糖菌感染率和耐药率均明显上升,胆道阳性菌感染也有增加趋势,这些都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目的探讨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大肠埃希菌感染临床分布以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WHONET5.4软件对200株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进行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主要分布于泌尿道、伤口、呼吸道、血液等标本。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占47.5%,产AmpC酶者占19.0%,同时产ESBLs和AmpC酶者占9%。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耐药率低,分离自泌尿道大肠埃希菌对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对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达40%~95%。结论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时,需根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及患者病情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或联合应用阿米卡星或头霉素类抗生素。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 作者: 刘凤芬
  • 学科: 医药卫生 > 治疗学
  • 创建时间:2022-10-19
  • 出处:《系统医学》2022年第2期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目的:总结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3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并在治疗全过程对患者实施精心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溶栓治疗,并收到了良好护理效果。结论: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是有效方法,同时在溶栓期间给予精心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对于脑梗塞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脑梗塞;观察与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Ayfy2926中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型。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大肠埃希菌Ayfy2926中TEM型β内酰胺酶全编码基因并对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PCR产物克隆入pHSG398质粒并在感受态细胞大肠埃希菌JM109中进行表达,琼脂稀释法测定转化子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敏感性。结果大肠埃希菌Ayfy2926中TEM型β内酰胺酶基因型为一种新亚型,TEM-166(GenBank注册号FJ197316);与TEM-1相比,仅有1个氨基酸差异(Arg120→Gly);与TEM-1转化子菌株相同,TEM-166转化子菌株对哌拉西林高度耐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敏感,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显著降低克隆表达菌株耐药性。结论TEM-166为TEM型β内酰胺酶新亚型,是一种非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TEM型 Β内酰胺酶 TEM-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