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天麻素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给予天麻素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分析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疗效 90.8%(109/120)高于对照组76.7%(92/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8天、第15天观察组NIHSS评分、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天麻素注射液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HSCH)对颅内肿瘤患者术中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大脑半球胶质瘤择期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患者4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分成HSCH组和20%甘露醇组(M组);每组20例。入手术室后行L3-4蛛网膜下腔穿刺置管,然后连接传感器监护仪连续监测颅内压。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HSCH组开放静脉按4ml/kg速度输注HSCH,而M组按4ml/kg速度输注20%甘露醇,均在30min内输注完毕。记录并比较输注前、输注完毕即刻、输注完毕5、10、30、60min(即T0-T5)各时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平均动脉压(MAP)和颅内压。结果(1)T1~T5时段,M组患者的SBP、DBP和MAP较HSCH组同时段有显著的下降(P〈0.05)。(2)术中M组的降颅内压效果不及HSCH组(P〈0.05)。(3)在T4-T5时段,M组的HR有反弹性升高,而HSCH组变化不大(P〈0.05)。(4)T1~T5时段,M组相对HSCH组呈现出强大的利尿效果,与HSCH组同时段比较,P均〈0.05。结论HSCH可安全用于颅内肿瘤患者开颅手术,术中能够有效地降低颅内压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 标签: 脑肿瘤 颅内压 渗透 羟乙基淀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布他林联合浓氯化钠氧气驱动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两年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采用综合治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与患者特布他林联合浓氯化钠氧气驱动雾化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喘息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咳嗽停止时间以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特布他林 浓氯化钠 氧气驱动雾化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464-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阿奇霉素,研究组接受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分析疗效。结果:研究组综合治疗有效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中,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比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更好,建议推广。

  • 标签: 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阿奇霉素 慢性支气管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收集126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纳入时间段为2015年8月~2017年12月,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二组,每组分别纳入62例及64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根据年龄段再分为观察1组(中老年组)及观察2组(老年组)二个亚组,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评价结果进一步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9.06%(57/64),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NIHSS量表评分及Barthel量表评分对比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1周后、2周后,观察组患者NIHSS量表评分分别为(6.3±2.0)分、(3.1±0.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随访三月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量表评分为(76.9±1.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另外,治疗二周后观察1组及观察2组NIHSS量表评分分别为(2.8±0.8)、(4.23±1.9)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月后随访观察1组及观察2组Barthel量表评分分别为(74.9±1.7)分、(62.1±1.6)分,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对缓解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近期生活自理能力有重要意义,中老年组较老年组改善更明显,可供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不同年龄段 临床疗效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进展性脑梗死(PCI)即在出现脑梗死后,脑缺血梗死、神经功能损伤症状渐渐加重,以阶梯状恶化。溶栓治疗对治疗时间窗以及适应证有严格的要求,易引起较多副作用,不适合PCI治疗。目前所用的抗血小板治疗发挥的作用显著,对PCI的治疗作用显著。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可有效对神经进行保护,可使脑卒中后神经组织尽快复原。现对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进展进行归纳。

  • 标签: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双联抗血小板药物 进展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12月-2024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己酮可可碱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及血清细胞因子(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 81.6%(49/60)高于对照组63.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8天、第15天观察组NIHSS评分、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c-CRP)、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压积(HCT)均较治疗前降低,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更明显(P< 0.05)。结论:己酮可可碱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己酮可可碱注射液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养肝利胆颗粒与维生素c对小鼠慢性四氯化碳中毒引起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制作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肝脏组织结构病理变化,给予养肝利胆颗粒及养肝利胆颗粒加维生素C治疗,比较两组对损伤肝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养肝利胆颗粒可显著降低由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明显改善肝组织的损伤,养肝利胆颗粒加维生素C效果更加显著。结论养肝利胆颗粒加维生素C能显著改善四氯化碳中毒导致的小鼠慢性肝损伤。

  • 标签: 养肝利胆颗粒 维生素C 四氯化碳 慢性肝损伤 保护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通过心血管介入与盐酸替罗非办氯化钠注射疗效加以分析。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88 例,将其进行分析研究,将 88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4 例。观察组给予盐酸替罗非办氯化钠注射液与心血管介入治疗方法进性治疗;对照组采用我院心血管介入治疗进行治疗。 结果 观察组 TIMT 血流 III 级灌流人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不良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液灌注情况,可以在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基础上,为心肌梗死治疗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 标签: 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 心血管介入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儿童流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诊断为儿童流感的152名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治疗组用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治疗,对照组用磷酸奥司他韦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体温下降至正常水平,体温下降至正常(22.8±8.6)h,症状缓解率和症状缓解时间(32.9±4.8)h都比对照组要好。结论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和奥司他韦颗粒在治疗儿童流感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但帕拉米韦治疗需要正常的体温和症状的缓解。时间短,治疗性高,应该加大力度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高渗氯化钠右旋糖酐70注射液(Hypertonicsalinedextran70injection,HSD)是否具有血管刺激性、溶血性和过敏性作用。方法对中试产品进行了血管刺激性实验、全身过敏实验和溶血实验。结果HSD对血管没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不引起豚鼠的过敏反应;不引起溶血和红细胞凝集作用。结论制剂的安全性得到确证。

  • 标签: HSD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 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 2018年 6月 -2020年 6月我院 72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PCI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 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TIMI分级、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血小板活化功能情况等指标 。结果 实验组TIMI III级患者多于对照组,术后心血管不良情况发生事件少于对照组,血小板活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配合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患者得到了更为快速的康复,患者病情改善理想,值得全面推广。

  • 标签: 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高渗氯化钠右旋糖酐(HSD)复苏对心脏骤停大鼠复苏后静脉血清S100蛋白浓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制作心脏骤停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4℃生理盐水复苏组(4℃NS组)、、高渗氯化钠右旋糖酐溶液复苏组(HSD组)、4℃高渗氯化钠右旋糖酐复苏组(4℃HSD组),每组6只,进行心肺复苏(CPR)即刻分别给予不同复苏液体,复苏成功后并以ELISA法测定各组ROSC后24h静脉血清S100蛋白水平及3h、12h、24hNDS值。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血清S100蛋白浓度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4℃HSD组血清S100蛋白浓度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4℃HSD组较NS组、4℃NS组、HSD组各时间点NDS评分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脏骤停动物模型中,与NS复苏相比,复苏即刻给予4℃HSD可以明显降低血清S100浓度,并显著提高复苏后大鼠的NDS评分。从而提示复苏即刻给予4℃HSD对复苏后大鼠有脑保护作用。

  • 标签: 4℃高渗氯化钠右旋糖酐 脑复苏 S100蛋白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脑小血管病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与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老年脑小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取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与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及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MMSE评分为(27.83±1.51)分,MoCA评分为(29.23±0.42)分,ADL评分为(75.46±6.26)分,与对照组比较,各评分水平均显著提升,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治疗后,患者的TBil水平为(10.43±2.88)μmol/L,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老年脑小血管病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与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治疗,在改善临床指标及认知功能,提高神经功能康复效果,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等方面,均有较为满意的效果。

  • 标签: 丁苯酞氯化钠 依达拉奉 老年 脑小血管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采取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22.5~2023.5期间治疗),随机将其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心血管介入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总有效率:研究组的97.50%比对照组的85.00%更高(P<0.05)。结论 AMI采取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可促使临床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AMI 心血管介入 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0.9%氯化钠、5%葡萄糖及10%果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按照常规剂量加入0.9%氯化钠、5%葡萄糖及10%果糖注射液中,室温下避光或不避光放置24h,配伍后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时间点溶液中药物含量,并观察配伍后溶液外观性状,测定溶液pH值。结果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0.9%氯化钠、5%葡萄糖及10%果糖注射液的配伍后,室温24h内,无论避光还是不避光,均含量稳定,且外观性状及pH值无明显变化。结论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0.9%氯化钠、5%葡萄糖及10%果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较好。

  • 标签: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0.9%氯化钠 5%葡萄糖 10%果糖 配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