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眼针结合汤剂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肝阳上亢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阳上亢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2组,试验组30例采用眼针结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对照组为汤剂组(天麻钩藤饮加减)。一个疗程(15天)后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生活质量评分、经颅多普勒(TCD)血液流变学参数变化比较。结果试验组30例中,男9例,女21例;年龄最小44岁,最大85岁,平均66.4岁。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3.3%。Ridit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阳上亢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通过眼针结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改善,并能调节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一种有效方法。
简介:摘要:五运六气理论是中国古代研究天时气候变化规律,以及天时气候变化规律对人体生命影响的一门科学,目前中医临床中多运用八纲辩证六经辩证理论基础来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如果在此基础上结合五运六气理论,不仅可以更加准确的分析病情,还可以根据五运六气理论来推测各年气候变化和疾病流行的特殊情况,从而为预防自然灾害、疾病流行,以及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调查研究显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在过去的这些年中有了明显增加,高血压会增加患者的心血管压力,提高心脏负荷,以及对多种脏器造成不可逆的损害,高血压患者需长期服用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物,但是各种降压药可能会出现水肿等不良反应,而运用中医滋阴安神理论针对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阴阳调和,睡眠安稳,血压平稳的同时眩晕、头痛等症状也随之消失。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治涂阳肺结核应用藏医联合常规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就诊的66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提供藏医联合常规治疗,检查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69.70%),(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关节病、头晕、转氨酶升高)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30.3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治涂阳肺结核应用藏医联合常规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从阳引阴温灸十七椎”联合“阴病阳治铺灸八髎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方法:拟选取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至潍坊医学院附属昌乐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原发性痛经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予以温灸十七椎联合铺灸八髎穴,对照组予以布洛芬胶囊,3个治疗周期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痛经症状评分量表(CMSS)、视觉模拟评分(VAS)、中医症状标准及疗效标准。结果:经3个月周期治疗后,治疗后两组CMSS、VAS评分、中医症状标准及疗效标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从阳引阴”及“阴病阳治”理论可应用于寒凝型疾病的诊疗;温灸十七椎联合铺灸八髎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
简介:【摘要】下肢动脉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介入治疗方法,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药物涂层施加于球囊表面,在介入治疗中将药物直接释放到病变部位,达到局部治疗的效果。不同药物涂层球囊采用不同的药物和涂层技术,以实现特定的治疗效果。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减少再狭窄的风险、促进血管内皮修复和抑制炎症反应的优势。临床研究表明,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在下肢动脉疾病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它能够显著改善血管通畅度,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并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具有更好的长期疗效和较低的并发症风险。本文旨在综述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疾病的研究进展,包括治疗原理、临床研究结果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简介:【摘要】下肢动脉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介入治疗方法,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药物涂层球囊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药物涂层施加于球囊表面,在介入治疗中将药物直接释放到病变部位,达到局部治疗的效果。不同药物涂层球囊采用不同的药物和涂层技术,以实现特定的治疗效果。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减少再狭窄的风险、促进血管内皮修复和抑制炎症反应的优势。临床研究表明,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在下肢动脉疾病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它能够显著改善血管通畅度,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并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具有更好的长期疗效和较低的并发症风险。本文旨在综述药物涂层球囊治疗下肢动脉疾病的研究进展,包括治疗原理、临床研究结果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简介:目的探讨电刀内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6年3月我院应用电刀内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469例的临床资料,术中通过逆行、顺行或者逆行+顺行三种途径置入安全导丝后,先使用电刀内切开输尿管狭窄段全层,再使用21F球囊扩张器扩张,留置双J管,定期复查随访评估手术效果。结果469例中采用逆行途径370例,顺行途径50例,顺行+逆行途径49例。术中1例因移植肾输尿管膀胱连接部内切开大出血中转开放手术,止血成功,现长期更换支架管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电刀切开术后出血5例,保守治疗成功。术后1年获随访381例,275例(72.2%)一次手术治愈;106例出现狭窄复发,其中57例行2-5次腔镜下狭窄段扩张后治愈,5例改作开放手术治愈,13例改用金属网状支架植入术治愈,17例长期定期更换双J管,8例长期留置肾造瘘管,6例行患肾切除术。结论电刀内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狭窄是安全、可靠、有效的,特别对于狭窄段较短、程度较轻和患肾功能较好的病例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双球囊对宫颈成熟和引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例在2019年5月-2021年5月间因具有引产指征于我院妇产科住院就诊的妊娠晚期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所有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10例产妇应用催产素促宫颈成熟并引产,实验组10例产妇则采用cook双球囊促宫颈成熟并引产。本研究将通过对比两组产妇的引产前后的宫颈成熟度、分娩方式、产程耗时、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和分娩结局差异,验证cook双球囊对宫颈成熟和引产的影响。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引产前宫颈成熟度(Bishop)评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引产后的Bishop评分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则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ok双球囊可有效促进妊娠晚期产妇的宫颈成熟,有助于产妇产程的缩短和自然分娩率的提升,且不会对妊娠结局造成负面影响,有助于新生儿健康的保障,可进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