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以及患者体内相关炎性指标的关联。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将我院数据库内收入治疗的16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160名患者中,110名患者为溃疡性结肠炎,其余50名患者为克罗恩病,同时录入同期内我院中接受体检的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的新鲜粪便标本进行采集,对菌群进行培养分析对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菌群进行对比,分析患者的炎性指标。结果:在实验结果中显示三组患者的肠道菌群数量有明显的改变,对照组中患者的肠道菌群数量最低,而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克罗恩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均有所改变,但葡萄糖道菌群数量虽然有所增长,但并未出现明显的数量变化,增加最多的为为消化球菌,拟杆菌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最多,其余菌群以克罗恩病患者最多,数据差异显著(P<0.05)。在实验结果中显示,当患者出现炎症性肠病时,患者体内会出现明显的炎症状况,而患者的炎性因子分泌与患者的病情有较为密切的关联,当患者出现克罗恩病时,患者各项炎症指标会出现明显的增长,差异显著(P<0.05)。结论:当患者出现炎症性肠病时,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肠道菌群紊乱,尤其是患者的炎症指标也会出现明显增加患者的肠道菌群会出现失衡的状况,所以医务人员可根据患者的肠道菌群以及炎症指标基本判断患者的炎症性,肠病状况,对于患者的治疗工作开展来说有良好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道菌群构造改变及其与相关炎性指标的关系,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90名炎症性肠病患者入组进行研究。其中45名患者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A组)和45名克罗恩病患者(B组),另外选择4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参照组,对全部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新鲜粪便进行菌群培养并且进行分析。对比三组对象的菌群改变情况,研究炎性指标和菌群数量之间的关联性。结果:与参照组比较,A组患者肠内酵母菌、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拟杆菌、消化球菌、SC的数量显著增多,然而真杆菌的数量则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黛力新+美沙拉嗪在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对其肠道菌群变化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与研究人员=40例,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黛力新+美沙拉嗪,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大肠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总厌氧菌以及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优,
简介:摘要:据估计人体肠道内寄居着大约10 个共生菌群,重达2公斤,它们共同参与人体的诸多生理过程:消化、代谢、免疫系统发育和成熟等,被认为是肠道、脑、脾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关键媒介,是人体不可忽视的重要“器官。令人震惊的是,临床研究和动物模型实验均证实了肠道菌群还与抗肿瘤免疫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密切相关,且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组成来提升免疫疗效、改善不良反应,这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肿瘤问题。本文将结合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对肠道菌群与肿瘤免疫疗效及几种常见不良反应的相关性进行总结,希望能为改善肿瘤免疫治疗“添砖加瓦”。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姜黄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和机制是否和铁死亡有关。方法 选取36只成年雄性BALB/c小鼠(6-8周龄,18-22g),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随机分到6个组,每天同一时间记录小鼠的一般情况,记录体重变化,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 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 评分。7天后对小鼠禁食禁水12小时,随即处死小鼠,分离结肠,观察结肠大体形态并测量其长度,收集结肠组织、血清,并进行黏膜损伤评分。通过病理学检测不同组别的小鼠结肠组织的HE染色和病理学评分。荧光定量PCR得出肠道菌群标准曲线,通过生化试剂盒检测不同组别的小鼠Fe、MDA,GSH、SOD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Fe、MDA含量增高,GSH、SOD含量增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姜黄素组Fe、MDA含量减少,GSH、SOD含量增高(P<0.05)。其中姜黄素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组治疗效果好,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姜黄素中剂量组和姜黄素低剂量组。结论:姜黄素能改善肠道菌群,通过降低Fe、MDA水平,提高GSH含量和SOD活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肠道菌群及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3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100例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肠道菌落以及肠黏膜通透性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其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和双歧杆菌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和双歧杆菌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除大肠埃希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肠黏膜通透性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组的肠黏膜通透性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能积极改善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肠道菌群,同时降低肠黏膜的通透性。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为单中心回顾性分析研究,总结了某院患儿肠道沙门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医师临床诊治此类疾病提供了理论指导。方法:对2015年1月—2020年12月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的198例肠道沙门菌感染的腹泻患儿临床资料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8例患儿中,男性103例(52.02%),女性95例(47.98%),年龄1个月~13岁;6岁22例(11.11%);发病季节:1~3月38例(19.19%),4~6月55例(27.78%),7~9月62例(31.31%),10~12月43例(21.72%);有86例患儿发生93例次肠道外损害和并发12例次呼吸道感染及2例次败血症,其中,6岁8例次(4.04%);患儿来源:城区儿童65例(32.83%),农村儿童133例(67.17%);药敏结果:198株沙门菌对亚胺培南敏感(100%)、15株对哌拉西林舒巴坦钠耐药(7.58%)、13株对头孢吡肟耐药(6.57%)、26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13.13%)、130株对氨苄西林耐药(65.66%)、158株对阿米卡星耐药(79.80%)、78株对复方磺胺甲恶唑耐药(39.39%)、70株对环丙沙星耐药(35.35%)。结论:小儿肠道沙门菌感染大多发生在1岁以下的患儿,男性患儿为主,发病季节多在4~6月和7-9月两个时段,婴幼儿容易发生肠道外器官损害和并发症,发病地区农村儿童多于城区儿童,药敏结果显示对亚胺培南完全敏感,对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和头孢吡肟高度敏感,对阿米卡星、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恶唑、环丙沙星高度耐药。因此,对于沙门菌感染的腹泻应根据药敏结果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抗菌药,以免延误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心脾两虚型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艾灸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7月到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心脾两虚型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0例联合艾灸护理干预。观察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的抑郁评分较参照组更低,菌群多样性正常率较参照组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脾两虚型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艾灸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激发患者机体自愈能力,调节其肠道菌群结构,并可以对患者的抑郁情绪起到很好地改善作用,充分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达格列净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80例。研究依照抽签结果不同进行,蓝色签为单一组(n=40)治疗仅使用二甲双胍,红色签为联合组(n=40)治疗使用达格列净+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情况均优于单一组(P<0.05)。且联合组各菌群数量均>单一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达格列净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糖脂代谢情况得到显著改善,增加其肠道菌群数量,利于患者恢复,可予以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抗幽门螺杆菌( Hp)治疗老年胃溃疡病人的临床效果及对胃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从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 129例≥ 60岁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65例、 64例。对照组给予含铋剂四联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含铋剂四联方案和益生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 Hp根除率分别 93.85%、 90.77%,对照组分别为 79.69%、 75.00%( P<0.05);观察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 B/E 值均明显增加( P<0.05),对照组双歧杆菌、乳杆菌、 B/E 值均明显降低( 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含铋剂四联方案治疗老年胃溃疡病人疗效确切,可改善肠道菌群,提高 Hp清除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抗幽门螺杆菌( Hp)治疗老年胃溃疡病人的临床效果及对胃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从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 129例≥ 60岁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65例、 64例。对照组给予含铋剂四联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含铋剂四联方案和益生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 Hp根除率分别 93.85%、 90.77%,对照组分别为 79.69%、 75.00%( P<0.05);观察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 B/E 值均明显增加( P<0.05),对照组双歧杆菌、乳杆菌、 B/E 值均明显降低( 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含铋剂四联方案治疗老年胃溃疡病人疗效确切,可改善肠道菌群,提高 Hp清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