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肾脏疾病合并胡桃夹现象及其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肾脏疾病伴胡桃夹现象儿童20例,对所有患儿的诊治要点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纳入研究的肾脏疾病合并胡桃夹现象患儿中,1例为肾小球基底膜病变、1例为IgM肾病、3例为肾病终合征、7例为紫癜性肾炎、8例为感染后继发肾炎。有5例患儿因胡桃夹现象对肾脏疾病的诊断造成了干扰,可对临床诊治形成一定影响。结论肾小球基底膜病变和IgM肾病合并胡桃夹现象若对诊治造成干扰,应及早对患儿行肾穿刺活检辅助检查,对患儿在检查时镜下可见红细胞散布平均时应判断是否合并胡桃夹现象,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和感染后继发肾炎合并胡桃夹现象患儿需实施对多次的尿检确诊。
简介:摘要目的脑卒中并脑栓塞的预防及临床护理要点分析探究。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发症。结果在脑卒中并脑栓塞的预防及临床护理中,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比对照组要好,观察组中生活质量好的患者有48例,占总数的96%;而对照组中生活质量好的患者有34例,占总数68%。观察组患者中神经功能良好以上的有45例,占总数的90%,对照组中神经功能良好以上的有30例,占总数的60%。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明显比对照组优秀。结论护理措施对脑卒中并脑栓塞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CU病房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本次病例对象为我院自2014年2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CCU病房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分层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基础组和干预组。基础组行常规一般护理;干预组给予针对性全面护理。评价(1)护理服务满意率;(2)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评分;(3)感染率、复发率。结果(1)干预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率显著比基础组高,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2)干预组护理后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评分显著比基础组轻,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3)干预组感染率、复发率显著比基础组低,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CCU病房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给予针对性全面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少感染率、复发率,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炎的临床护理干预要点及意义。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慢性肾炎患者75例,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行一般性护理;乙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慢性肾炎缓解率;护理后躯体功能、整体健康以及情感、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指标情况;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乙组患者慢性肾炎缓解率显著比甲组高,P<0.05;乙组护理后躯体功能、整体健康以及情感、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指标情况显著比甲组好,P<0.05;乙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比甲组低,P<0.05。结论慢性肾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早期发展促进技术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于我站进行儿童保健的3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童系统保健管理,观察组采用早期综合发展干预,对比两种保健方式的实践效果。结果观察组儿童的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适应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身高、体质量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中应用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干预,可有效促进儿童的智能发育,值得应用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俯卧位通气技术在ICU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ICU呼吸衰竭患者共50例,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组患者在ICU呼吸衰竭护理中采用仰卧位通气技术,观察组患者在ICU呼吸衰竭护理中采用俯卧位技术,两种方法都行机械通气,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比较两组患者在通气12小时和24小时后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分压指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频率、呼吸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通气12小时和24小时后,体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分压指标优于对照组,氧合指数和动脉血气明显改善,心率频率、呼吸频率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且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改善重症患者的呼吸,有利于痰液的引流,使患者自主呼吸功能好转,早日脱机,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其通气技术在ICU应用的护理效果良好,宜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采纳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目的旨在探究前房穿刺技术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包括其应用价值体现,适应症及禁忌症等方面。方法研究方法是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之间,我院收治的82名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治疗,继而评价前房穿刺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结果在我院收治的82名患者中,其年龄跨度为15岁至81岁。其中,前房穿刺治疗共计78次,治疗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降压34例、眼球外伤降压35例、慢性闭角性青光眼降压3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6例。在前方穿刺治疗后,患者的眼压显著低于未治疗之前,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科学且规范的操作之下,并做好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准备工作,能极大保障前房穿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可得到有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