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及测定斑秃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60例斑秃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正常人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水平及阳性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和游离甲状腺激素与对照组的血清甲状腺激素和游离甲状腺激素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秃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自身抗体中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显著高于正常人,因此患者的阳性率比正常人较高。
简介:对某高校316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大学生应对方式特点以及和社会支持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大学生从总体上说更倾向于采取解决问题、求助应对方式,男生比女生更多的采取解决问题应对方式,而女生比男生更多采取求助应对方式。(2)从总体上说,社会支持水平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无明显相关.(3)大学生更重视来自主观的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对解决问题应对方式贡献率较大,社会支持利用度明显影音求助应对方式的采用。(4)男生和女生应对方式存在一定差别。对于男生,客观支持和退避呈负相关,社会支持水平对解决问题贡献率较大;对于女生,客观支持和退避成正相关,社会支持对于求助应对贡献率较大。(5)在幻想应对方式上,性别和社会支持存在交互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50)与常规治疗组(n=50),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C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00%,常规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62.00%(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C水平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采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方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更佳,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血清脂蛋白a水平升高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然而,血清脂蛋白a水平是否同缺血性卒中的复发有关,暂无相关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目的是明确血清脂蛋白a水平同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首次缺血性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人口学及临床信息,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清脂蛋白a浓度。随访12个月,明确12个月时患者复合性血管事件(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机梗塞和因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322例患者,其中失访及资料不完善72例,最后250例纳入到被研究中。26例患者发生了复发性血管事件。将复发和未复发进行比较,复发组血清脂蛋白a水平明显增加(P<0.001),多因素分析证实血清脂蛋白a水平增加是缺血性卒中复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hazardratio,2.60;95%confidenceinterval,1.19–5.67;P=0.016)。结论血清脂蛋白a水平升高是缺血性卒中患者复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早期妇女血清性激素水平及与先兆流产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方法于2016年1月—2018年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20例妊娠早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60例,观察组为正常妊娠,对照组为先兆流产,应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对孕妇血清中的HCG、P以及E2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随着孕周的增加,血清中的HCG、E2水平明显增加,而P无明显变化;相同孕周中,对照组妇女的β-hCG、P以及E2浓度均高于观察组,而当孕周大于7周的时,观察组与对照组妇女的HCG4~6+6孕周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维持早孕的重要指标主要可分为血清β-HCG、P以及E2,同时在对妇女进行定期监测的情况下可及时发现先兆,并做好相应的预后预测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道感染C反应蛋白水平实时检测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9月本院接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予以快速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实验室以及血常规检查,并将实验室检查的结果作为标准,根据病原菌分成非细菌组以及细菌组,利用ROC曲线对快速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进行评估,并予以血常规检查,了解C反应蛋白水平实时检测在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菌组的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比非细菌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120例患儿快速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的诊断准确率为92.5%,比白细胞计数检测的84.17%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同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快速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比检测白细胞计数更加准确,建议采纳。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尖锐湿疣(C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0例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1月血清中VEGF、HIF-1α的表达,并与10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CA组治疗前血清中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周血清中VEGF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1月下降至正常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组治疗前血清HIF-1α的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月、治疗后1月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变化。结论CA皮损组织产生过量的VEGF可能分泌至血液系统中引起血清中VEGF的高水平表达,而HIF-1α不能引起血清中的高水平表达。
简介:了解地震灾区高三学生的焦虑程度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为突发事件下对高中学生的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焦虑自评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等对宁强震区的在校高三学生进行调查。①震区高三学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群(P〈0.01);②学生的焦虑水平与其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以及个人状况中的一些因素具有相关性(P〈0.01);③16PF中的忧虑性、特质应对方式中的消极应对因素以及个人状况中的生活状况是影响学生焦虑程度的3个主效应因素(P〈0.01)。由此可见,突发事件发生后,消除高中学生的焦虑状况应主要从消除其忧虑性、消极应对方式以及改善其生活状况着手。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心病(CH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CHD合并OSAHS患者30例、单纯CHD患者30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HD合并OSAHS组患者的血清IL-6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单纯冠心病组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结论OSAHS加重冠心病合并OSAHS患者血清IL-6和hs-CRP水平,因此可通过监测上述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veinocclusion,RVO)患者体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指标水平的具体变化,分析血清Hcy指标的升高是否会成为RVO病症的影响因素,提供出在临床上治疗并预防此病的客观依据。方法以病例对照方式进行研究,采集经过正规眼科统一检测标准,确诊为RVO并经过检测系统排除疾病标准筛选的65例患者当作本次研究的病例组,65例患者中,患有视网膜中央式静脉阻塞(CRVO)的患者为16例,患有视网膜分支式静脉阻塞(BRVO)的患者为19例;同一时期经过健康体检,并且无眼科血管性疾病病史的65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明显差异。以检测患者血清Hcy指标含量作为统计学进行比较。结果RVO病例组的患者血清Hcy指标的均值比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升高(t=6.192,P<0.05)。比较病例组中CRVO患者和BRVO患者的血清Hcy指标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t=1.536,P<0.05)。结论血清Hcy指标确定为RVO病症的影响因素,能够降低患者Hcy指标的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和预防RVO病症当中。
简介:摘要目的更年期抑郁妇女血清BDNF水平与其心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以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更年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评分均≥17分,通过对患者的进行社会生活、心理疏导等护理治疗,以一个月为治疗周期,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程度和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结果经过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为17.3分,小于治疗前的34.78分;血清含量平均BDNF水平为503.41,小于治疗前的的563.7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年期抑郁妇女血清BDNF水平与其抑郁程度成反比,会严重影响更年期抑郁患者的心理特征。
简介:摘要目的对因手术、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三种疾病而输血的患者血清抗II型碳酸酐酶抗体水平进行研究。方法使用ELISA法检测患者输血前后的血清抗II型碳酸酐酶抗体水平,同时对正常对照人群进行测定以确定其cutoff值。结果因手术输血后患者的血清抗II型碳酸酐酶抗体水平与输血之前相比无显著性变化;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患者输血后血清抗II型碳酸酐酶抗体水平较输血前显著升高。结论对接受输血尤其是长期输血的患者应监控其自身免疫状态,以期减少或避免因自身免疫而造成的额外损伤。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groupbox1protein,HMGB1)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为临床预测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104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后进行Gensini评分,依据冠心病分型及冠脉狭窄程度、受累支数分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HMGB1。结果血清HMGB1,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对照组(P<0.05),不稳定性心绞痛组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对照组(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高于照组(P<0.05),重度狭窄组高于中度狭窄组及轻度狭窄组(P<0.05),中度狭窄组高于轻度狭窄组(P<0.05),三支组高于两支组、一支组及对照组(P<0.05),两支组高于一支组及对照组(P<0.05),一支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HMGB1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考虑用于病情评估。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糖耐量状态血清脂联素水平的比较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根据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健康查体中心查体人员2856人,分为糖耐量正常组A组1089例,糖耐量减低组B组836例,糖尿病组C组931例。对比三组病人的一般情况及血清脂联素水平,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不同糖耐量状态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相关因素。结果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TC、TG、LDL-C为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脂联素为糖尿病发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在糖耐量减低期即呈下降趋势,血清脂联素水平有助于T2DM早期预测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