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术后愈合不良进行探讨。方法对我科103例发生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肥胖、糖尿病等合并症、电刀的使用、妊娠水肿、滞产、难产等增加了切口愈合不良的比率,经积极治疗后,103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妇产科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与肥胖、术者手术技巧、高频电刀的使用及合并症密切相关。提高手术操作水平,纠正患者全身异常情况,早期发现并运用积极的防治措施处理腹部切口,对促进切口愈合有重大意义。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手术切口 脂肪液化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营养状况对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近两年涉及伤口愈合的病例,利用X2检验分析营养状况与伤口愈合良好发生率的关系。结果营养状况的程度与伤口愈合良好发生率存在相关。结论营养不良是伤口愈合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故必须积极纠正营养不良,改善营养状况,利于伤口的愈合

  • 标签: 营养不良 伤口愈合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切开缝合术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对策,提高切口愈合率。方法对198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阴道分娩的127例会阴切开缝合术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会阴切口愈合的好坏与产道感染、会阴体瘢痕、会阴水肿、产道裂伤、缝合材料、缝合技术、消毒剂的选择等有关,与妊娠周数、产妇年龄无关。结论提高会阴切口愈合率,重点在于产前及时治疗阴道炎症,加强助产人员能力建设,选择刺激小的缝合材料并重视产后切口护理和健康宣教工作。

  • 标签: 伤口愈合不良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6年10月-2010年8月间我科收治的32例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和病人进行随访,找出骨不愈合的原因、治疗方法和结果。结果骨不愈合发生的主要原因有骨折类型及局部损伤情况、手术对骨折周围软组织的破坏、内固定不确切和术后功能锻炼方法不当等。结论可靠的内固定、术中软组织的保护以及合理的功能锻炼是避免肱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骨不愈合的重要措施;骨不愈合一旦确诊应早期手术以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肱骨干骨折 骨不愈合
  • 简介:摘要骨折愈合经过血肿期、机化期、骨痂期3个重要阶段,是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影响骨折愈合存在诸多因素,其中应力与微动是主要的因素,两者既是独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应力能产生微动,同时微动能改变应力1。应力与微动对骨折愈合不仅需要骨折端良好的接触,骨折周围基本的血运,而且力学和微动在骨折愈合的过程中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

  • 标签: 骨折愈合 应力 微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复发角菜酸酯栓在肛裂术后创面愈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肛裂术后患者设为研究参与对象,共60例。患者均于2015年1月份到2015年12月份在笔者医院进行治疗。以随机的方式分成对照组(n=30)以及实验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同时应用复发角菜酸酯栓进行治疗。评价患者术后创面的愈合情况。结果相应的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例数为29例(96.7%);对照组的总有效例数为22例(73.3%),组间数据的比较经χ2检验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的愈合情况以实验组最为理想,相关指标(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生长时间以及祛腐时间)与对照组数据的比较经T检验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肛裂术后患者取复方角菜酸酯栓进行治疗,对创面的愈合有积极意义,且无不良反应,可推荐。

  • 标签: 复方角菜酸酯栓 肛裂 术后 创面愈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铝碳酸镁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铝碳酸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的优级成熟率均显著提高,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结论铝碳酸镁能够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胃溃疡愈合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铝碳酸镁 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 愈合质量
  • 简介:摘要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导致肺卫功能失调,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对于普通感冒大多可自行痊愈,但对于体虚患者,且反复使用解热止痛药物后大量出汗、病情反复、迁延不愈,则表现为气虚夹湿证型。我院中医科在门诊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气虚夹湿证体虚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补中益气汤和羌活胜湿汤加味治疗气虚夹湿证的患者,疗效显著。治疗方法及疗效补中益气汤和羌活胜湿汤加味治疗,水煎服,三剂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痊愈58例,占96.7%,显效2例,占3.3%,显效2例复诊1次后痊愈,有效率为100%。补中益气汤和羌活胜湿汤加味在治疗气虚夹湿型感冒疗效确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和意义。

  • 标签: 补中益气汤和羌活胜湿汤 加味 气虚夹湿型感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酒精浸剂湿敷治疗及护理外伤闭合肢体肿胀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01月至2017年07月,我科收治闭合性骨折伴肿胀患者68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34例患者在常规采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药酒精浸剂湿敷局部软组织,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出现过敏不适者停用;对照组34例不采用任何外敷药,常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软组织肿胀、疼痛情况。结果治疗组中药酒精浸剂湿敷3~4次后,局部软组织肿胀减轻、疼痛减轻、敷药4~5天肿胀基本消退、疼痛消失,有效率97.1%。对照组局部软组织肿胀、疼痛,3天软组织肿胀达到高峰伴有疼痛,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酒精浸剂湿敷对闭合性骨折软组织肿胀患者有活血化瘀、消肿理气止痛的作用,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易于接受。

  • 标签: 中药酒精浸剂 湿敷 下肢闭合性骨折 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对疫苗接种的安全影响因素与合理应用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方法介绍预防接种的安全影响因素、异常反应的鉴别处理与合理应用疫苗、防范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等方面的内容。结果疫苗接种的安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疫苗自身、疫苗使用情况、个体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结论针对疫苗接种的诸多安全影响因素,必须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合理应用,保证疫苗接种的安全

  • 标签: 疫苗接种 安全性 影响因素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西药在临床中合理运用的安全以及其应对的策略。方法将我院加强临床用药管理前后的96张处方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实施药物管理前作为对照组,实施药物管理后作为观察组,各48例。对其中不合理用药的处方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讲不合理用药进行分类,找出其中的原因从而采取有针对的应对策略。结果观察组的不合理用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当前对于西药的临床应用,医院的人员要坚持用药原则,制定出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临床用药的管理。加强对医务人员对于药物知识的培训,逐步的提升在临床用药中的科学以及合理性,从而提升临床的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

  • 标签: 西药 临床合理用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笔者将近年来国内医院用药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院用药现状提出相关改善措施,现将其整理如下。

  • 标签: 临床用药 合理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合理用药安全与管理措施的开展措施。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0例,实施两种不同的用药管理模式,观察两组用药不良事件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用药不合理发生率4%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6%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时选取针对用药安全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性。

  • 标签: 心内科 合理用药 安全性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并总结应对策略。方法抽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中药治疗的30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用药安全并总结应对策略。结果本次研究病例中发生不良反应158例,发生率为5.26%,发生原因分别为药物剂量用法错误48例(30.4%);中药炮制欠缺24例(15.2%);未实施辨证论治48例(30.4%);中西药联用不当28例(17.7%);其他16例(10.1%)。结论加强临床中药的合理应用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避免发生医患冲突,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对提高临床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药 临床用药 合理用药 安全性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研究西药在临床应用上的用药安全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至今在我中心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0例使用西药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针对患者用药情况及用药安全性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采取相关措施,观察其效果。结果根据分析研究表明,实施西药临床使用合理性相关应用措施后,对比使用措施前发生安全事件的情况较少,且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针对西药的合理用药有助于提高用药安全,同时也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西药 合理用药 安全性应对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瘢痕愈合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87名,术后29名产妇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瘢痕愈合治疗,作为结合组;29名产妇使用中医治疗方法进行瘢痕愈合治疗作为中医组;29名产妇使用西医治疗法继续拧瘢痕愈合治疗作为西医组。统计每组产妇瘢痕愈合的时间,并将统计结果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α=0.05。结果结合组产妇的瘢痕愈合时间为10±1.2天,中医组为15±1.4,西医组为13±1.6,χ2检验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快速的使剖宫产术后瘢痕愈合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6期
  • 机构:发表于国际杂志《PLoSON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曼切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40位志愿者进行研究,揭示了电刺激如何加速伤口的愈合。皮肤伤口愈合较慢一直是全球科学家们研究的一大挑战,每年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都会花费10亿英镑来治疗那些患慢性创伤的患者,比如下肢或糖尿病溃疡等,一旦伤口无法愈合就会变成慢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根据超声声像图特点将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患者根据缺陷的特点分为三型实非均质型30例(52%),混合回声型16例(27%),类囊肿型12(21%)。结论超声能准确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剖宫产术 伤口愈合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的992例剖宫产术病例,其中13例发生切口愈合不良,发生比例1.3%。结果孕妇体型肥胖、妊娠合并贫血、术后进食不佳、产程延长、阴道检查及肛门检查次数多、破膜时间长、手术时间长、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多种因素影响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的愈合,造成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及感染。结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在孕期注意预防肥胖,术前积极纠正贫血,产程观察过程中阴检查及肛查不要过于频繁,胎膜早破要及时处理,手术操作轻巧、准确,尽量减少组织挫伤,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围术期静滴抗生素,术后加强营养,加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护理。

  • 标签: 剖宫产 横切口 感染 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