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应用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 FT3、 FT4、 TSH与 T3、 T4)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19年 3月~ 2020年 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 30例,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15例为甲亢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 15例为甲减组,同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 15例为对照组,对三组甲状腺功能五项指标检测结果及临床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结果:甲亢组研究对象甲状腺功能五项结果中除去 TSH 值外,其余四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P< 0.05),而 TSH 值低于对照组 (P< 0.05);甲减组研究对象同样除 TSH 值外,其余四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而 TSH值高于 对照组 (P< 0.05)。临床诊断符合率差异对比不明显 (P> 0.05), TSH、 FT4 、 FT3 是敏感指标。结论:甲状腺疾病应用甲状腺功能 5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临床诊断与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诊断符合率较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经卡马西平与加巴喷丁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66例,入院时间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3)与联合组(n=33),给予对照组患者卡马西平治疗,联合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加巴喷丁治疗,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疼痛评分在治疗前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联合组治疗后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2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联合组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联合组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经卡马西平与加巴喷丁联合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中枢性疼痛,用药后不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追踪护理模式对宫颈癌放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1-2022.12月,1年内放化疗的84例宫颈癌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和观察组(42例,实施追踪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HAMA焦虑评分、HAMD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放化疗患者实施追踪护理模式效果更佳,可以显著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有较高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凝血思想检测分析前标本采集处理以及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方法:将我院检验科的1600份血液样本检测资料中,使用随机抽选的方式,选择分别放置了1h(n=60)、2h(n=60)、4h(n=60)的样本。分别采取3000转/min下离心处理,分别处理5min(n=60)、10min(n=60)、15min(n=60)的样本,以及已经出现了溶血的样本,以及没有出现溶血的样本各60份,通过比较和分析,这三种采集处理条件下的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结果:标本不同放置时间对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放置了4h的血液样本中凝血酶时间检测结果与小于放置2h的样本相比明显减少,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则明显大于放置2h的样本,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血液样本的采集与处理的过程中,受检样品放置的时间、离心时间等,都会对实际的检测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该,因此为了保证检验科凝血四项检测的准确性,检验人员应当高度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袋鼠式护理应用母婴分离新生儿后于母乳喂养促进中的临床表现。方法:在妇产科医院2023年1月~2023年4月办理入院的产妇,在其分娩后选择280例母婴分离的新生儿。本次选择的研究对象会以电脑筛除法进行分组,比较对照组(140例,新生儿常规护理)、观察组(140例,袋鼠式护理)母乳喂养情况与神经行为情况。结果:对照组首次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与首次母乳喂养时间等数据值远不如观察组,对照组一般反应、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等分值均不及观察组一般反应、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等值,双方相关项目评分差值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母婴分离的新生儿,以袋鼠式方法作为护理手段,对新生儿母乳喂养促进效果显著,同时母婴分离新生儿神经行为也在持续护理中得到改善,所以袋鼠式护理对母婴分离新生儿健康成长的意义极为重大。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量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湖南省汨罗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30例母婴分离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添加健康信念模式。比较两组泌乳始动时间、产后3天泌乳量、产后3天内乳房肿痛发生率、产后第3天的焦虑情况、产后42天的纯母乳喂养。结果干预组泌乳始动时间较对照组提前、产后3天干预组泌乳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产后3天内心理状态和特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干预方法对选择剖宫产的母婴分离产妇而言是有效的干预模式,能够促进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行为。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在腹腔镜下组织结构分离技术(component separation technique, CST)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0例行腹腔镜下组织结构分离技术间质瘤局部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组织结构分离技术手术,所有病例均是生长于胃壁的单一肿瘤。术中术野稳定、清晰,无肿瘤破裂,无中转开腹手术。术后病理报告示间质瘤。中位手术时间 64(48~92) min,中位失血量 38( 22~105) 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 5( 4~7) d。术后 1 例患者发热,经对症治疗后治愈。术后随访12个月,无局部复发病例,无穿孔,出血等相关术后远期并发症。结论: 应用组织结构分离技术行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新颖、可行、术后并发症少,可广泛应用于胃部间质瘤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微滤膜分离技术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在我疾控中心 76 份阳性微生物待检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38 份,对照组采用常规平板培养方法进行微生物检测,而实验组采用微滤膜分离技术进行微生物检测,分析两组检测方法的应用效果。 结果 实验组采用微滤膜分离技术检测微生物的应用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平板培养方法检测微生物的应用效果。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中应用微滤膜分离技术有着十分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检测时间,而且还可以减少微生物培养期间污染风险的发生。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患者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分离情况及耐药性分析。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6月某三甲中医院儿科呼吸道标本分离流感嗜血杆菌375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同时检测β-内酰胺酶。运用WHONET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以低龄段儿童为主,症状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冬春季节常见。375株流感嗜血杆菌对美罗培南敏感率为99.8%,对氯霉素有很高敏感性,敏感率为95.1%。对酶抑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率分别为71.2%、53.1%。对氨苄西林有较高耐药率,耐药率为84.6%,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64.2%。结论 由于儿童群体的特殊性和选择用药的局限性,临床医生应根据医院细菌耐药监测数据经验性用药,并及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调整用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简介:摘要:目的: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是指肠造口处黏膜与腹壁皮肤的缝合处发生分离,属于肠造口手术后的早期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术后1-3周,多见于造口肠壁黏膜部分坏死、造口黏膜缝线脱落、腹压过高、伤口感染、营养不良、长期使用类固醇药物或糖尿病患者。可表现为部分或整圈造口周围皮肤黏膜分离,导致造口袋黏贴困难、粘贴不牢,引起患者情绪不安,增加伤口感染的危险,远期可能会出现造口回缩、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