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84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间,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 42例接受常规治疗,并将其设为参照组,其余 42例接受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并将其设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 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 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前的疼痛得分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差异( 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疼痛得分与参照组的相比差异显著,( p<0.05);从复发率上对比,实验组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采取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面神经痉挛是一种影响外貌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神经功能障碍。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和临床案例的分析,深入探讨了中医护理在面神经痉挛康复中的作用和优势。中医护理采用针灸、推拿等手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面部肌肉张力,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痉挛症状。在长期康复过程中,中医护理还能够为患者提供持续的支持和调理,有助于加快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这些发现为中医护理在神经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简介:摘要:面神经痉挛是一种影响外貌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神经功能障碍。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和临床案例的分析,深入探讨了中医护理在面神经痉挛康复中的作用和优势。中医护理采用针灸、推拿等手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面部肌肉张力,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痉挛症状。在长期康复过程中,中医护理还能够为患者提供持续的支持和调理,有助于加快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这些发现为中医护理在神经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通过中医辩证对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测定,探究慢性肾小球疾病中医分型与甲状腺素之间的联系。方法选择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之间在我院进行就诊的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共100例,依据患者慢性肾小球疾病分期情况进行分组,为患者进行中医分型。结果在26例甲状腺功能水平异常患者当中,被诊断为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及减退综合征其中血清T3降低6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脾肾阳虚型3例,次要表现为脾肾气虚型2例;血清T3、T4均降低3例,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脾肾阳虚型各1例。结果对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进行中医分型,能有效把握患者实际身体情况,起到对症下药的效果,且中医药以调理为主,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从而替代了激素的刺激作用,患者的副作用降低,值得在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人慢性疾病预防的中医健康管理方法。方法:在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选取本社区的100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老年人的身体状况都不相同,统一使用中医健康管理方法并且记录慢性疾病的预防情况,所有老年人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结果:在100位研究对象中使用中医健康管理方法得效果十分明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慢性疾病,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进而可以降低发生慢性疾病的可能。结论:在预防老年人慢性疾病时使用中医健康管理有着很好的效果,可以有效地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其带给老年人的影响,抑制慢性疾病并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单双号分发法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与中医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及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取中医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对脊柱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6月到2022年12月期间的58例脊柱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实验组采用中医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在腰痛程度、腰部活动度、晨僵程度、晨僵持续时间等方面改善显著(P<0.01);实验组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86%(P<0.05)。实验组患者在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等方面的评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医护理能有效改善脊柱疾病患者的腰痛程度、腰部活动度、晨僵程度、晨僵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进一步提高脊柱疾病患者的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等生活质量,值得更广泛的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针灸与中医内科辨证论治思维模式之间的差异,从而促进中医内科辨证论治思维及针灸护理的发展。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的28名中医内科医护人员通过调查问卷了解针灸与中医内科辨证论治思维模式之间差异的了解,调查内容包括针灸与中医内科辨证论治思维是否有区别、针灸知识掌握程度、中医内科辨证论治掌握程度。结果:中医内科医护人员对于针灸与中医内科辨证论治思维模式差异的看法中认为有较大差异的有6人,百分比值为21.43%,而认为差异较小的有9名,百分比值为32.14%,认为无差异的人数最多达到13人,百分比值为46.43%。调查结果显示,内科医护人员整体上内科辨证论治思维模式对各项指标作用评分高于针灸对各项指标的作用评分;具体来说内科辨证论治思维模式药物干预作用评分(13.42±1.89)分、饮食行为作用评分(14.12±2.19)分、生活起居作用评分(10.90±1.67)分、中医养生作用评分(14.43±2.14)分、康复干预作用评分(16.57±3.18)分;而针灸思维模式药物干预作用评分(8.21±1.20)分、饮食行为作用评分(9.42±1.47)分、生活起居作用评分(7.65±1.02)分、中医养生作用评分(12.31±2.43)分、康复干预作用评分(14.52±1.14)分,可见内科辨证论治思维模式较针灸思维模式作用程度更大。结论:针灸思维模式与中医内科辨证论治思维模式在临床上的应用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内科医护人员对于针灸与中医内科辨证论治思维模式之间的差异了解较少,因此需要结合培训及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针灸及内科辨证论治思维模式相关知识的了解,从而为提高中医内科患者的诊治效果形成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电针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一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是实验组(n=50),一组是对照组(n=50)。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中医电针治疗和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自主排便次数。结果:采取治疗措施前,两组患者自主排便次数接近(P>0.05);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自主排便次数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电针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能够改善患者便秘症状和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