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氯氮平治疗帕金森病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主要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期间接受的3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例,两组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氯氮平治疗,对照组使用金刚烷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异动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运动功能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37.50%的发生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结合基础药物治疗帕金森病左旋多巴胺诱导的异动症有显著效果,可改善患者异动症,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且不良反应较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中晚期帕金森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多巴丝肼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拉克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HAMD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一年后,实验组的HAMD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运动功能、精神以及心理等方面均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炉甘石洗剂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4月于我院儿科诊治的90例小儿手足口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静滴利巴韦林针剂10~15mg/kg,1次/d,并给予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组等辅助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原则基础上,给予炉甘石洗剂涂抹受累的手心、足底及臀部病变皮肤,3次/d,出汗较多者可适当增加涂抹次数。记录、比较两组患儿体温变化、皮疹消退时间及疗效等情况。结果①观察组的显效率为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1%(P<0.05),观察组的退热总有效率为95.6%,与对照组的91.1%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皮疹消退方面,观察组的显效率为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2%(P<0.05),观察组的退疹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4.4%(P<0.05)。③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炉甘石洗剂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型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本科室检查的结核病患者共38例,设定为检查组1,选取单一耐药结核病患者共38例,设定为检查组2,选取多重药结核患者共38例,设定为检查组3,然后选取健康者共38例,设定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痰液标本进行检测MTB-L并进行结果对比。结果分析MTB-L检测情况,检查组1、检查组2、检查组3和对照组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20(52.63%)、27(71.05%)、34(89.47%)、1(2.63%)。检查组3的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组2的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检查组1和对照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组1的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比较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B-L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人,无论单一耐药还是多重耐药都显著增加阳性率的检测,MTB-L的检测有助于结核病的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腹泻病95例,随机分成A組(治疗组)和B组(对照组),A组(治疗组)50例,B组(对照组)45例;A组(治疗组)在B组(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B组(对照组)予单纯的常规治疗。结果A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B组(对照组)总有效率71.11%,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应用于小儿腹泻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帕金森患者应用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照组和对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多巴丝肼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多巴丝肼的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相比于对照组的76.67%,观察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丝肼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显著,相比于单用多巴丝肼,患者的各项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巴韦林配合锡类散用于手足口病患儿口腔疱疹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86例合并有疱疹性咽峡炎的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94例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采用利巴韦林配制液清洗口腔后,疱疹面喷雾锡类散粉剂。对照组在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后,疱疹面涂以金霉素软膏,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7.6%和81.2%,治愈时间分别为(5.12±1.85)d和(8.56±1.34)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巴韦林配合锡类散用于手足口病患儿口腔疱疹的护理,可有利于溃疡面的修复,提高口腔护理的效果,既可促进食欲,又明显缩短疗程,且用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普通型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标准的100例手足口患儿按区组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采用,退热,补液等对症处理,治疗组采用炎琥宁按5~10mg/kg/d,加入5%葡萄糖液50~100ml,静脉滴注,利巴韦林10~15ml/kg/d,加入5%葡萄糖液50~1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10~15ml/kg/d,加入5%葡萄糖液50~1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两组治疗七天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儿,体温情况,皮疹消退情况。结果从发热,皮疹消退情况观察,统计资料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普通型儿童手足口病有明显退热及改善症状作用,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草分枝杆菌协同化疗药物治疗涂阳结核病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对200例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草分枝杆菌加化疗组(治疗组)100例,单纯化疗组(对照组)100例。治疗组方案,利福喷丁、丙硫异烟胺、力克菲痰、左氧氟沙星。对照组除不用草分枝杆菌外,其他药物的用法、剂量、疗程与观察组相同,两组同时服用保肝药物预防肝脏损害。结果本次观察结果为草分枝杆菌治疗组痰菌阴转率97%,病灶吸收好转率97%,临床治愈率96%,对照组痰菌阴转率75%,病灶吸收好转率81%,临床治愈率81%。两组以上各项指标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15%,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的治疗在化学疗法的基础上与免疫疗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案是可行的。在复治肺结核病人的治疗中,草分枝杆菌加化疗方案优于单纯化疗方案。论
简介:目的了解湖州市老年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分布特征,发现在湖州市老年患者中的结核菌主要流行株。方法应用VNTR分型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中具有多态性的13个位点。通过聚类分析对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65例老年结核病患者中,结核分枝杆菌共分4型,其中Ⅰ型占64.6%,Ⅱ型占15.4%,Ⅲ型占3.1%,Ⅳ型占16.9%。结论Ⅰ型结核分枝杆菌菌株为湖州市老年结核病患者的主要流行株。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小儿手足口病中运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该种治疗措施的实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于本院儿科住院部就诊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128例,根据统计学随机原理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每组各64例。参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治疗方法,选用利巴韦林注射液(俗称病毒唑)5-10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予以静脉滴注,治疗组则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炎琥宁注射液(5-8mg/kg)混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进行静脉滴注处理,治疗两周(14d)。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参照组患儿的热退时间、手足、口腔皮疹的消退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明显高于治疗组患儿,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中选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的治疗手段,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早日恢复患儿身体健康。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腹泻病95例,随机分成A組(治疗组)和B组(对照组),A组(治疗组)50例,B组(对照组)45例;A组(治疗组)在B组(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B组(对照组)予单纯的常规治疗。结果A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B组(对照组)总有效率71.11%,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应用于小儿腹泻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市某郊县体检人群开展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流行现况。【方法】于2016年9-12月份,共调查3258例参加体检的40岁及以上居民,利用免疫胶体金法对上述人群进行Hp感染的血清学筛查,并开展问卷调查,估计当地居民的Hp感染率。【结果】该郊县调查人群Hp总感染率为28.0%(95%CI:26.5%-29.5%)。其中,男性为31.5%(95%CI:29.1%-33.9%),女性为25.2%(95%CI:23.2%-27.2%);年龄70岁及以上人群的Hp感染率最低,为24.1%(95%CI:20.9%-27.2%);吸烟者Hp感染率为35.4%(95%CI:32.2-38.7),非吸烟者为25.3%(95%CI:23.6-27.1);饮酒者Hp感染率为32.3%(95%CI:28.9-35.7),非饮酒者为27.0%(95%CI:25.3-28.8)。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吸烟者与非吸烟者、饮酒者与非饮酒者的Hp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调查郊县人群的Hp总感染率略低于其他地区,男性、吸烟、饮酒及年龄50岁以下人群的Hp感染率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唾液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及植物乳杆菌三联活菌制剂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180例Hp阳性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临城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益生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三联疗法治疗,益生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益生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临床疗效,Hp根除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益生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44%vs8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组患者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vs81.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生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4.44%vs35.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唾液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及植物乳杆菌三联活菌制剂联合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