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区学生群体包虫病、结核病、艾滋病、乙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知识基线水平,为全面提高农牧民对重大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深入推进健康西藏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入户调查面的面交流询问的方法对全区通过随机抽样所确定的4所学校400人(西藏农牧大学、日喀则市第二高级中学、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中学、山南桑日县白堆乡小学)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录入采用统一的Epidate表格进行双人双录入,保证数据录入的准确性。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结核病、乙型肝炎、包虫病、艾滋病的总体知晓率分别为48.40%、39.40%、51.20%、36.63%,高中生对结核病、乙型肝炎、包虫病、艾滋病的总体知晓率分别为58.00%、50.40%、52.80%、58.38%,初中生对结核病、乙型肝炎、包虫病、艾滋病的总体知晓率分别为47.20%、56.40%、60.00%、56.63%,小学生对结核病、乙型肝炎、包虫病、艾滋病的总体知晓率分别为42.2%、51.4%、50.6%、38.38%。结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区农牧民以及学生群体重大传染病的知晓率,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强重大传染病的防治与宣传工作。
简介:目的掌握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简称延边州)居民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和变化趋势,评价延边州卫生相关政策和慢病防控项目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延边州18岁以上成年人(3568)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结果延边州成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脑卒中、血脂异常标化患病率为分别为23.4%、4.3%、5.0%、3.5%、5.0%;慢性病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01),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脑卒中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年龄大、超重、肥胖、饮酒、血脂异常是延边州成年人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在农村居住与身体活动成为慢性病的保护因素。结论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是延边州主要的健康问题,应依据目前患病率及影响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控制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及时掌握动物间鼠疫疫情,为预防控制动物和人间鼠疫发生与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的要求在科尔沁右翼前旗3个鼠疫监测点开展鼠疫监测。结果通过系统的监测,捕获黄鼠388只,平均密度为0.88只/hm2,雌雄比例为11.28,剖检雌性鼠胚胎率为97.64%。捕获10只黑线仓鼠和3只仓鼠,捕获率分别为4.33%和23.07%。检出98匹蚤,蚤指数为3.92。探黄鼠洞80个,蚤指数为0.188。病原学检验结果均为阴性。在388份黄鼠股动脉血中发现了1份鼠疫F1抗体阳性血。结论此次监测打破了科尔沁右翼前旗34年来未发现阳性的记录,充分证明了在科尔沁右翼前旗境内鼠间疫情的存在。因此,鼠疫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
简介:目的探讨30年间大理州白族自治州青少年体质发展的变化趋势,为更好地开展青少年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1985、1991、2000、2005、2010和2014年大理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对7~12岁小学阶段及13~18岁中学阶段青少年身高、体重等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年间,无论男生、女生,汉族、白族在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的身高、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小学阶段的胸围及体质指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中学阶段的胸围除男生和白族,体质指数除男生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机能指标肺活量除小学阶段汉族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代表速度、耐力的指标50米跑、50米往返跑、800米、1000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反映柔韧性的仰卧起坐及坐位体前屈,除小学阶段仰卧起坐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调整策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西藏自治区麻疹流行特征,为麻疹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5年西藏自治区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5年间西藏共监测麻疹病例1895例,年发病率在0.71/10万~31.33/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10.16/10万。男性病例数(1099,57.99%)多于女性(796,42.01%),病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5岁(1270,67.02%),病例职业主要以散居儿童为主(1283,67.70%)。2010-2015年间麻疹疫情共出现两次高峰,分别是2011年(22.81/10万)和2015年(31.33/10万),每月均有麻疹病例发病,病例数较多的月份是3-6月(1618,85.38%)。西藏7个地(市)均有麻疹发病,其中以那曲地区麻疹病例数量最多(1326,69.97%),阿里地区病例数量最少(12,0.63%)。结论2010-2015年间西藏自治区麻疹病例发生数量较多,应加强免疫接种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石林彝族自治县2013-2022年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追溯2013-202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石林彝族自治县人间布鲁氏菌病的相关资料,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地区、人群和时间分布以及病因等特征。结果:2013-2022年间石林彝族自治县累计531例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年平均发病率21.08/10万,以奶山羊为主要传染源,2021年发病率最高(61.77/10万),不同年度发病率差异显著(P<0.05);男性发病率17.34/10万,女性发病率11.09/10万,性别年均发病率差异显著(P<0.05);30~69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多(84.56%),年龄组发病构成差异显著(P<0.05);农民发生布鲁氏菌病的几率最高(91.96%),职业构成差异显著(P<0.05);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9月(71.31%);年均发病集中在西街口镇(42.48/10万)、石林街道(31.90/10万)和鹿阜街道(25.82/10万),乡镇年均发病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石林彝族自治县仍面临严峻的布鲁氏菌病疫情防控形势,需联合多部门开展防控措施,完善牲畜和销售市场管理,增强重点职业人群的防护意识。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区农牧民包虫病、结核病、艾滋病、乙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知识基线水平,为全面提高农牧民对重大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深入推进健康西藏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入户调查面的面交流询问的方法对全区通过随机抽样所确定的7个乡(镇)的农牧民350人进行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调查数据录入采用统一的Epidate软件进行双人双录入,保证数据录入的准确性。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农牧民对结核病、乙型肝炎、包虫病、艾滋病总体知晓率分别为37.60%,52.17%,58.57%,63.75%。结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区农牧民重大传染病的知晓率,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强对重大传染病的防治与宣传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40岁以上人群翼状胬肉的患病率情况,比较旗县常住居民与乡镇苏木农牧民的翼状胬肉患病情况,摸索翼状胬肉的患病原因,以便更好地服务农牧区百姓。方法2010年5月~2011年4月,采取整体随机抽样法在准格尔旗对40岁以上的5913人群翼状胬肉调查。结果5707人实际应答,其中旗县2921人,男1563人,女1358人;乡镇苏木2786人,男1499人,女1287人。共发现旗县翼状胬肉患者259人,患病率8.87%;乡镇苏木患者288人,患病率10.34%。翼状胬肉患病率以年龄在五六十岁的人群较为明显。结论翼状胬肉的患病率高低与年龄、风沙与紫外线的刺激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