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一、学习经历——青少年扎根家乡民族音乐土壤的自觉意识张天彤(以下略称“张”):初次听到您的名字,是在1998年的11月份。我当时旁听中国音乐学院为“明星班”开设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这门课。在讲到民歌部分时,任课老师为我们播放了《亲圪蛋下河洗衣裳》《会哥哥》两首山西左权民歌的录音。我记得当时在场的众明星以及我本人立刻被这酣畅、质朴、宽厚、泼辣并带有浓郁晋中风格的歌声吸引住了,大家都迫切地想知道这么动听的歌声是由谁唱出来的。课堂上老师为我们介绍这首歌的演唱者叫“刘改渔”,播放的录音是上个世纪50年代录制的。于是“刘改渔”这个名字便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这些年来,我在学习和教学中会接触到一些印有“刘改渔演唱”字样的教材和音响资料。这次我有幸在山西左权文化部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评委席上见到“刘改鱼”的名字,开始时我还怀疑这两个名字是不是一个人。
简介:比赛开幕式后的宴会上,我正好坐在钢琴大师魏森伯格(AlexisWeissnberg)旁边。席间有几位显然不是选手的年轻人绕过了所有的中外评委,径直走到魏森伯格身边。他们手持比赛纪念册及魏大师录制的CD请他签名。魏森伯格是外国评委中最早一个到达北京的,一下飞机就宣布要连睡54个小时来倒时差。果然他一连数日足不出户,但直至比赛开始后的若干天里,他的身体和精神状况似乎还是不太好。我和周广仁先生暗暗发愁,这种状态怎么访谈?周先生为难地说:“他讲话的声音这么小,讲话又快,我简直听不清他说话。连他的‘大师班’我都怕翻不出来呢。”12月9日,评委集体游览长城,魏大师也兴致勃勃地参加了。那天天气晴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