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意”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围之一。“意”的理论源远流长,它最先并非出现于画学著作中,而是出现在哲学领域里,在古老的《周易》中就曾提出“圣人立象以尽意”,取象以表意为目的。《庄子》篇中云:“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就是说前者是工具,后来是目的,不能拘泥和执着于工具的“言”,而忘却了“得意”的目的。“意”作为美学范畴一经提出,势必会影响到绘画领域,在中国古代画学中,对“意”的研究历代论者众多,各家各派之论虽皆大同存小异,释解仍有不一,这就导致后人对“意”的含义的认识或宽泛或朦胧不清。在中国美术史上比较完整的绘画理论著作中,首次提出“意”的是魏晋南北朝时的画论家谢赫和姚最。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说刘顼的画“用意连绵”,姚昙度“天挺生知,
简介:在欧洲油画艺术走过600年的历程并已发展到相当高度而要从艺坛中心转向边缘的情况下,中国的油画艺术是否还有继续发展的空间?这是油画家们最为关心的课题。特别是在前几年,西方艺术界有着"绘画已经死亡"、架上绘画消亡论等说法,曾经引起我国一些艺术家的困惑和迷茫。且不论在西方这样的说法是否正确与客观,是否仅是西方一些业内人士的片面观点;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油画艺术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状况,上述观点是否适用,则要由我国精神文化的需要来决定。我十分同意靳尚谊所说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否能延续下去,取决于两点:一是这种艺术在中国土地上还有没有自身成长和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