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青海湖》一九八五年第八期发表了邢孔荣同志的《论鲁迅的创作生涯》一文,作者提出的一个命题是:“重新认识鲁迅先生是历史的必然。”并且说:“如果我们这一代人不这样做,下一代人也会这样做,客观上,为时已经过晚了。”为亡羊补牢起见,作者决定自己来“重新认识鲁迅先生”。显然,这是关系到对鲁迅重新评价问题的大题目。我想,本着“自由讨论”的精神提出些不同看法。
简介:
简介: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徐志摩是现代诗人。徐志摩的诗作连同他的爱情婚姻故事至今在国内广为流传。鲁迅和徐志摩这样两位同时代的著名人物,生前却两不相能,互无交往。鲁迅甚至与徐志摩所属的新月派一直处于对立状态。其起因何在呢?
简介:是他!正是他——《一面》中的鲁迅先生,依然是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雨长的头发,穿着牙黄羽纱长衫,手里还捏着一枝黄色的烟嘴……在《一面》中读到的鲁迅先生,竟会在这前往上海的列车上相见!
简介:<正>内山嘉吉、奈良和夫为了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共同撰写的《鲁迅与木刻》一书,已于一九八一年六月,由研文出版社(山本书店出版部)出版。全部的装帧由内山嘉吉亲自设计。这是日本研究鲁迅与美术木刻方面不多见的新书。内山嘉吉自三十年代初期与鲁迅即有了亲身交往,他是内山完造的弟弟,当时任东京成城学园美术教师,由于来
简介:1987年5月,我被告知要陪同著名作家欧阳山去北京开会。会议期间,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驱车到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21号,瞻仰鲁迅故居。
简介:一、鲁迅的文人观:“国师情结”与“师爷风骨”初读鲁迅,得到的第一印象是他是一个颇好“笔战”的文人。的确,作为一个个体,他不得不在生活中与社会与他人发生交流和碰撞;转化为理论,便形成了他典型的价值观与人生追求。自古以来,文学与政治便纠结在一起。知识阶层似乎更是天然地与政治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几千年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中的许
简介:近年来,“萧红与鲁迅”变成了一个暧昧而意味深长的话题.在2006年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前后谈论了一阵;眼下,萧红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这一话题又热闹起来.无论纸媒还是网络,不断有人撰文轻佻追问“鲁迅和萧红是啥关系”(见叶细细:《鲁迅和萧红是啥关系》,《中外文摘》2010年第5期).
简介:江门人不会忘记:于世纪之交的1997年6月份,全国性的《鲁迅与21世纪》学术讨论会就在江门召开。
简介:我在北京参加过鲁迅诞辰100周年110周年的纪念活动,亲聆过胡耀邦、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报告,记忆犹新。现在.鲁迅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日又到了,但愿中央领导再作关于学习鲁迅、研究鲁迅、宣传鲁迅的指示,号召全国人民用实际行动来缅怀鲁迅,发扬鲁迅精神,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简介:从第五期开始“理论批评”栏目易名为“渤海论坛”。重新命名与渤海大学的协办有关,这所大学发展与繁荣学术的理想不仅与“理论批评”这个栏目而且也与《当代作家评论》的办刊宗旨相契合。我们作这样的尝试,亦期待在与大学的衔接中调整学术期刊的办刊方式。我们并不偏安一隅,如钱钟书先生云:“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渤海”乃庄子逍遥游的北溟之地,愿天下鲲鹏展翅。
简介:竹内好的《鲁迅》与李长之的《鲁迅批判》有着深刻的精神渊源。共同的"文学立场",奠定了竹内好与李长之精神相遇的内在契机。竹内好深受李长之思想的影响,也创造性地改写和发展了李长之的思想。李长之的《鲁迅批判》是竹内好《鲁迅》的中国蓝本,构成了竹内好超越自己思想的精神标尺和力量。
简介:<正>北京鲁迅博物馆陈列部设计制作的《鲁迅生平展览》,于八月十六日开幕。这是自1986年底陈列厅改建、扩建工程施工后,重新设计陈列的一个小型的鲁迅生平展览。在新陈列厅未建成之前,利用馆内原有的近200平方米的报告厅,举办该展览,解决了
简介:目前关于鲁迅初到广东的情况和心态,因为保留下来的直接资料很少,基本依据的是他本人在《通信(致李小峰)》、《答有恒先生》、《怎么写》、《在钟楼上》、《通信(并Y来信)》等文章中的自述,在这些文章中鲁迅重点谈了自己是如何被绑架、利用和扭曲的。
简介: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少年时期,他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求学时,因为认真学习,第一学期就考了好成绩,当时学校奖励给他一枚金质奖章。拿着金光闪闪的奖章,少年鲁迅陷入了沉思,最终,他决定拿金质奖章来换取更有用的东西。
简介:马来西亚著名作家江天先生从遥远的南国寄来了《鲁迅赞》,该诗集由马来西亚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出版。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这装帧精美的书籍,饶有兴趣地想领略一下异国诗人对鲁迅的观感。很快地我就被这些感情真挚的诗章吸引住了,它拨动着我的心弦。它把生活在两个国度里的鲁迅爱好者的心交织在一起,真使我有天涯若比邻的感觉。这不仅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
简介: 2006年9月25日,是鲁迅先生诞辰125周年,10月19日是鲁迅逝世70周年,7月4日是鲁迅任教厦门大学80周年.……
简介:把鲁迅的小说放到今天的后现代语境中,我们发现它先锋而前卫.我们在先锋作家作品中看到的所谓'叙事实验'、'语言狂欢'等等,在鲁迅那里就有.鲁迅在现代文学的奠基时期发出的声音,抵达遥远的今天,依然清新而鲜活.这也许是说不尽鲁迅的奥妙之一.
简介:译者按:初阅鲁迅的《藤野先生》,或许每个人都会被文中的“日暮里”之站名所吸引、所迷惑。作品中的主人公“我”也不例外,他对十几年前去仙台时曾路过的很多车站中,不是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两站吗?道理很简单,因为“暮里”一词给人的视觉效果和想象激发力是很大的。
简介:<正>如果乔艾斯,福克纳,西蒙等人的文字源自传统,都发展出特异的现代面目,我们自元、明以来的“四大奇书”、“三言”、“二拍”等出现,而在万历年间达到高峰的“人情物理”小说的写实文体,它的观点和心灵,因为走过了三百余年的时空,有没有发生过基本上的改变,触生了新的动机,演变出新的现象呢?回看这一段历史过程,要找突出点,也许只有鲁迅一人而已。
如何认识鲁迅
鲁迅作品教学
鲁迅与徐志摩
偶遇鲁迅先生
鲁迅与木刻
瞻仰鲁迅故居
我看鲁迅
萧红与鲁迅
鲁迅与江门
以鲁迅名义……
贴近鲁迅的原因——《韩国鲁迅研究论文集》序
李长之《鲁迅批判》对竹内好《鲁迅》的影响
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生平展览”简介
自我历史的遮蔽与重叙——鲁迅为何否定《鲁迅在广东》
红辣椒成就的鲁迅
读江天的《鲁迅赞》
鲁迅与厦门的往事
鲁迅小说的先锋性
关于鲁迅的仙台之行
鲁迅的叙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