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开展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功能的研究可以提高居民保护自然资源的觉悟,可以协调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从而推动自然保护区的各项保护工作。选取皖南地区12个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为对象,按照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标准计算方法,计算了选取的12个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结果表明:皖南地区森林生态类自然保护区产生了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达到23.6亿元/a,其中以固碳放氧、净化空气、保土保肥和涵养水源所形成的价值为主,所占比例分别达到54.6%、17.8%、13.8%和13.7%,充分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在维护生态稳定、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自然保护区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涵养水源 固碳放氧
  • 简介:农村基础水利设施建设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于地区农业产量的丰收与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我国,由于主客观原因使省域农田水利建设存在不平衡性,例如,同属中部地区的河南与安徽在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很大差异,河南的基础水利建设属于全国先进水平,而安徽则相对较弱。通过对河南与安徽两省水利设施建设现状的对比分析,提出财政拨款地区统筹、产权主体县乡明晰、政府区域性宏观调控等措施,以促进安徽省水利设施建设的发展。

  • 标签: 农田水利设施 比较 对策
  • 简介:  步入21世纪,人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到了中国的"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这不仅是因为"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基本的难题.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我国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尤其中国在新千年面临经济增长,就业及入世等多重挑战下,"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所必须解开的一个"结".因为中国经济的增长需要国内9亿农民居民消费需求的支撑,中国就业最主要的难点在于如何解决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而入世后最直接的冲击对象又是中国基础薄弱的农业以及收入低下的农民.……

  • 标签: 农业剩余劳动力 剩余劳动力转移 浅析农业
  • 简介:对于"火耕水耨"的理解历来有不同的观点,而比较接近实际的理解,其就是指南方山地和平原湖泊区两种生产方法,据此可知六朝江南农业发展主要体现为在湖泊山林开发基础上耕地面积的扩大,技术进步并不是六朝江南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东晋南朝时期旱作的日渐推广,对于南方的山地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六朝 江南 农业技术
  • 简介:在党的领导下,抗日战争时期皖东抗日根据地的农业互助合作运动蓬勃开展,成绩显著,特点突出。解放后,农业合作化运动在皖东大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地向前推进,200多万皖东农民群众相继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虽然皖东农业合作化运动在最后阶段出现了急躁冒进的偏差,但是从整体上看,运动的成就是主要的。

  • 标签: 皖东 农业合作化 互助组 初级社 高级社
  • 简介:采用安徽省2006-2015年期间16个地市的农业生产总值与农业生产要素的相关数据,利用莫兰指数验证了空间相关性,通过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空间计量(SAR与SEM)模型,验证了影响安徽省农业供给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1)安徽省16个城市之间的农业产出存在空间相关性,区域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促进农业的发展;(2)安徽省16个城市中影响农业供给的因素依然是劳动力、土地以及资本,安徽省应该从此三要素入手,制定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提高农业供给。

  • 标签: 农业供给 莫兰指数 空间计量模型
  • 简介:近年来,惠州市按照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制定并实施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为保证这些政策的贯彻落实,惠州市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惠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 标签: 惠州 反哺农业 政策 措施 效果
  • 简介:从国外的农业发展经验来看,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广泛的农业支持政策。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财政农业投入政策的目标和手段各有其特点,这会为我国的财政农业投入政策带来有益启示。

  • 标签: 三农 财政农业投入政策 法规体系
  • 简介:我国农业由于历史原因,国际竞争力较差,在入世之后将受到巨大冲击,农民收入有下降趋势,农村劳动力过剩现象将日益严重.面临此情况,国家应采取积极措施,减轻入世对农业的影响,并借此契机,顺利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分流.

  • 标签: 农民收入 劳动力过剩 农业政策
  • 简介:为研究河道疏浚底泥添加对土壤质量的影响,采用模拟实验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生物量C和N对不同添加比例河道疏浚底泥的响应。结果表明,河道疏浚底泥添加使土壤饱和含水率增加4.2%~14.7%,持水时间延长1d~8d;土壤养分含量及重金属含量与底泥添加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MBC)和N(MBN)分别增加15.5%~35.8%和39.8%~66.1%。底泥与土壤混合比例达到1:1时,全量Cd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二级标准,有效态Cd含量也较高,土壤MBC和MBN开始下降。因此,河道底泥添加能够改善土壤持水性能,提高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生物量,但高比例的底泥添加可能会导致土壤污染,底泥用于改善土壤质量时,需控制好添加比例。

  • 标签: 疏浚底泥 持水性能 速效养分 重金属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 简介:大学生生态美育是用生态美学的观念教育大学生,目的是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关爱生命、保护地球。生态美育的开展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以讲座、网络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等方法为辅。积极开展生态美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生态审美意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 标签: 生态美育 大学生 生态审美观
  • 简介:文章指出将生态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引入课堂教学,有助于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汇编语言课程的特点和实际教学经验,概括出几种操作性较强的方法来构建汇编语言的生态课堂,将生态平衡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

  • 标签: 生态课堂 发展 汇编语言
  • 简介:1980年代开始的生态写作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此前的几次大的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如“五四”时期的“入”性写作,1930—1940年代的阶级性写作,1950—1960年代的政党性写作和“文革”时期的领袖——集团性写作,其思维模式和表现视阈都没有跳出“人与社会”的樊篱;此后以“人与自然”为反思和表现对象的生态写作,与前几次大的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比较,是一次最富有新质、最没有重复性和最具有开拓性的转向。

  • 标签: 生态写作 非生态写作 文学史意义
  • 简介:生态课堂的主体和主人都是学生,因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不是老师展示演讲的大讲堂。生态课堂讲究学习的快慢有序,张弛有度,而不是视学生如发条,拼命地上紧和一味地加压。生态课堂是一种把学生、教师、学习

  • 标签: 构建科学 生态课堂 科学生态
  • 简介:云南文山壮族的农耕方式以稻作文化为主要特征,其稻作文化又被称为“那”文化。“那”文化反对人对自然的恶性征服,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壮族生态文明的突出表现。在“那”文化的影响下,文山壮族从物质、精神和制度各层面都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当今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那”文化对于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 标签: 壮族 “那”文化 和谐 生态保护
  • 简介:司法能动是指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或者规定较为模糊的情形下,根据具体案件发挥主观能动,合理地对法律进行解释和适用。具体到环境案件中,基于环境案件的隐蔽性、持续性等特点,如果一味适用司法克制主义可能难以解决环境问题。所以在环境案件中适用司法能动是为了更好地保证环境案件判决的合理性和解决因环境问题引发的各种社会冲突。为了保证司法的公正性,在推行司法能动的同时必须将其限定在特有的范围之内,不得僭越司法的边界。

  • 标签: 生态环境保护 司法能动 司法能动的边界
  • 简介:近些年随着生态补偿工作的逐步深人,需要在政府经济性规制手段外辅以其他方法来规范管理,比如会计手段同样可以对生态补偿实践活动特别是对其资金运动过程进行有效的反映与监督.该文介绍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定义,分析了对生态补偿进行会计核算的主体的界定、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具体内容,明确了生态补偿会计核算的主要目的是满足政府、利益相关主体和公众等对生态补偿的会计信息需求.

  • 标签: 生态补偿 会计核算 会计信息
  • 简介:自然权利,出自古希腊哲学的自然法理论,构成了古典自然法学说的要义。文艺复兴以来,“自然权利”是西方政治和法律思想的一个重要论题。所谓“自然权利”,并非指自然界的权利而是指人类的一种客观权利。英国哲学家洛克在《政府论》中对“自然权利”作了界定:“人们……生来就享有自然的一切同样的有利条件,能够运用相同的身心能力,就应该人人平等,不存在从属或受制的关系”;“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或财产。…“美国《独立宣言》对“自然权利”作了这样解释:“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有从他们‘造物主’那边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可见,自然权利在资产阶级语境中是指人的生存的最基本权利。

  • 标签: 自然权利 生态文明 状态 真值 人人平等 《独立宣言》
  • 简介:<正>(展龙,人民出版社2013年7月版)尽管朝代的更迭常伴随着血雨腥风,纵然乱离人的飘零流落每每动人心旌,乱世的历史却总有着引人入胜的魅力。易代之际士大夫的命运,是学人时常涉足的一个课题,仅明清易代的士大夫研究,就已有余英时先生《方以智晚节考》、赵园先生《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等名著,保持着恒久的学术魅力。

  • 标签: 余英时先生 心旌 生态研究 元明 赵园 政治生态
  • 简介:汪曾祺的小说注重展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侧重从爱与美的角度观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蕴涵着别样的审美特质与生态意蕴。同时,汪曾祺以其对自然的多角度观照和书写、对民间文化的诗性提炼与描摹和对家园的孜孜守望,在小说中构筑起一幅幅和谐的生态图景。

  • 标签: 生态批评 汪曾祺 小说 自然 民间 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