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根据2014年10月1日至2018年5月31日四个市场年度中美两国玉米期现价格,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两国玉米期现价格同期相关系数分别为0.92和0.86,美国玉米期现价格相关度明显高于中国,而中国玉米期现价格则出现多次交叉。美国玉米期货价格波动强于现货,但期现价格及基差波动均小于中国。收储制度改革前后,中国玉米期货相对于现货价格波动实现"由弱转强"。中美两国基差正负不一,但标准差均明显低于期现价格。在60个套保间隔交易日内,收储制度改革前后美国最优套保率均在90%以上,最高达95.26%;2014/2015和2015/2016两个年度套保绩效保持在90%左右,近两年降至75%左右。收储制度改革后,中国最优套保率明显提高,由改革前40%以下提高至改革后近60%,但套保绩效有所降低,最高套保绩效由改革前25%以上降至20%以下。因此,必须完善期货交割,推广基差点价,加大培训教育,切实提高期现市场融合度。
简介:近几年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暴跌给产业企业经营带来了巨大风险,产业企业需要将视角转向以前不太熟悉的期货领域,期货对产业企业的规避风险功能在我国产业企业还没有完全认识,大涨大跌的商品价格对产业企业来讲是“危、机”并存,只要利用了期货就能转“危”为“机”,产业企业目前参与期货不单“必要”,而且形势“紧迫”。关键词套期保值;套利;市场竞争力中国的期货市场自成立以来经过了混乱期、整顿期、恢复期,目前期货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市场成交额2007年超过40万亿,2008年成交额超过71万亿,2009年前8个月已经超过78万亿,期货上市品种已经超过20个,并初步形成了有色金属、化工、农产品、钢材等行业的产业链品种布局。尤其是今年相继推出了钢材、PVC、早籼稻3个重量级品种,为产业企业进行期货套期保值,规避市场价格变动风险提供了操作平台,产业企业参与期货运作,在当前的宏观环境下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一、从欧美等成熟市场来看,产业企业参与期货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近几年,随着全球商品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大宗商品的国际贸易定价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商品期货对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方式得到了全球产业企业的认可,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大多参考商品期货市场价格进行定价,例如全球铜的贸易基本参照伦敦远期3月期铜报价进行升贴水交易。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市场逐渐对全球的不断开放,国际化已经不是简单地停留在纸面意义,市场全球化使我国的商品市场和国际市场接轨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今天,全球化竞争已经让我们的产业企业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我们不但面临国际化的技术、经营等层次的竞争,同时还面临企业在金融工具运用上的竞争。我国的产业企业需要熟悉这样的商品期货定价方式的变化,进一步了解期货市场,积极参与,熟悉其交易规则,切不可不主动去适应环境变化,反而自己闭门造车,不关注竞争市场的变化,把自己的企业带入丢失市场的风险。二、全球化竞争市场将是企业运营核心竞争力的比拼,产业企业需要从公司战略发展高度来审视商品期货,为公司市场竞争保驾护航。据笔者调查,现在很多人对期货的认识颇具偏差,尤其是很多产业企业负责人还认为期货市场就是赌场,做期货对企业没有任何意义。我国产业企业对期货的认知普遍较低,产业企业进入期货市场的数量还很少,这点和国际成熟市场还有较大差距。比如美国市场机构类交易商(产业企业和投资机构)才是市场交易核心力量。国际知名粮商ADM、邦基、嘉吉和路易·达孚为什么能对全球粮食贸易市场形成垄断,主要原因是他们积极参与全球的商品期货市场,将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全部在期货市场进行规避,同时利用期货市场实现套利操作,使企业能在竞争中获得充分的成本优势,即以低于平均成本价采购,以高于市场平均价销售。这些全球化的企业巨头把公司发展战略同期货市场结合起来,参与期货不纯粹是公司的一个基本项目,而是放到企业发展战略高度,承担了企业战略规划很重要的职责。在国内产业界,也有部分产业企业利用期货进行公司的成本控制、销售市场竞争比较出色企业。河南双汇就属于这类企业,这家公司将采购和期货结合起来,原料采购品种只要期货市场有的全部纳入期货操作范畴,并且做了精心规划,使企业做到了以低于平均价进行采购的目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就有了成本优势,这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使河南双汇在食品领域越做越大。可以看出,产业企业参与期货应从战略高度来重视,让期货服务于公司的长期战略发展规划,这样的企业竞争力将是极强的。三、产业企业参与期货具有天然的产业优势,正确的期货操作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效益。期货市场是基于现货市场发展起来的,现货市场信息对期货价格影响很大,产业企业在现货市场领域的经营和信息优势领先于投资者。产业企业相对于普通期货投机者在期货市场操作中具有销售渠道、现货市场信息、资金、团队等优势,这些优势能使企业在现货和期货市场轻松实现套利,通过参与这样的低风险期货操作,实现企业优势资源利用,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利益。四、近几年我国企业在国外衍生品市场上产生的亏损源于产业企业不规范操作和陷入对手精心设计的陷阱,并不是因为商品期货市场本身原因导致。近几年,媒体不时披露国内知名企业如东航、中信泰富等企业参与国际衍生品造成巨亏的消息。其实,从专业角度来分析,我们发现这些企业的衍生品操作有别于商品期货市场的正常场内交易1、交易的期货合约不是期货交易所场内交易的标准合同,而是投行设定的高风险、低收益的对赌合约;2、这些交易不是在期货交易所场内交易时间发生的场内交易,而是合约当事人私下的场外交易,平仓不能顺利进行;3、这些交易部分违背了套保交易的基本原则,例如出现交易规模远大于产业经营需要等情况。通过分析,我们得出了这些巨亏的交易原因不是因为期货市场本身问题导致,而是参与的企业在具体操作时的重大经营失误造成的。目前,国内的商品期货市场监管堪称全球最严格的商品期货市场,无论在监管机构、制度、风险控制、投资者保证金安全等方面都能完全保证投资者权益和信誉,产业企业参与不会发生交易平台风险。众所周知,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结构面临调整的压力,尤其是部分产能过剩的领域国家出台了相应的限制性措施。受全球需求市场萎缩,资源类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国内对环境保护的加强和劳动成本的提高,我国产业企业在全球制造市场固有的优势将不复存在,这将导致我国部分行业企业重新洗牌。世界性经济衰退是企业在当前面临的最大风险,如何能够在经济衰退中生存下去?只有通过期货市场规避风险,企业才可以安然渡过经济危机。事实上,期货已经成为企业危机管理的工具,同时企业可以利用期货实现竞争成本优势,从而实现竞争优势。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产业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产业企业应该从公司发展战略高度重视期货参与。当然企业在通过期市进行危机管理的过程中,提倡全面风险管理非常重要,通过期货真正实现规避风险、降低成本,提高市场份额。参考文献1吴航编,《国际期货市场的理论与实务研究》,中国物价出版社。2杨玉川、邵七杜,《期货市场原理与务实》,南开大学出版社。
简介:在多重分形分析框架下以MV表征市场风险,将MV与MF-X-DFA算法相结合并加以拓展,实证检验经济转型时期我国沪深300股指期现市场间风险交叉相关性特征和结构性成因,并对当月和次月连续期货合约对现货风险控制效果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沪深300股指期现市场间风险的交叉相关性具有正向持续的多重分形特征;在高风险波动期,股指期货对现货风险的整体控制能力不足;次月连续合约无论在风险交叉相关关系的正向持续性还是期货对现货的风险控制能力方面均较当月连续合约更具优势;现货市场风险的长记忆性和期货市场风险的厚尾分布特征是期现市场风险交叉相关多重分形特征的数据结构性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