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它具有连续性和承继性,正如今天是昨天和前天的延续与发展一样。也就是说任何新文化对旧文化总是有所择取、有所承传,否则,它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诚然,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决不能兼收并蓄、全盘继承,而是有所选择、有所批判、有所改造、有所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同时,还必须清楚认识到,由於传统文化是该民族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积淀下来的各种文化的组合体,要真正分清哪些是民主性的精华,哪些是封建性的糟粕,哪些是二者并存,并非轻而易举。所以说,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将是一件极为复杂的工作。本文就继承和发扬藏族传统文化的一些问题谈谈意见。
简介:在肯定叙事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典型性格的同时,也肯定抒情性作品中的“典型情绪”、“典型感受”之类,这种对“典型”范畴的“泛化”阐释,使之具有开放性的理论态势。在新时期以来的各种文学理论教科书中,普遍采取了这种阐释模式。在我看来,“典型”范畴的“泛化”,实在是文学理论的若干重要进步之一,为重新认识“典型”的涵义及其在文学理论中的地位打开了缺口,是典型理论深化的关键性契机。但是,最近却听到对典型泛化的殷忧之论,蔡子谔同志的《不要淡化典型》即是一例。他认为,“典型”范畴泛化,“难免使典型繁琐化,最终使它陷于一种自我否定的窘境”。他还进一步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与典型的泛化现象有千丝万缕联系且联袂而至的,便是弱化典型、淡化典型的主张。”(见《文艺理论与批评》1988年第4期)蔡文的殷忧已受到社会的重视,《新华文摘》今年第一期,就在报刊论点摘要中介绍了蔡文的基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