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黄河角洲地区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密集,呈现明显的分区、集群分布。这些遗址大体可以分为3个不同的小区。由于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小区的龙山聚落分布呈现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影响着各小区的人口规模,人口规模又决定着社会结构的复杂程度,对黄河角洲地区的人文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标签: 黄河三角洲 龙山时代 自然环境 人口数量 社会结构
  • 简介:天、地、人才各有其道的思想乃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的共识,但只有《易传》对此作了深入而一贯的探讨,从而影响深远。在《易传》那里,天、地既有其体,又有其德。天之体为阴阳之气,地之体为刚柔之质。阴阳之气实质上是能量与信息所构成之“场”,而刚柔之质则是气的能量密集化的存在形式;另一方面,天之德为乾,而地之德为坤。乾是健动不息的创生品格,而坤则是厚德载物的接纳性品格。天地各有其能,各具其德,但只有人能够会通天地之能、合和天地之德。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的智能能够代替天地,因为人总是有其自身的限制,但人的存在也同样不是天地的重复,而是以其不同于天地的品格,与天地并列为

  • 标签: 《易传》 天道 地道 人道
  • 简介:10月19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西方道德哲学通史研究”课题组主办,上海市伦理学会、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承办。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等单位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秉承“聚焦经典学术,构筑交流平台,展示文化魅力,繁荣社会科学”的学术宗旨,围绕“大国和平崛起的价值前提:如何塑造与世界共享的价值观”这一主题,对中国文化强国战略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世界伦理问题,分别从“中国与世界能否价值共享”、“中国当代核心价值建设与中国作为大国崛起”、“如何塑造与世界共享的价值观”、“中西价值观之汇通”诸方面,展开讨论。

  • 标签: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学术年会 上海市 哲学学科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
  • 简介:所谓“儒学第期开展”的涵义需要进行再诠释:就当下以及将来的发展而言,儒学第期开展是指儒学从东亚到全球的地域性扩展,在此过程中,与西方宗教传统的对话将构成其核心课题之一。其次,儒学是否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宗教传统以及在什么意义上可以将儒学作为一种宗教传统。再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对话性一直构成儒学传统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最后,儒学传统对于宗教对话至少应有方面的贡献,即“和而不同”的对话原则、“理一分殊”的多元主义宗教观以及多元宗教参与和多元宗教认同的理论与实践资源。

  • 标签: 儒学第三期开展 宗教对话性 宗教对话
  • 简介:孔子从名分、等级观念出发,提出了忠君思想;孟子对此冷淡,甚至反对,而特别强调父的统治地位;荀子对孔子的忠君思想很热心,却又格外重视夫的主导地位。这样,君、父、夫专制权力的理论便开始形成了。

  • 标签: 忠君思想 孔子思想 孟子 荀子 主导地位 君臣关系
  • 简介:陈寅恪与贺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肯定“纲”之于中国现代道德建设的意义。陈寅恪通过对王国维自杀原因的文化学分析,高度肯定王国维为旧道德殉难的精神意义,认为王氏自杀恰恰体现了他“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而且,陈氏认为,《白虎通德论》中的“纲六纪”的道德伦理思想是中华文化精神所在。贺麟先生认为,“纲”是“五常”的合乎逻辑的发展,比五常更具有道德伦理的约束力。如果经过自由意志的过滤,“纲”的绝对伦理要求恰恰与康德讲的“绝对命令”有相通之处。陈、贺二先生对“纲”现代意义的阐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反思。

  • 标签: 三纲 五常 现代意义
  • 简介:(竹)革,攺日()孚,元羕貞,利貞,呣亡.(帛)[勒,巳日乃]復,元亨,利貞,(母心)亡.(今)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本卦今本与竹书作"革",帛本作"勒",古从"革"之字亦可与"革"通假.如:"如鸟斯革.":"革,作(革羽)."是其证.另,言部释"諽"曰:"一曰更也,或作惮."解"諽"为"更也",显然以义通"革".

  • 标签: 通假 释文 卦爻辞 古文 辨析 《周易》
  • 简介:基于农村社会的特定关系结构,我国基层司法权力的运作表现出了相当大的灵活性和变通之道;而能动司法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基层法官的职业角色和行为规范。这既是司法机关主动回应社会诉讼需求、满足民众正义期待、重塑自身合法性基础的努力,也是基层法院提升自身自主空间的尝试。但农村基层法官的实用主义路径和方法也存在过分依赖个人经验、解纷成本过高等实践问题。

  • 标签: 能动司法 基层法官 角色扩展
  • 简介:内在与超越,两个问题,其实所要解决的乃是一个如何超越的问题。海德格尔与牟宗的两种超越给我们的启示是:科学理性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但人若运用逻辑,就很可能忘却自己的存在,生活应有孔颜之乐。人的生存是世界性的存在,人既是有限的存在者,又是有多种可能性选择的“在世界中存在”(的超越者)。此外,两种不同地域的超越,却走上了同一的主客不分的东方式的思维模式,这亦证明了中国文化无限的生命力。

  • 标签: 内在 超越 现象学 此在 心性
  • 简介:儒家是不是宗教?说“是”的可以有一千条理由,说“不是”的可以有一万个根据。归根结底,将儒家定位为宗教后,意欲何为?坚决不同意儒家划入宗教,又将如何处置?帽子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帽子底下的脑袋。

  • 标签: 宗教性 儒家 三纲五常 “是” 帽子
  • 简介:作为公羊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世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与“充实”的过程。其初,“世说”仅仅意味着一种关于《春秋》历史的世代划分方式和记事方法的理论。在《公羊传》看来,“讳尊隆恩”与“辟害容身”是《春秋》“书法”的两个最主要特征。进而,何休创造性地将“内外之辨”融入“世说”,赋予后者以拨乱反正之新义,“世说”由是具有了王道论和历史观的色彩。随着清代公羊家对于“统说”、进化论等观念的引入,“世说”遂又成为通古达今和革故鼎新的象征。“世说”的这一演进过程表明:作为经世之学,儒学始终直面现实,关注世界的变化,并试图以自己的理论创新回应、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

  • 标签: 公羊学 三世说 经世济变
  • 简介:从距今8500年前开始至距今3000年前,在上下五千余年的时间里,黄河角洲境内的史前人类活动足迹经历了一个由南向北逐步发展延伸的过程,即从南部山区山前丘陵地带向北逐步推进,进而跨过现在的小清河、黄河、徒骇河,到达北部沿海地区,直至覆盖整个滨州大地。期间,现黄河角洲一带有两次较大的文化繁荣时期,第一次为龙山文化时期,此后经过岳石文化较为短暂的文化衰退,到了殷商周初再一次迎来了文化大繁荣的发展时期。

  • 标签: 黄河三角洲 龙山文化 殷商 文化大繁荣
  • 简介:本文以一类假想中的、很有可能曾经在中国乡村社区中发生过的抗交村提留款的集体行动为对象,以社会运动,集体行动这一研究领域内的现有理论成果为基础,提炼出了用于解释村民家庭户是否参与了抗交村提留款的集体行动这一因变量取值的一系列自变量组群,从而再现了社会运动,集体行动研究传统中的四大理论取向——古典理论、文化主义、结构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综合,对于中国经验案例的理论指导意义。

  • 标签: 社会运动 集体行动 抗交村提留款 中国乡村社区 理论模型
  • 简介:从文字学的角度考察中国文化中早期的幸福观念,其与鬼神有着直接的相关性。祭祀神鬼是中国先民祈福必经的进路,天命信仰与幸福获取合而为一。周人提出以德配天,开始反思祭祀行为与幸福结果的直接对应性。孔子、老子、墨子家承续西周电神与幸福问题之探讨,分别从道德、哲学、信仰个不同的维度超越西周的天命幸福论。

  • 标签: 鬼神天命道德 幸福
  • 简介:针对张政烺先生《易辨》一文中的个问题,经考辨,我们认为商周器物所见四爻数字卦是六爻卦的简写,与互体说的含义不能等同;认为《周易》有据互体说写成之爻辞的说法是没有真实根据的。根据天星观等战国楚简之易卦皆两卦并列而不见只有单卦的情形,推断其所用当非卦变占法。西周易卦数字与相传《周易》所用筮数之不合,不能证明如《左传》所记遇某卦之某卦的占例不是卦变占法。

  • 标签: 张政烺 数字卦 互体 卦变
  • 简介:11月15~16日在香港举行,由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主办,主题为“心灵与身体”。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孙向晨、郝兆宽、郭晓东、张双利和郁吉吉隽参加了此次论坛,并分别作了“生生不息:中国文化传统的生存论分析”、“哥德尔针对物理主义的一个论证”、“气是否有道德意义?——论朱子对孟子浩然之气的解读”。

  • 标签: 哲学系 两岸三地 论坛 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文化传统 大学哲学
  • 简介:方东美在充分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旁通不仅是《周易》的根本原理,还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他在“学易者所以通其象,学易者所以通其辞”的基础上加上一点,即“学易者所以通其理”,而这个“理”就是“旁通”之理。通过对中、西、印不同文明的比较,他认为中国古人所特有的旁通统贯的机体主义思维模式与西方二分思维模式不同.这种思维方式将世界看作是一个旁通的有机整体,从而避免了西方二分模式所带来的分裂。

  • 标签: 方东美 旁通 易传 融贯型 分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