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5 个结果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针对如何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问题,毛泽东论述了战略上"以一当十"和战术上"以十当一"及其相互关系,提出并研究了人民战争战略、持久战战略、游击战争战略,以及战略预见和战略转变等重大战略问题,分析了由战术到战略的方法及具体战术,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毛泽东 抗日战争 战略 战术
  • 简介:认同是个体行动意义的重要来源,它为个体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提供了基本参照,决定着其行动的方向和力量。认同也构成了政治统治合法性的基础,对于一种政治统治而言,民众能否对其产生认同感,认可其政治理念、政策主张,是判定其存在是否具有合法性的关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引导民众认同和支持社会期望的价值理念,巩固和提高民意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在价值流动、多元化、私人化的现时代,如何引导富有理性反思能力的个体对社会主导价值观产生认同感,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课题。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性 认同 价值
  • 简介:《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对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系列论点强调什么,淡化什么,叙述什么,回避什么,都在几代共产党人的思想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具有难以磨灭的影响,一直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实践。

  • 标签: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人 回避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 简介:调查部分失地农民的结果显示,目前农村征地拆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征地补偿的标准过低,征地拆迁政策欠连贯,部分干部和拆迁公司工作人员观念陈旧、工作作风欠踏实.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建议重视农民利益,改革现行的征用土地的收益分配机制,提高补偿安置标准,妥善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

  • 标签: 农村征地拆迁 中国 补偿标准 工作作风 收益分配机制 农民利益
  • 简介:"变形"不是简单的身体和形式的转换问题,而是特定文化语法中各种意识形态之间共谋与分裂的产物。在审美人类学视野中,"变形"主要从两个方面凸显其与"美"的相关性:一、在以包含和排斥为潜在逻辑的制度性神圣化原则中,"美"被历史地生产与再生产出来;二、艺术通过审美变形使人们"看到"被遮蔽的现实生活关系,从而打破现代神话的种种幻觉。两种变形机制共同指向关于"美"如何作为一种被建构与能建构的存在的追问,并以此显现美学的现代性之维。

  • 标签: 审美人类学 变形 意识形态 神圣化原则 审美变形
  • 简介: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既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部分,也是社会主义职业教育思想的必要组成,对当代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理论界对这一思想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中国知网上“以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为关键词检索,相关论文近30篇,也出版了专著,研究论域逐步形成,但对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研究还存在价值争议、视角偏颇、外延不周、分期模糊、论域狭窄、方法单一等问题。正视并在后续

  • 标签: 中的问题 思想研究 研究中的
  • 简介:当下国外的马克思主义思潮、流派从整体上仍处于一定的热潮当中,学派涌现,学者辈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迅速发展及其与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相互借鉴和交流的迫切愿望加速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的召开,助推我国对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进展的关注,表明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较强的发展态势。深化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站稳学科立场,保持清晰的学科边界意识,是进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最为基本的前提性问题

  • 标签: 国外马克思主义 基本立场 学科定位
  • 简介:在这篇讲演中,麦克菜伦考察了过去九十多年间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欧洲和北美的发展。他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都是时代的产物,他们往往通过自己时代占支配地位的思想范式来解释马克思主义。他认为这是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变化的一种有益方式。他重点考察了当前的三个主题:全球化、帝国主义和生态问题。尤其是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可以为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资源。最后,他再次提到《共产党宣言》中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他认为:“人类拥有个人权利和义务的尊严不是来自于契约,或者个人所有的或是所做的,而仅仅是因为他们是人。”

  • 标签: 西方马克思主义 全球化 帝国主义 生态问题
  • 简介:历史是复杂的,因此历史之谜的解答也必定是十分困难的。多少年来,围绕历史之谜的解答,不知有多少学者,多少学派在这个问题上洒下过智慧的汗水。但是由于时代的各种局限,它们总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片面性。相比之下,唯物史观克服了以往历史观的片面性,为真正解决历史之谜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 标签: 历史 历史主义 唯物史观
  • 简介:《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是列宁在1920年6月为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起草的文件之一。《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则是他在1920年7月代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就有关问题向大会所作的报告。列宁提出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和他代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所作的报告,系统地阐明了共产党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上的立场和任务,是共产国际在这个问题上制定的第一个完整的革命纲领。

  • 标签: 民族 殖民地 列宁 革命
  • 简介:从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看,科技时代出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对立。其根源在于功利主义价值观的泛滥。法兰克福学派试图以放弃科技发展的悲观主义姿态构思人与自然的和谐前景,无异于因噎废食。要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克服盲目利用现代科技、无节制地掠夺自然的状态。把现代科技的应用建立在体现和满足人文关怀和生态关怀的要求上,实施科技发展的人文控制,实现科技的最终旨归。从而使人和自然真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和谐共处、共存共荣,达到长期同步持续协调发展的目的,并以此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标签: 科技 人与自然 和谐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的就业问题突出起来,失业由计划经济下的隐性状态转化为显性状态,城镇失业率上升,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特别是90年代末期,国有企业改革分流出大量的下岗职工,就业问题一度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最尖锐问题。党和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实施了再就业工程,情况才有所缓解。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中国 就业问题 经济体制 国情 生产力发展
  • 简介:1972年2月21日,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与毛泽东在中南海进行了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谈,会谈主要围绕"哲学问题"展开。为什么要谈"哲学问题",对此学术界以及社会上流传着多种看法,主要是毛泽东提议要谈哲学问题。其实,仔细阅读相关档案材料就能发现,毛泽东是回应尼克松的提议而主张谈哲学问题的。之所以要围绕哲学问题展开会谈,又有其必然性,主要是基于如下因素的考虑:中美领导人会谈的目的是要取得政治上的互信;中美两国因为长期敌对,一次短时间的会谈难以解决众多问题,而重在弥合分歧;会谈要有共同话题,而毛泽东和尼克松对于哲学问题都有深入研究。同时,还应注意到,哲学问题是在围绕台湾问题的争执中逐步推出的。

  • 标签: 毛泽东 尼克松 会谈 哲学问题
  • 简介:<正>英国文化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到了20世纪的90年代,它已经成了一个具有全世界影响的重要学术思潮。它的大本营在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reforContemporaryCulturalStudies),简称"CCCS"。在某种意义上,人们将英国文化研究等同于"CCCS",也等同于理查德·霍加特和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Williams,1921~1988)等人的工作。他们使文化研究朝着大众文化的方向迈进,并向传统的具权威性精英文化观念提出挑战。其中,威廉斯的研究工作尤为突出。威廉斯出身于一个工人的家庭,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成人教育工作。这样的背景,对他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他对精英的文化传统

  • 标签: 威廉斯 雷蒙德 阿诺德 英国文化研究 “大众文化” 利维斯
  • 简介:长期以来,受德国古典美学和浪漫主义美学的影响,学界一直强调审美的自律性、超越性和无功利性。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继承了德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救赎之路,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的审美与文化批判,期望通过建构审美乌托邦来寄托人类自由解放的希望。但是,这种审美和文化批判的理论路径过分倚重主体心理体验和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忽视了现实历史和社会实践的改造,片面夸大感性、情感、想象力的作用。今天,从全球范围来看,现代性的历史进程依然锐不可当,并且继续以'资本主义'的实在形式遵循着其固有的逻辑在世界范围内扩张,'资本'的魔力和逻辑依旧支配和塑造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审美资本主义正是西方经济社会新近出现的社会文化现象,本文追溯了审美与资本关系的历史嬗变,就审美资本主义中出现的资本对审美的绑架,展开了对资本的辩证批判与反思,就审美资本主义时代'人的自由和解放'问题,做出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回答。

  • 标签: 审美资本主义 审美自律 现代性 人的自由
  • 简介:《(共产党人〉发-70词》中,毛泽东概括瓦窑堡会议以来党在不同时期和场合提出的有特殊使命的党的建设任务,誉为“伟大的工程”。实施伟大工程的客观条件是有一个布尔什维克化的党中央,主观奈件是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伟大工程的核心工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工程实际启动于瓦窑堡会议、结束于七大。七大期间毛泽东的党建思想是伟大工程的理论成果。

  • 标签: 毛泽东 科学认识 党的建设 伟大工程 历史内涵
  • 简介: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是列宁在当今最具争议的思想之一。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随着革命实践的不断变化而发展。概括起来看,在他的思想里,无产阶级专政实际上是布尔什维克领袖利用手中的政权对整个社会的强行改造,在一定意义上,整个社会都是专政的对象。这和马克思恩格斯理论中社会主义革命的意识形态先行性有关,也和列宁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有关。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是俄罗斯国情的产物。农民村社是俄国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俄罗斯文化带有浓厚的东方色彩。这决定了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一场规模宏大的社会实验,专政只是保证实验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从人道主义出发批判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公正的。人道主义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对暴力的倚重是俄罗斯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所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都经历过类似的阶段。

  • 标签: 意识形态先行的革命 社会实验 俄罗斯国情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