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20 个结果
  • 简介:【背景】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greenmottlemosaicuirai,CGMMV)严重威胁葫芦科作物生产毁灭性病原之,该病毒已入侵我国十多个省份,危害西瓜、黄瓜作物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早在2009年广东即发现CGMMV为害西瓜黄瓜,但黄瓜葫芦科作物对其抗性情况尚不清楚.【方法】采用人工机械摩擦接种方法,测定了14份黄瓜种质资源对CGMMV广东分离物抗性水平.【结果】从广东葫芦样中分离获得CGMMV,该病毒分离物MP基因序列与国内报道各分离物同源率均在99%以上;14份黄瓜种质资源对该病毒分离物均表现为感.【结论与意义】广东主要黄瓜资源对CGMMV均表现为感,这为我省防控该病毒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黄瓜抗病育种提供了指导.

  • 标签: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黄瓜种质资源 抗性水平
  • 简介:【目的】黄顶菊、三叶鬼针草豚草我国危害较严重3菊科人侵植物.了解3菊科植物生长过程土壤养分酶活性变化,可以为研究其人侵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廊坊中试基地开展同质园实验,比较分析了黄顶菊、三叶鬼针草豚草3菊科人侵植物在幼苗期、旺盛生长期生殖生长期根际土壤养分酶活性变化.【结果】3外来菊科植物生长时期对土壤养分酶活性存在显著影响.3外来植物人侵域土壤速效磷、硝态氮含量以及磷酸酶活性随生长时期变化都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均在旺盛生长期达到最大值.人侵域土壤速效磷硝态氮含量变化趋势与狗尾草明显不同.3外来植物人侵降低了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了土壤脲酶、磷酸酶活性.【结论】3外来菊科植物的人侵改变了土壤养分酶活性,创造出更有利于自身生长繁殖条件,以利于其进一扩张.

  • 标签: 黄顶菊 三叶鬼针草 豚草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
  • 简介:自1996年全球转基因作物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以来,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以年均10%左右速度迅速增长,2013年植面积已达1.75亿hm2。其在解决全球粮食问题、环境保护、提升粮食营养质量品质、制药以及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展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转基因商业化生产深入,转基因技术潜在风险引起了社会以及国际上更广泛关注。事实上,在转基因技术出现之初,科学家们就开始关注其安全性问题相关国际组织(FAO、WHO、CAC、OECD)经过数次研究制订了系列与转基因食品安全有关评价原则、指南与措施。随着转基因技术发展,这些安全评价策略也在不断完善。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建立了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管理体系。转基因食品在进入市场前要经过十分全面以及系统安全评价,包括营养学、毒理学、过敏等方面,从而保障转基因食品安全

  • 标签: 转基因食品 安全性评价 发展历程
  • 简介:蚊子microRNAs(miRNAs)涉及主人病毒相互作用,并且被报导了被登革热改变在豹脚蚊albopictus病毒(DENV)感染(双翅目:Culicidae)。然而,很少首先对豹脚蚊albopictusmidgut—the分子机制被知道在它抵抗与DENV—involved交往到DENV机关。这里,我们使用了描绘miRNA送信人RNA(mRNA)高产量定序在响应登革热病毒serotype豹脚蚊albopictusmidgut表示模式2。三miRNAs777mRNAs总数被识别是在DENV感染之上表示差别。为mRNAs,我们识别了198免疫相关基因,他们31表示差别。基因染色体丰富分析基因本体论京都百科全书也证明差别表示了免疫相关基因涉及有免疫力反应。然后,六免疫相关基因三miRNAs微分表示模式被即时反向抄写聚合酶链反应证实。而且,七已知miRNA-mRNA相互作用对被排列我们数据集识别。miRNAmRNAtranscriptomes这些分析为揭开提供珍贵信息DENV反应基因并且在豹脚蚊albopictusmidgut为抵抗机制未来学习提供基础。

  • 标签: 免疫相关基因 MIRNAS 登革病毒 白纹伊蚊 病毒感染 转录组
  • 简介:【背景】扶桑绵粉蚧近年来入侵我国重要害虫,食物影响其生长发育及种群发展重要因素。【方法】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对扶桑绵粉蚧不同龄期若虫初羽化雌成虫存活率雌成虫产卵量影响。【结果】扶桑绵粉蚧不同虫态在饥饿条件下存活时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雌成虫〉2龄若虫=3龄若虫〉1龄若虫。扶桑绵粉蚧各龄若虫雌成虫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存活率逐渐下降。其中,雌成虫存活率下降速度较慢,完全饥饿8d后存活率仍有50%左右;2、3龄若虫50%个体死亡需要饥饿时间约为6d,1龄若虫约需5.5d。饥饿显著降低1龄若虫存活率,但对2、3龄若虫没有显著影响。扶桑绵粉蚧雌成虫饥饿4d对其产卵前期、平均每头雌虫产卵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寿命显著低于对照。【结论与意义】扶桑绵粉蚧耐饥力较强,这有助于它在野外建立种群。该结果进一评价扶桑绵粉蚧入侵潜能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扶桑绵粉蚧 存活 繁殖 寿命 入侵潜能
  • 简介:苹果蠹蛾重要世界果树害虫,寄主广泛,通过形成各种生态或种群适应新入侵环境,对当地果品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苹果蠹蛾遗传多样研究进展。相关研究表明,寄主植物、地理隔离杀虫剂因素影响种群间遗传多样遗传分化。其中,地理隔离种群间形成遗传分化主要原因之,寄主分布格局、气候条件、虫体飞行能力人为活动因素都会影响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苹果蠹蛾我国重要入侵害虫,我国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苹果蠹蛾种群具有不同遗传多样水平,并且种群间有定程度分化,今后需要进一研究影响我国苹果蠹蛾种群遗传重要因素,明确该虫种群间分化情况、入侵来源扩散路径,这对于延缓苹果蠹蛾在我国扩散,制定合理有效综合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苹果蠹蛾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 简介:【背景】节肢动物群落农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转基因作物种植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影响环境安全评价重要内容之。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我国首例获得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转基因粮食作物。【方法】以转植酸酶基因玉米10TPY005、非转基因亲本玉米蠡玉35当地常规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在大田种植条件下,采用直接观察法定期调查了玉米田间主要节肢动物种类发生数量,通过分析比较3玉米品种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天敌亚群落害虫亚群落多样指数、均匀指数以及优势集中性指数,研究了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影响。【结果】在各个调查时间,转植酸酶基因玉米10TPY005与亲本玉米蠡玉35相比,各群落指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玉米生育期延长,各群落指数变化趋势也基本致。【结论与意义】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短期种植,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没有明显影响

  • 标签: 转植酸酶基因玉米 节肢动物群落 多样性
  • 简介:【背景】不同烟草品种影响B烟粉虱取食选择,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刺吸电波图(EPG)技术研究刺吸式昆虫对寄主植物取食选择重要手段,通过烟粉虱取食产生电信号,可以分析其对不同烟草品种取食差异。【方法】应用EPG技术对B烟粉虱雌成虫在6烟草品种(翠碧1号、K326、闽烟7号、云烟85、云烟87、红花大金元)上取食行为进行比较研究。【结果】6烟草品种上有效记录雌成虫数均为18头,在翠碧1号、K326、闽烟7号、云烟87、云烟85红花大金元叶片上能够到达韧皮部个体数分别为15、15、12、13、1515头,能够持续吸食个体数分别为13、14、8、12、1415头。烟粉虱雌成虫在6烟草品种上非刺探(np)波所占比例差异显著,在红花大金元上所占比例最小,显著低于其他5品种。雌成虫在红花大金元K326上E1波总持续时间显著短于闽烟7号云烟87。雌成虫在红花大金元上E2总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其他5品种,而在闽烟7号、云烟87云烟85上显著短于其他3品种。【结论与意义】在6烟草品种中,B烟粉虱雌成虫最喜食红花大金元,最不喜食闽烟7号云烟87。因此,在福建省B烟粉虱发生区,选择烟草品种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减少红花大金元种植,增多闽烟7号云烟87抗B烟粉虱品种种植。

  • 标签: B型烟粉虱 雌成虫 取食行为 刺吸电波图 烟草品种
  • 简介:[目的]矿物油乳剂因其安全好、杀虫谱广、不易产生抗性优点,被广泛用于果蔬、农作物、园林害虫防治,但有关其对害虫天敌烟蚜茧蜂安全尚不明确。因此,本文研究矿物油乳剂对烟蚜茧蜂不同发育阶段安全,为更好地协调蚜虫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药膜法浸渍法测定了不同浓度(150、250、350、450倍液)矿物油乳剂对烟蚜茧蜂各发育阶段影响。[结果]矿物油乳剂对烟蚜茧蜂成虫影响较小,无明显胃毒作用,但有触杀作用,以最高浓度150倍液(4986.960mg·L^-1)处理24h后存活率依然高达92%;矿物油乳剂对烟蚜茧蜂寄生蚜有较高致死率,LC50为859.541mg·L^-1,该浓度远远低于此次供试最低浓度450倍液(1662.320mg·L^-1),说明矿物油乳剂对烟蚜茧蜂卵幼虫安全较差;矿物油乳剂对烟蚜茧蜂蛹期羽化率影响较显著,处理组僵蚜与对照组僵蚜相比,羽化高峰期均滞后1d,且羽化率随着处理浓度增大而下降(450倍液时羽化率为81.25%,150倍液时仅为47.75%)。[结论]当蚜虫发生严重时,可考虑在烟蚜茧蜂成虫期协调使用矿物油乳剂进行联合控制,但矿物油乳剂使用浓度施用时间还有待进一确定。

  • 标签: 矿物油乳剂 烟蚜茧蜂 触杀 胃毒
  • 简介:【背景】豚草卷蛾豚草重要天敌,1993年在湖南临湘野外释放后,迅速扩散至湖北、江西、福建省,对豚草种群蔓延与扩张起到了抑制作用。【方法】为明确豚草卷蛾在湖北发生规律与抗寒,2009年在湖北各豚草发生区进行野外调查,并将豚草卷蛾越冬态老熟幼虫置于不同低温下观测其存活率。【结果】豚草卷蛾主要分布于鄂东地区。其越冬代成虫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生,第1代幼虫发生高峰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10月中下旬老熟幼虫进入滞育。12月份调查结果显示,豚草有虫株率为90%,虫口密度为313头.百株-1,存活率为93.3%。越冬老熟幼虫过冷却点为-26.4℃,存活率存活时间随温度降低而下降。【结论与意义】豚草卷蛾已广泛分布于湖北地区,且能成功越冬,对豚草可起到持续控制作用。

  • 标签: 豚草卷蛾 分布 发生规律 过冷却点 抗寒性
  • 简介:【背景】花生豆象原产于非洲,目前已扩散至北美洲、亚洲大洋洲,为害多种农作物,重要仓储害虫,1992年曾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录》。但2007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有害生物名录》未包括花生豆象,原因可能该虫已在我国云南等地发生。【方法】通过检视我国检疫部门截获标本、核对“云南花生豆象”相关研究资料,说明花生豆象鉴定特征,并使用CLIMEX3.0对其在我国适生区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我国报道花生豆象发生缘于我国酸角豆象鉴定错误。花生豆象外部形态与酸角豆象极为相似,但通过生殖器特征可以明确鉴定并区分这2害虫。我国多个花生主产区花生豆象适生区,花生豆象旦入侵,就会给我国花生生产造成极大损失。【结论与意义】花生豆象人侵我国风险大,建议将其增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有害生物。

  • 标签: 花生豆象 酸角豆象 适生区 检疫性有害生物
  • 简介:自然界中蚂蚁与蚁运植物互惠关系普遍现象。蚁运植物种子油质体发生联系纽带,它能为蚂蚁提供营养物质,且蚂蚁在消耗油质体同时,搬运并散布了种子。红火蚁近年来在华南地区严重发生入侵蚂蚁,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优势造成人侵地生物多样降低生态单化,世界范围内最具危险社会昆虫之。由于该入侵蚂蚁极具侵略、觅食能力强、种群庞大特点,对蚁运植物具有深远影响为了深入、全面地了解红火蚁对蚁运植物种子影响,本文综述了红火蚁对蚁运植物种子油质体喜好及搬运行为,以及对蚁运植物种子直接影响(搬运、取食、划痕或毁坏)及间接影响(排挤本地蚂蚁),最后展望了未来红火蚁对蚁运植物影响研究方向。

  • 标签: 红火蚁 蚁运植物 种子 互惠共生 生物入侵
  • 简介:互花米草美国大西洋沿岸本土植物,其高生产力、高繁殖率、高抗性致密发达地下部分等生物学特性使它能在沿海地区抗风防浪、保滩护岸、促淤造陆、修复湿地固定氧化碳等方面发挥很好正生态效应;然而,正是这与生俱来生物学优势使该物种在引种地区侵占光滩,很快形成茂盛优势群落,体现出很强入侵,从而也具有相当大负生态效应。本文综述了互花米草正负生态效应,分别从以下4方面展开:抗风防浪功效与改变景观负作用,促淤造陆功效与改变河口水文格局负作用,固碳效应与释放温室气体负作用,为些物种提供营养与栖息地同时对其他物种栖息环境破坏研究证实,互花米草本土化倾向已比较突出,如在超过100年引历史美国西部维拉帕湾、引种历史近40年旧金山湾,以及引种历史近30年我国大丰滩涂。对于互花米草生态控制,应结合各地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因地制宜,如在些生态脆弱(开发过度、缺乏大型植被、蚀退现象严重)沿海地区,防灾减灾任务艰巨,根除互花米草须谨慎;在充分利用互花米草抗风防浪促淤造陆后,可以适时围垦,以达到某些区域大面积减除目标;此外,综合治理与利用相结合较为科学举措,既充分利用互花米草生物质(加工生产新食品、保健品、生物气),又有效控制其种子飘落扩繁,项生态工程,也是具有生态经济效益利国利民之举。

  • 标签: 互花米草 入侵植物 两面性 正负生态效应 生态控制
  • 简介:硫丹在茶叶中消解动态符合级动力学方程,在茶叶中残留量随着施用剂量增加增加。硫丹在乌龙茶中消解速率显著低于绿茶,同环境下,35%硫丹乳油500倍、1000倍、1500倍、2000倍液处理在乌龙茶绿茶中半衰期分别为2.15-2.84d1.65-1.98d,药后7d残留量分别为4.21mg/kg-12.04mg/kg2.81mg/kg~8.98mg/kg。同时,由于气候差异,同浓度处理残留量半衰期不同地区间差异也较大。不同茶区,无论乌龙茶或绿茶品种,药后7d,1000倍、1500倍、2000倍液处理残留量均在10.0mg/kg以下,而500倍个别超过10.0mg/kg,但在20.0mg/kg以下所以,按欧盟最高限量30.0mg/kg标准计,目前茶园施用该药安全间隔期为7d合理。本分析方法采用微型层析柱法净化,具有操作时间短,试剂用量省、净化效果好优点,最低检出量为0.0006ng,最小检出浓度为0.0064g/g,该技术指标完全满足残留分析要求。

  • 标签: 硫丹 茶叶 残留 安全性评价
  • 简介:[目的]烟粉虱茄果类蔬菜上重要害虫,已对常用化学农药产生了较强抗药性。目前,利用非嗜好植物对烟粉虱驱避作用嗜好植物诱集作用控制烟粉虱则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方法]选择芹菜、韭菜、茼蒿、香菜、葱、蒜6烟粉虱弱选择寄主蔬菜,测定烟粉虱对供试蔬菜嗅觉视觉反应。在此基础上,筛选出非嗜性相对更强3蔬菜进行田间烟粉虱驱虫测定。[结果]在室内寄主选择测定中,烟粉虱对供试6蔬菜选择均较小,其中对芹菜选择率最低,韭菜次之,其余4蔬菜选择率为茼蒿〉香菜〉葱〉蒜;采用嗅觉选择测定方法测定烟粉虱对供试蔬菜相对选择,发现烟粉虱对芹菜选择率最低(13.0%),韭菜次之(25.5%),其余各蔬菜选择率大小为茼蒿(47.8%)〉香菜(40.2%)〉葱(38.5%)〉蒜(37.0%);烟粉虱对6供试蔬菜颜色选择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烟粉虱对芹菜韭菜选择率相对较低。在室内筛选基础上,选择芹菜、韭菜、葱3蔬菜在辣椒田里进行间作驱虫实验,发现芹菜对田间辣椒上烟粉虱驱避效果最好,驱避率达90.6%,韭菜次之(86.5%),葱驱避效果般。[结论]芹菜韭菜对烟粉虱驱避效果较好,该结论为烟粉虱绿色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技术支持。

  • 标签: 烟粉虱 弱选择性蔬菜 驱避作用
  • 简介:【背景】对寄生蜂与寄主之间关系研究寄生蜂有效利用基础。寄生蜂雌蜂通常选择最适于子代蜂发育寄主进行产卵。【方法】在室内26℃条件下,研究了橘小实蝇蛹体型大小对蝇蛹俑小蜂产卵生长发育影响。采用饥饿方法处理3龄橘小实蝇幼虫以获得体型大小(用体质量表示)差异较大寄主蛹,供寄生蜂选择寄生。【结果】蝇蛹俑小蜂显著偏好寄生体型中等寄主蛹,然而,随着寄主体型增大,后代雌性比率增大,且寄主蛹个体大小与后代雌蜂体型大小存在显著相关;橘小实蝇蛹个体大小对蝇蛹俑小蜂后代发育历期寿命无显著影响。【结论与意义】蝇蛹俑小蜂雌蜂能够根据寄主蛹质量来调整后代数量比,以使后代适应度最大化。

  • 标签: 橘小实蝇 蝇蛹俑小蜂 体型大小 适合度
  • 简介:【目的】西花蓟马世界害虫,利用西花蓟马对寄主植物嗜食性差异,通过驱避作用防控西花蓟马,能够为绿色治理提供依据.【方法】在西花蓟马嗜食甘蓝非嗜食大蒜上互喷汁液,采用黄瓜+甘蓝、黄瓜+大蒜2相间种植方式,研究它们对西花蓟马寄主选择影响.【结果】在甘蓝上喷洒大蒜汁液后,甘蓝叶片上西花蓟马虫量产卵量均明显减少.大蒜汁液浓度越高,减少得越多;在大蒜上喷洒甘蓝汁液后,大蒜植株上西花蓟马虫量产卵量明显增加,且增加程度与甘蓝汁液浓度呈正相关.黄瓜甘蓝相间排列时,西花蓟马在黄瓜叶片上数量与单作黄瓜叶片上无明显差异;但黄瓜大蒜相间排列时,西花蓟马在黄瓜上数量明显高于单作黄瓜上虫数,多52.4%.【结论】在嗜食寄主植物上喷洒非嗜食植物汁液或间作非嗜食寄主可以明显减少西花蓟马选择.研究结果为利用非嗜食植物挥发物防控西花蓟马提供了理论依据方法.

  • 标签: 西花蓟马 寄主选择性 植物汁液 相间种植
  • 简介:【目的】紫茎泽兰入侵将对入侵地生态环境农业经济造成严重危害,比较紫茎泽兰不同入侵区域土壤细菌多样,丰富入侵植物土壤微生物假说,也为紫茎泽兰防控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s)分析法16srDNA高通量测序法,对不同紫茎泽兰重度入侵区域其根际土壤细菌群落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使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统计方法,比较土壤细菌群落差异,探究其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相互关系。【结果】(1)各采样点中紫茎泽兰根际土壤细菌含量占微生物总量比例均高于60%。其中Y2样点土壤细菌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样点样品,达123.74μg·g-1,但该样地中检测到门、科、属数量均低于其他样点。(2)从门水平上看,各样点土壤样品中相对丰度最高前五门分别是变形杆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疣微菌门,其中变形杆菌门相对丰度均为最高,在细菌群落中所占比例均超过30%;从属水平上看,四样点存在不同优势菌群,Y1样点优势菌群为固氮菌属芽孢杆菌属,Y2样点优势菌群为乳酸杆菌属、结核分枝杆菌属以及根瘤菌属,Y3样点优势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Y4中优势菌群为假单胞菌属。(3)土壤速效钾、铵态氮、有机碳、蔗糖酶、脲酶以及蛋白酶环境因子与土壤细菌群落Alpha多样指数存在显著相关;土壤速效钾、硝态氮、有机碳、蔗糖酶、脲酶、蛋白酶环境因子影响不同样点紫茎泽兰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结论】不同紫茎泽兰重度入侵区域其根际土壤细菌在含量、门水平和属水平上均存在差异。土壤速效钾、有机质含量、蔗糖酶、脲酶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主要因素

  • 标签: 紫茎泽兰 不同入侵区域 磷脂脂肪酸 高通量测序 土壤细菌
  • 简介:作为防治或根除重大害虫最为有效手段之,害虫遗传防治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文综述了不育昆虫技术、雌性致死系统昆虫显性致死技术经典害虫遗传防治策略发展历史、技术特点应用情况。近年来,许多新分子生物手段被不断提出并整合到害虫遗传防治策略中,包括归巢核酸内切酶基因、锌指核酸酶、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因子核酸酶、CRISPR/Cas9系统、Medea元件、Killer.Rescue系统、Wolbachia.细胞质不亲和系统。基于这些新工具手段,许多国家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启动了下代害虫遗传防治项目。而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相对薄弱,需要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同时,进一加强害虫遗传防治基础应用研究,从而实现本地有害生物可持续治理外来人侵生物有效狙击.确保我国未来粮食生态安全。

  • 标签: 不育昆虫技术 大规模饲养 染色体移位 遗传定性品系 转座子
  • 简介:[背景]自入侵中国之后,红火蚁已给农林业、健康卫生、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红火蚁在中国入侵、扩散路径及方式仍然待解决问题。[方法]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对来自国内14地区国外1地区共15红火蚁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水平及种群遗传结构进行研究。[结果]应用7对微卫星引物共检测到28等位基因,15红火蚁种群在各微卫星位点基因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各种群平均表观杂合度HO、预期杂合度HE、Shannon信息指数Ⅰ、基因多样指数Nei's多态位点百分率P分别为0.2848、0.2708、0.3174、0.262943.63%,研究结果表明这15红火蚁种群具有比较丰富遗传多样。种群间平均分化系数FST为0.4258,说明有42.58%变异来源于种群间,表明红火蚁各种群之间有较高程度分化,且遗传分化可能由地理隔离基因流障碍(Nem=0.7442)共同引起。遗传距离D显示,河源种群与其他种群间遗传距离均相对高于其他各种群间遗传距离,表明河源种群与其他地理种群之间存在较大遗传差异,可能较为原始类型。[结论与意义]短距离种群主要通过自然扩散方式传播,地理距离与亲缘关系有相关;长距离种群主要依靠人为传播,因此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不成正比。对于长距离入侵事件,监控与检疫关键预防措施。

  • 标签: 红火蚁 种群 遗传结构 微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