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疾病的种类也随之攀升,为了进一步了解自身的身体水平,健康体检成为了人们选择的一种方式。健康体检作为一种新型健康消费方式已经成为人们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并进行规范自身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手段。健康医学科(体检中心)作为医院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护理水平的高低将决定医院常年体检人数的多少。尤其是很多党政团体以及企事业单位每年都会为其工作人员提供健康体检服务,如果医院的体检中心服务不到位,那将极大影响医院体检中心的形象。为了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为了让体检客户能够更好地开展身体检查,健康医学科(体检中心)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根据开展效果决定其方法措施是否值得进行广发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12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88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应用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患儿用时更短(P<0.05)。结论 在小儿肺炎干预中应用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
简介:摘 要: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世界范围内最流行的人类感染性疾病之一。有研究显示,首次抗HP根治失败会导致HP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从而影响二线治疗方案的效果。门诊作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检测治疗的重大窗口,需要开展相应的护理工作。目前,临床主要是采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根除术为患者治疗,多数是在门诊处进行治疗,患者疾病知识缺乏,较易出现依从性较差的情况,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在患者治疗中,应同时配合有效护理干预,以此保证患者治疗的有效性,为探究全程护理对门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将以本院门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全程护理干预,对干预的结果进行分析,以此总结全程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后不放置引流管治疗坏死型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73例哺乳期坏死型乳腺脓肿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8例)。研究组采用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治疗,术后不放置引流管;对照组采用脓肿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间治疗指标(术后住院时间、复诊次数)、并发症(乳瘘)及预后(回乳、复发)的差异。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P25~P75)表示。术后住院时间、复诊次数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回乳率、复发率及乳瘘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0(3.0~7.0) d和10.5(8.0~13.3) d,复诊次数分别为3.0(2.0~6.0)次和7.5(3.0~10.0)次,乳瘘发生率分别为2.9%(1/35)和21.1%(8/3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704,P<0.001;Z=-3.626,P<0.001;P=0.029),而回乳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回乳率:20.0%(7/35)比39.5%(15/38),χ2=3.282, P=0.070;复发率:8.6%(3/35)比7.9%(3/38),P=1.000]。结论对于脓腔内充满坏死组织的复杂乳腺脓肿,真空辅助微创旋切术后不放置引流管,患者不需特殊护理,术后住院时间短,复诊次数少,可提高母亲患病期间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感染科肝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肝病患者中抽选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接受全程无缝隙护理,对照组50例,接受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健康知识掌握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科肝病护理中采取全程无缝隙护理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病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策略及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6月-2020年5月在我院择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40例老年胰腺癌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NTHU-K2044菌株hfq基因缺失株(△hfq),并通过表型试验分析hfq基因对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生长特性、环境适应能力和毒力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对NTUH-K2044菌株进行hfq基因敲除;通过表型试验,比较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野生株和△hfq突变株在细菌生长速度、抗环境胁迫能力、生物膜形成、荚膜形成中性粒细胞杀菌活性和大蜡螟幼虫感染致死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成功构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NTUH-K2044 △hfq缺失株,表型试验表明△hfq缺失株的生长速度显著减慢,菌落变小和超黏性下降;在pH9、pH5.5、0.7 mmol/L SDS、5% NaCl、0.1%H2O2环境和50℃高温等环境胁迫条件下,△hfq缺失株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在毒力方面,△hfq缺失株生物膜形成能力下降,荚膜形成能力下降且荚膜合成基因magA和rmpA表达量明显下降,中性粒细胞杀菌试验存活率下降,大蜡螟幼虫致死能力显著降低。结论Hfq蛋白作为RNA伴侣分子能够参与转录后调控进而对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生理、环境适应性及毒力致病性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这为寻找治疗和控制高毒力高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新靶标提供了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部分地区女性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病理诊断为未发现上皮内病变及癌变、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及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3组人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亚型感染以及年龄分层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的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利用高危型HPV分型核酸测定试剂盒[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其中同时行TCT检测患者结果,按TCT病理学诊断分为3组,将诊断为未发现上皮内病变及癌变患者纳入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以及宫颈TCT-LSIL组和宫颈TCT-HSIL组,采用χ2检验分析其分布特征。结果对照组(561例)中,至少有一个亚型感染的例数为68例,总阳性率为12.12%;TCT-LSIL组(385例)中,至少有一个亚型感染的例数为288例,总阳性率为74.81%;宫颈TCT-HSIL组(170例)中,至少有一个亚型感染的例数为128例,总阳性率为75.29%。对照组阳性率最高的是52型,宫颈TCT-LSIL组和宫颈TCT-HSIL组阳性率最高的是16型。16、18、31、33、39、45、51、52、56、58、68型的感染率在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型别中只有16型在宫颈TCT-HSIL组的感染率与对照组和宫颈TCT-LSIL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对所有纳入对象进行年龄分层后,仅16型在不同年龄段之间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3组进行年龄分层后在<31岁年龄段内,16、18、31、33、39、45、51、52、56、58型的感染率在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31~<41岁年龄段内,16、18、39、51、52、56、58型的感染率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41~<51岁年龄段内,16、18、35、52、56、58型的感染率在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51岁年龄段内,16、18、31、33、51、52、58型的感染率在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CT-LSIL组进行年龄分层后16型、45型在<31岁、≥31~<41岁、≥41~<51岁和≥51岁4个年龄段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对照组和宫颈TCT-HSIL组各个年龄段之间各个亚型的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PV分型中的16、18、51、52、58型在HSIL患者中感染率高,是引起宫颈病变的主要HPV类型,且在HSIL患者不同年龄段内HPV各个型别的感染率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