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价清肠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共入选病例94例,其中治疗组47例、对照组47例,分别予以清肠栓和柳氮磺胺吡啶栓各1支,纳肛,每晚1次,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肠镜、病理检查及肠道湿热证中医证候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为87.23%,两组比较综合疗效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7.87%,对照组为91.48%,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率为9.30%,低于对照组(26.83%);两组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清肠栓治疗左半结肠以下的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肠道湿热证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应用运脾化湿清肠汤内服结合保留灌肠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以随机法将于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纳入的8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一组收入41例,参照组开展匹维溴铵片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开展运脾化湿清肠汤内服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比较验证观察组与参照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IBS-SSS积分均优于参照组数据,P<0.05,统计学指标数据呈现出比较差异。结论:将运脾化湿清肠汤内服结合保留灌肠治疗应用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病证。主要表现为肌肉、筋骨、关节等部位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灼热等。临床上具有渐进性和反复发作的特点。痹证的发生,与体质的盛衰以及气候条件、生活环境有关。痹证初起,不难获愈,晚期病程缠绵难愈。笔者通过总结前人经验,运用温中健脾除湿法治疗痹证,取得了显著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退热贴在人体降温中的相关作用,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从我院中选择该病例100例,入院时间均在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期间,按照姓氏排序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50例,对照组接受西药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治疗,观察组同时接受无菌退热贴治疗,其余治疗条件均一致,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00%、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70.00%,说明观察组的整体疗效更为确切,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8h、72h、96h的退热幅度分别为(1.46±0.31)℃、(0.97±0.21)℃、(0.62±0.26)℃,对照组分别为(1.13±0.36)℃、(0.64±0.21)℃、(0.27±0.11)℃,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应用无菌退热贴贴敷治疗,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发热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退热贴在人体降温中的相关作用,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从我院中选择该病例100例,入院时间均在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期间,按照姓氏排序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50例,对照组接受西药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治疗,观察组同时接受无菌退热贴治疗,其余治疗条件均一致,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00%、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40.00%、70.00%,说明观察组的整体疗效更为确切,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8h、72h、96h的退热幅度分别为(1.46±0.31)℃、(0.97±0.21)℃、(0.62±0.26)℃,对照组分别为(1.13±0.36)℃、(0.64±0.21)℃、(0.27±0.11)℃,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应用无菌退热贴贴敷治疗,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发热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