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老年内科住院患者防跌倒管理工作中使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模式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期间我院内科收治的128例老年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4例,采用常规防跌倒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方法,评估两组患者在研究期间的跌倒频数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方法的研究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上明显高于行常规护理工作的对照组,在患者跌倒事故发生次数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老年内科住院患者防跌倒管理中应用跌倒风险分析护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跌倒发生概率,提升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构建跌倒预防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在预防骨科跌倒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6月我院脊柱外科收治的32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7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160例患者为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跌倒管理;将2022年1月1日~6月30日收治的160例患者为观察组,构建跌倒预防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实施跌倒管理。比较两组跌倒发生情况、患者预防跌倒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发生跌倒1例,占0.63%;对照组发生跌倒9例,占5.63%。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 =6.607,P=0.010<0.05)。入院时两组患者预防跌倒知识掌握情况各维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预防跌倒知识掌握情况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该组入院时(P<0.05),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P<0.05)。结论:构建跌倒预防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并实施跌倒管理可显著减少骨科患者跌倒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预防跌倒知识掌握率和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跌倒风险分级管理与跌倒高风险患者行为调查在康复病房跌倒预防应用及取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康复病房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339名患者做为对照组;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39名患者做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汉化约翰.霍普金斯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对照组按常规对评估结果有跌倒风险的患者给予口头防跌倒宣教及在患者床头悬挂防跌倒警示标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跌倒分级管理、视频宣教、行为依从性调查并对不依从行为进行强化宣教与干预。结果:对照组有2名跌倒高风险患者在厕所发生跌倒(跌倒伤害I级),观察组在住院期间无患者发生跌倒,但观察组对32名跌倒高风险患者的行为调查中发现21名患者对防跌倒的行为欠依从。结论:跌倒分级管理与警示标识能有效识别患者跌倒风险,但不能有效的提高患者防跌倒行为依从性;因此,在跌倒管理上应对跌倒高风险患者进行行为调查,并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强化宣教与干预,加强依从性方面的提醒和考量,以减少跌倒发生。
简介:摘要:磁共振成像(MRI)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脑部疾病的诊断中。它以高分辨率成像和多模式成像能力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在脑肿瘤、脑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检测和评估方面。MRI技术通过对脑部组织结构及功能的准确呈现,为医生提供了丰富的临床信息,帮助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在脑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MRI的高敏感性与特异性,使其成为现代医学影像学不可替代的工具。本文旨在探索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分析其技术优势与潜在优化方向,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简介:摘要:本文详细叙述了异常焦炭(水焦、落地焦)使用量增加情况下对高炉炉况以及热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异常焦炭(水焦、落地焦)使用量增加,应对不及时会引起高炉消耗异常增加,同时会导致炉温下行、热负荷增加、炉况失常。通过合理的应对方式(集中加焦、控风控氧、退矿批负荷、降煤比等)可以有效控制消耗及热负荷波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脑梗死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3月我院收治9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对象进行分析,基于护理研究分组,涉及组别1是对照组、组别2是研究组,所用护理方案1是常规性护理、方案2是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比较两组防跌倒管理的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住院期间的跌倒次数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随访期防跌倒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能够加强脑梗死患者的健康行为,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患者能够感受到护理的人文关怀,满意度高,提倡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