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直升机院间转运重症病例的经验,提高重症救护质量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广西航空医学救援培训基地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出诊任务记录单,汇总并分析任务受理及实施情况、疾病谱构成、转运前准备、机上医疗干预等情况。结果①一般资料:共登记直升机院间转运请求168例,实际转运36例,成功35例,1例在飞机降落阶段发生心搏骤停,持续复苏至入院数小时后死亡。36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50.5(29.8,66.0)岁;平均转运时间(54.95±17.89)min,平均转运距离(205.74±74.68)km。②疾病谱:脑卒中11例(30.55%),创伤7例(19.45%),重症肺炎5例(13.89%),心脏及大血管疾病5例(13.89%),腹部急症5例(13.89%),其他疾病3例(8.33%)。③疾病严重程度:根据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31例(占86.11%)为重症患者(≥15分);根据Hamilton早期预警评分(HEWS),19例(占52.78%)为急诊转运高风险(≥6分);根据创伤严重度评分(ISS),6例(占创伤患者的85.71%)为严重创伤(≥16分)。④转运前准备:开通远程会诊,以掌握患者最新病情状态,特别是呼吸循环情况,必要时复查有关项目,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治,并对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意外进行针对性准备,如心电图(94.44%)、血气分析(94.44%)、颅脑CT(36.11%)等辅助检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72.22%)、深静脉置管(91.67%),胃管(86.11%)、尿管(88.89%)置入,镇静药物(38.89%)、血管活性药物(58.33%)和脱水降颅压药物(33.33%)的调整,骨折固定是否牢靠(11.11%)等。⑤机上医疗干预:所有患者均全程实施心电、血压、呼吸和血氧监测,使用呼吸机者及时调整参数(66.67%),使用微泵给药者及时调整用量(91.67%),其他还包括必要的镇静/镇痛药物使用(38.89%)、吸痰护理(75.00%),各类置入管道护理(气管插管或切开护理72.22%,留置尿管护理88.89%),心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2.78%)等。结论直升机转运服务对象以危重症患者为主,对机载医疗设备与救护技术要求高,亟待建立技术规范和人才培养标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开展无缝隙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临沂市中医医院2018年1~5月实施常规护理的急诊转ICU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同时将该院2018年6~10月实施无缝隙护理后收治的急诊转ICU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对比无缝隙护理管理实施前后两组患者的转运交接情况和急诊-ICU护理人员的转运交接工作内容情况。结果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后,患者的转运交接情况明显好转,实施后的科室间电话咨询和确认率从32.35%下降到4.28%,危急值遗漏或错录率从26.47%下降到0.00%,责任互相推诿率从22.06%下降到1.43%,实施后患者的转运交接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急诊ICU护理人员的转运交接工作内容情况显示,护理人员的各项护理工作评分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对危重症患者转运交接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安全隐患,减少责任推诿、电话询问及漏诊的发生率,为实施抢救争取更多的时间,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城市生活垃圾转运在营造城市良好环境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环卫部门日常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因而一直可以都可以得到高度的重视。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在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和转运工作中均承担着重要的角色,积极做好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管理是尤为关键和重要的,但往往因为城市生活垃圾转运工作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所以极易导致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会遇到一些尖锐的问题。基于此,环卫部门必须充分明确和掌握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管理的重点与策略,以此确保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可以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本文先对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和转运管理标准作一介绍分析,进而重点谈一谈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精细化管理的要点与注意事项,最后以生活垃圾转运站恶臭废气治理为例,重点论述生活垃圾转运站恶臭废气治理的策略与运用技术,期望可以为有关的环卫部门提供些许工作上的建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改进胸心外科危重患者术后转运的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共计胸心外科危重80例患者,研究年限在2020年4月至2021年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硅胶垫应用在刮治器装运时对器械防变形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2月我院部分Gracey 刮治器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总计480把Gracey 刮治器,依据随机数字法对Gracey 刮治器进行平均分组,包括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40把,480个工作端,观察并对比刮治器在转运过程中的磨损程度和变形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刮治器的磨损分别为(0.6±0.2)mm、(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症新生儿院前转运急救与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危重症新生儿2 083例为观察对象,在接到转运电话后,立即出车接诊,为患儿实施急救与护理,根据患儿疾病类型分为新生儿内科、外科两组。新生儿内科男613例、女420例,新生儿外科男637例、女413例。分析患儿的一般情况、转运结果、意外拔管率、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转运的危重新生儿中,新生儿内科、新生儿外科的性别、通气情况、转运新生儿类型、日龄、转运路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生儿内科转运成功率为100.00%(1 033/1 033)、到院后病死率为0.19%(2/1 033)、放弃治疗率为0.29%(3/1 033)、治愈/好转率为99.52%(1 028/1 033),新生儿外科转运成功率为100.00%(1 050/1 050)、到院后病死率为0.10%(1/1 050)、放弃治疗率为0.57%(6/1 050)、治愈/好转率为99.33%(1 043/1 05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生儿内科转运过程中意外拔管率、皮肤损伤发生率与新生儿外科[6.87%(71/1 033)比6.19%(65/1 050)、3.19%(33/1 033)比2.86%(30/1 0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危重症新生儿院前转运过程中开展急救与护理有利于稳定患儿病情,使患儿得到安全转运,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使患儿得到及时救治,改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区域内危重新生儿转运现状及问题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区域内1 066例危重新生儿转运数据进行分析,回顾性分析早产儿、足月儿的转运情况、转运地区、转运疾病。结果转运新生儿中早产儿139例[13.04%(139/1 066)],男/女为105/34;足月儿927例[86.96%(927/1 066)],男/女为532/395。危重新生儿转运地区主要为广东省内周边地区[71.11%(758/1 066)]。早产儿转运疾病前5位为低出生体质量儿[18.71%(26/139)]、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6.55%(23/139)]、新生儿视网膜病[9.35%(13/139)]、新生儿肺炎[9.35%(13/139)]、肺透明膜病[8.63%(12/139)];足月儿转运疾病前5位为新生儿肺炎[10.23%(95/927)]、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9.80%(91/927)]、新生儿肠梗阻[9.69%(90/927)]、坏死性小肠结肠炎[6.46%(60/927)]、先天性心脏病[6.35%(59/927)]。转运疾病比较,早产儿中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视网膜病、肺透明膜病转运比例均高于足月儿(均P<0.05);足月儿中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肛门闭锁、先天性心脏病、食道闭锁转运比例均高于早产儿(均P<0.05)。结论危重新生儿转运中,以足月儿为主,男性多于女性,早产儿与足月儿的转运疾病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均占较高比例,足月儿的外科疾病转运较多。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门急诊护理对危重症住院患者转运的护理管理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的危重症住院患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转运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转运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研究结束后对比两组转运患者时转运时间、检查等待时间和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转运时间和检查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转运过程中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急诊对危重症患者转运时采用风险管理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危险事件发生,加快转运速度和检查速度,增加患者生存机会,在实际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门急诊护理对危重症住院患者转运的护理管理分析。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纳入60名门急诊危重症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并实施不同转运护理管理方案:转运风险护理管理(观察组,n=30),传统转运护理(对照组,n=30),比较转运护理管理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结果:在转运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发生1例意外事件(3.33%),低于对照组患者发生6例意外事件(20.00%),(p<0.05); 转运接收科室的不满意情况(不知病情、转运不当、未接收通知、送错科室)比较,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门急诊危重症住院患者转运转运风险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转运安全性,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