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心电门控 16 层螺旋 CT 肺血管造影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 :回顾本院 2013 年 5 月 ~2016 年 5 月收治的 26 例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分别给予 26 例患者心电门控 16 层螺旋 CT 肺血管造影( ECG-MSCTPA )与传统多层螺旋 CT 肺血管造影( MSCTPA )检查,对两种检查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 26 例患者经两种检查方式检查后确诊 20 例为肺动脉栓塞,心电门控 16 层螺旋 CT 肺血管造影的图片质量明显比传统多层螺旋 CT 肺血管造影更优( p < 0.05 ),两组对肺动脉内栓子的诊断也差异明显( p < 0.05 )。 结论 :临床对肺动脉栓塞的检查时可采用心电门控 16 层螺旋 CT 肺血管造影,其能够使心脏冲动伪影有效消除,且能够更好的诊断心缘旁肺动脉内肺栓塞,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心电门控 16 层螺旋 CT 肺血管造影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肺栓塞症状采取 CT 肺动脉造影、 MR诊断的效用。 方法 我院于 2017 年 8月至 2019年 4月收治 46例肺栓塞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肺栓塞症状采取MR、 CT 诊断情况与 MR 诊断肺栓塞阴性与阳性患者参数指标。结果 46例患者中,最终诊断结果为 24例肺栓塞, 25例完全栓塞, 21例部分栓塞,比较 CT 诊断情况,肺栓塞经 MR后,特异度与敏感性更高,数据之间比较 ,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阴性肺栓塞患者 肺动脉干血流平均速度( 17.58±4.26 ) cm/s,肺动脉干血流峰值( 67.28±6.78 ) cm/s,肺实质信号强化变化率( 7.26±2.34 ) %,各项参数指标均高于阳性肺栓塞患者, 峰值时间( 7.26±2.34 ) s低于阳性肺栓塞患者 ,数据之间比较,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比较 CT 诊断情况,给予肺栓塞患者 MR 诊断,具有更加显著的诊断效果,能够在急诊中作为可疑肺栓塞诊断技术。

  • 标签: 肺栓塞症状 MR 诊断 CT肺动脉造影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肺栓塞症状采取CT肺动脉造影、MR诊断的效用。方法我院于2017年8月至2019年4月收治46例肺栓塞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肺栓塞症状采取MR、CT诊断情况与MR诊断肺栓塞阴性与阳性患者参数指标。结果46例患者中,最终诊断结果为24例肺栓塞,25例完全栓塞,21例部分栓塞,比较CT诊断情况,肺栓塞经MR后,特异度与敏感性更高,数据之间比较,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肺栓塞患者肺动脉干血流平均速度(17.58±4.26)cm/s,肺动脉干血流峰值(67.28±6.78)cm/s,肺实质信号强化变化率(7.26±2.34)%,各项参数指标均高于阳性肺栓塞患者,峰值时间(7.26±2.34)s低于阳性肺栓塞患者,数据之间比较,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较CT诊断情况,给予肺栓塞患者MR诊断,具有更加显著的诊断效果,能够在急诊中作为可疑肺栓塞诊断技术。

  • 标签: 肺栓塞症状 MR诊断 CT肺动脉造影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SCT)、肺动脉MRI技术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2组,对照组行MSCT扫描,研究组行肺动脉MRI检查。基于临床病理结果这一金标准,计算并比较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为100%(20/20),高于对照组80%(16/20)的诊断准确率,并且研究组的双侧多发、单发、左侧或右侧多发等栓塞发生位置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上肺动脉MRI技术具有比MSCT更高的诊断准确率与临床价值。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肺动脉MRI技术 急性肺动脉栓塞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肺动脉栓塞(PE)患者采用低剂量低对比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CTPA)实施诊断的价值。方法:本院于2019.01~2020.05纳入68例疑似PE患者开展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选出34例予以常规剂量开展CTPA(A组),另外34例则选择低剂量低对比剂实施CTPA(B组),对比两组诊断情况。结果: 两组CT图像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以及主观图像质量评分不存在差异,但B组辐射剂量评分高于A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A组26.47%(P<0.05)。结论:低剂量低对比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43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GE的64排CT进行平扫和造影增强扫描。结果43例患者CT学影响检查显示为肺动脉主干发生扩张,肺动脉不规则充盈缺损、完全堵塞、附壁充盈缺损等;肺叶部和肺部发生缺血性改变。患者病变共累及肺动脉305支,其中左右主肺动脉34支,肺叶动脉69支,肺段动脉98支,肺亚段动脉104支。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对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诊断较为快速、有效、无创伤,特别是亚段肺动脉栓塞可以代替肺动脉造影。同时可以清晰的显示肺动脉内的栓子,对可疑及伴随的栓塞病也可以确定,已经成为当前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肺动脉栓塞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75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为这75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实行多层螺旋CT扫描,对CT扫描结果进行影像学分析,观察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判断患者的病症类型,统计出多层螺旋CT扫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与病理检验结果相比,多层螺旋CT扫描结果的诊断准确率为96%,能够清楚的将病症类型特征呈现出来。结论对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利用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诊断准确率,能够让医生通过图像特征更好的判断患者的病症类型,减少漏诊或者是误诊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扫描 肺动脉栓塞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肺动脉栓塞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间于我院影像中心检查的肺动脉栓塞患者31例。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行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通过工作站对数据进行重建、分析,重点观察肺动脉栓塞的部位、数量、栓子的大小、各级肺动脉的显示及肺野、胸膜及心脏的改变。结果所有患者的肺动脉主干、双侧肺动脉干、肺叶、肺段动脉的均显示,其显示率为100%。多发栓塞19例,单发栓塞12例,均表现为肺动脉内低密度的充盈缺损,其中5例患者存在肺动脉高压,5例患者发现一次或双侧胸腔积液,3例患者并发肺梗死,2例患者显示westemark征。结论16螺旋CT肺动脉栓塞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其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螺旋CT 肺动脉栓塞 栓子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在诊断地震伤员肺动脉栓塞(PE)中的价值。方法对23名地震伤员行胸部多层螺旋CT平扫,分析其放射学征象,并在不结合和结合其他临床资料的情况下对有无PE进行前瞻性预测,评价两种情况下诊断PE的灵敏度;对可疑PE的患者加行肺动脉CT造影扫描,明确有无PE。结果23名地震伤员中,有4名(17%)最后诊断为PE。胸部平扫的征象中,垂直于胸膜面的条带状影见于3例PE患者(75%)及3例无PE的患者(15%)(P值=0.04),紧贴胸膜的肺野外带实变见于3例PE患者(75%)及4例无PE的患者(21%)(P值=0.067),胸腔积液见于3例PE患者(75%)及3例无PE的患者(15%)(P值=0.04),而同时出现上述征象见于3例PE的患者(75%)及1例无PE的患者(5%)(P值=0.009)。在未结合其他临床资料的情况下,CT平扫诊断肺动脉栓塞的灵敏度仅为25%,反之可达75%;肺动脉CT造影显示4例患者共17支肺动脉发生栓塞,除1支为肺叶动脉外,其余16支均发生于肺段动脉,表现为完全性充盈缺损,部分性充盈缺损以及“轨道”征。结论地震创伤容易发生肺动脉栓塞,认识肺动脉栓塞的一些辅助征象并密切结合其他临床资料有助于诊断PE,对可疑病例应及时行肺动脉cT造影明确诊断。

  • 标签: 肺栓塞 螺旋CT 地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肺栓塞中的诊断价值,提高肺栓塞诊断的正确率,降低错误率和漏诊率。方法选择64层螺旋CT对肺栓塞患者进行扫描,开始常规扫描然后进行增强扫描,扫描区域从患者肺尖至膈水平。结果1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中,12例为两肺动脉及其分支栓塞,2例为右肺动脉主干及其部分分支栓塞,4例为左上肺动脉及下肺动脉栓塞。结论64层螺旋CT在肺栓塞诊断中除了可以确定肺动脉是否具有栓子并且可以诊断出栓子的具体位置和栓塞的范围,为临床提供明确的诊断。

  • 标签: 肺动脉栓塞64层螺旋CT 肺动脉造影 血管造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临床初步诊断肺栓塞的患者行胸部CTPA扫描,对肺动脉扫描的原始数据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T)及多方位重建(MPR)技术三维重建。结果CTPA不但能够清晰显示肺动脉主干、叶、段及段级以下分支,并且能够显示其管腔内栓子。结合MIP、VRT、MPR三维重建技术更能明确定位及明确诊断肺栓塞。结论64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快速、方便、无创且敏感性高,可作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MSCT 肺动脉栓塞 血管造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疑诊为肺栓塞的26例患者行1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检查及后重建技术,观察患者肺动脉的影像学表现。结果26例患者共发现栓子163个,受累肺动脉58支,其中肺动脉主干2支,左/右肺动脉14支,叶动脉21支,肺段动脉13支,肺亚段动脉8支。直接征象中心型30支(51.72%),偏心型14支(24.14%),附壁型5支(8.62%),闭塞型9支(15.52%)。间接征象血管纹理稀疏,“马赛克征”3例;肺实变,楔形或条状实变影5例;肺动脉高压5例;胸腔积液7例;心包积液2例。结论16层螺旋CT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一种快速、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螺旋CT 肺动脉栓塞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以及强大的后处理技术的发展,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肺栓塞的诊断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较为有效的、客观的影像依据。方法我科使用飞利浦64排128层螺旋CT机对94例临床怀疑肺栓塞的患者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后,将薄层重建图象导入Syngo软件工作站,采用不同的重建方法MIP(最大密度投影)、MPR(多平面重组)、SSD(表面遮盖显示)、VR(容积再现)进行重建获得CTA图像及三维重建图象。结果94例临床疑似患者中57例患者均清晰显示肺动脉栓塞的直接CT征象不规则的充盈缺损、中心性充盈缺损,22例显示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大部分患者得到了临床及时、有效的治疗。随访51例患者,35例经过临床治疗后基本吸收。结论多层螺旋MSCTPA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了大量的影像信息及重要的影像学依据,是评估预后的一种理想成像的方法,特别是准确的定位对临床治疗制定方案具有独特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多层螺旋CTA 图像后处理技术 肺动脉栓塞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64层螺旋CT扫描后进行肺动脉成像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42例临床怀疑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采用德国西门子64层螺旋CT进行平扫及强化扫描,经西门子工作站进行肺动脉成像处理,对其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的肺动脉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征象,其中栓塞部位在左右肺动脉者19例,肺叶动脉者14例,肺段或亚段者9例。结论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64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具有速度快、敏感、无创、安全、准确的优势,值得作为临床首选方法推广应用。

  • 标签: 64层螺旋CT 肺动脉成像 肺动脉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16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的成像技术及图像质量。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自我院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的病人24例,另外随机选用我院2016年24例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行常规对比剂剂量CTPA检查的病人资料作为对照。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24例CTPA扫描时间为8.5s~12.5s,平均10.5s。实验注射对比剂到达峰时时间为6s~10.25s,平均7.5s。24例患者行CTPA检查,40ml总量的造影剂均可使肺动脉及其各级分支显影,肺动脉与肺静脉有明显的对比,为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结论16排螺旋CT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快速、有效、无创的诊断方法,可能成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 标签: 16排螺旋CT 肺动脉造影(CTPA)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