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
安徽省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宿州234000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症[1]。此病漏诊率、误诊率、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而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对降低死亡率等十分重要[2]。本文通过回顾分析我院1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图像及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为38~91岁,平均年龄55.6岁。其中13例为急性发病,主要表现为突发胸闷、呼吸困难等;5例为慢性发病,临床表现为运动后气短、胸痛、咳嗽、多汗等症状。8例有双下肢静脉血栓史,3例近期有手术或外伤史,且长期卧床,脑梗塞病史1例,心肌梗塞病史1例。2例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2例原因不明。全部患者均行128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其中10例在溶栓及抗凝治疗后进行了复查。17例患者血浆D2-二聚体检查均超过正常值。
1.2检查设备与方法德国SIEMENS128层螺旋CT,患者取仰卧位,完成定位像扫描后,自肺尖向肺底行常规扫描,用以观察肺组织有无病变。然后行CTPA扫描,扫描范围从膈上到胸廓入口水平,从足侧向头侧方向扫描,此方法可以防止上腔静脉对比剂浓度高而产生伪影,尤其避免对右肺动脉栓塞的影响。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30~40ml碘佛醇(370mg/ml)后再注射50ml生理盐水。注射速率5.0ml/s,取用团注触发技术扫描,触发点设在肺动脉主干,预值为80HU,扫描速率为0.5s/圈。扫描条件:电压120kV,电流20mA,扫描时间4~6s,采集层厚0.6mm,以0.6mm和0.4mm间隔重建。矩阵512×512,,视野(FOV)350mm×350mm。将获得容积扫描数据传输至SiemensLeonard进行后处理。后处理技术包括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
2结果
在轴位图像的基础上结合VR、MIP、MPR图像观察,18例均可清晰显示不同部位肺动脉段及其分支内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或血管中断。肺动脉干栓塞1支,左/右肺动脉栓塞9支,叶肺动脉栓塞45支,段动脉栓塞78支,亚段肺动脉及以下肺动脉栓塞91例。
肺动脉栓塞征象。(1)直接征象:主要表现为肺动脉及其分支不同程度及分支不同程度充盈缺损,腔内密度不均。根据栓子在血管腔内形态及位置,可以分为4型:①中心型充盈缺损(双轨征)(Ⅰ型)39支,占17.4%;②偏心型充盈缺损(Ⅱ型)118型,占52.7%;③附壁血栓(Ⅲ型)11支,占4.9%;④完全阻塞性充盈缺损(Ⅳ型)56支,占25%。(2)间接征象:(1)肺野透过度增高,肺纹理稀疏,细小13例;(2)肺动脉高压4例,(3)肺梗死21例,单发11例,多发10例:(4)胸腔积液3例;(5)心包积液1例。
3讨论
肺动脉栓塞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和高血压[3]。肺栓塞的栓子来源多种多样,有血栓、癌栓、羊水、碘油及空气等,血栓占绝大多数。肺栓塞的病理改变取决于肺循环和栓子的大小。正常的肺脏有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双重供血,由于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有丰富的吻合支。当一支肺叶或肺段栓塞时,支气管动脉可进行侧支供血,肺组织不发生异常。多数小栓子进入肺循环可引起多发性动脉小分支,较大的栓子阻塞肺动脉大分支或主干可以引起急性右心衰或心肌梗塞而引起死亡。影像学检查是检查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检查方法有胸部X线平片,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CT肺动脉造影,核磁共振成像,超声,肺动脉造影等方法[4]。传统胸部X线平片是首选的筛查手段,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V/Q)是无创诊断PE的方法,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5]。MRA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血管成像技术,其敏感性较高,特异性90%,但MRA价格昂贵,检查时间过长,对肺段及亚段的栓塞诊断有一定困难。肺动脉栓塞超声检查包括下肢深静脉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有研究认为,有一半肺动段栓塞患者可检查出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肺栓塞的标志[6]。导管法肺动脉造影一直被认为是诊断PE的金标准,但该方法为有创检查,并发症为1%,死亡率为0.5%[7]。
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的出现及应用,对于肺亚段动脉栓塞的检出率有了很大的提高。MSCT最主要的优势是提高了对肺动脉栓子的检出率;最主要特点是扫描速度快,对患者屏气要求低,而且在高空间分辨力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可对肺动脉进行逐级,逐支的显示,因此对病变的定位准确。肺动脉栓塞自肺动脉主干至各级肺动脉均可受累,以双侧中间肺动脉、肺叶动脉及肺段动脉发生率较高。
肺动脉栓塞直接征象为不同程度的肺动脉分支充盈缺损及肺动脉断而细小,腔内密度减低或不均匀(充盈缺损有4种不同的表现形式;附壁型充盈缺损、部分型充盈缺损、完全性充盈缺损和中心性充盈缺损即轨道征)。PE的间接征象有因局限性的支气管血管分布不均和肺内灌注不均匀导致肺窗上相邻的肺实质存在密度差的“马赛克征”、表现为肺动脉主干的增粗或扭曲改变。以胸膜为基底、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高密度实变影或斑片状阴影,边界较清楚的肺梗死灶其发生部位与栓塞动脉分布的肺叶、肺段一致[8]。
多排螺旋CT以其高的时间和密度分辨力为肺动脉栓塞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图像资料和参考,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并对肺亚段的显示更具优势;急慢性血栓的辨别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冯敏,张卫东,周星帆,等.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2)141-142.
[2]梁立华,吴菊芳,陈耀强,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优势及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26(1)134-136.
[3]王荣品,唐雷,刘昌杰,等.双源CT肺动脉造影对外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10)1525-1529.
[4]姜天娇,杨青.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影像学诊断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8(1)59-62
[5]符水,康占龙,彭振鹏,等.CTPA在诊断肺动脉血栓栓塞政中的临床价值研究[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9,18(3)124-126.
[6].卢开池.肺动脉栓塞影像学诊断的应用研究[J].吉林医药,2013,34(11)2127-2129.
[7]刘连荣,范勇,赵新骞,等.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3)441-443.
[8]覃学军.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6)101-103.